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从宏观的高度系统地阐述中国梦以来,激起了理论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中国梦研究的高度热情。本文就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行阐述。中国梦与理想信念的关系中国梦与理想信念,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两者相互区别、互相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共同理想、共同愿望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期待。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一  相似文献   

2.
任炯 《理论视野》2013,(11):55-58
【提要】通过对“美国梦”的兴起发展和变迁的回顾,以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对“美国梦”的追逐而梦想幻灭的故事为例,展示了美国文学家菲茨杰拉德对于“美国梦”的实质和走向的思考。秉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在构建“中国梦”的当下,重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或许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政治保障,依靠中国精神的凝聚力量,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美国梦"强调的勤奋、勇气、创新和决心,对世界具有一定的感召力。中国梦与美国梦既互相区别,又相通互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是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灵魂,它与"美国梦"、"欧洲梦"、"日本梦"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实现未来美好社会的宏伟蓝图。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是帮助青年大学生廓清认识、提升境界,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力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赵晶 《党政论坛》2013,(17):40-41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鲜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中国梦实际上就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重承诺,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中国梦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中国发展大势,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期待,也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全面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4)
梦想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和重大意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它是国家前进的恒久动力和崇高追求。目前,"美国梦"和"中国梦"是引起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两个梦有交织,有不同,可以相互借鉴,有必要研究"美国梦"对实现"中国梦"有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使用民族志研究方法,以多名中美大学生关于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叙述为材料,结合历史、理论和现实对中国梦与美国梦进行比较。通过对中国自信与美国自信的差异,个人梦、国家梦与世界梦的关系以及世界青年价值共性三个问题的分析,认为青年不仅是民族的脊梁,也是世界的未来。要树立世界历史的眼光,为实现全人类幸福的世界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6)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培养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自觉性,高校责无旁贷。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充分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创新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是要创新课堂教学阵地、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开拓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新途径以及进一步依托新媒体开展与中国梦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结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党的根本宗旨与民心归依相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感相统一。从幸福学角度解读,中国梦是集幸福社会主义、幸福中国、幸福人民于一体的幸福梦。实现中国梦,一要以幸福社会主义为指导,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人民的普遍幸福,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要以幸福中国为目标,建设幸福中国是一个承前启后、不断推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全方位的,包括享有幸福对象的普遍性和幸福内涵的全面性;三要以幸福人民为目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幸福生活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要通过引导全体中国人民对幸福的追求,消弭价值冲突,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发展活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鲜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中国梦实际上就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重承诺,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中国梦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中国发展大势,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期待,也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全面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和实践要求,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康礼芳 《学理论》2014,(7):25-26
中国梦作为我们的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个人梦的统一,彰显了人生的追求、进步的源泉、发展的动力。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与作为祖国未来的每一位大学生成长成才都有着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理解"中国梦"所包含的几个关系,明确其应承担的光荣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提出新时期要将践行中国梦作为中国人民的重要历史使命。基于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力求将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服务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从中国梦的内涵入手,对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措施加以研究,旨在辅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3.
王娟 《学理论》2014,(20):1-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美国时指出,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然而,中国梦与世界梦在有着共通之处外,在目标取向、理论基础、价值基础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10)
"中国梦"是个人梦和国家梦的统一。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梦与国家梦、个体价值与社会理想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张力。"中国梦"以其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特色成为指引大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凝聚大学生实干兴邦的青春能量和激励大学生报效祖国的共同理想目标。大学生只有将个体梦想融入国家整体理想之中,才能使"中国梦"在青年大学生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0,(7)
自近代以来,特别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从未像今日这般繁荣富强,这应当归功于战争时期无数革命前辈的浴血奋战和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艰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四个自信"。而"四个自信"正是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研究,提出加强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具体路径,旨在让当代高校大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基于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继承传统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顽强拼搏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6)
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以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反作用原理为切入点,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着力推动中国梦教育的"三进"工作,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途径,使他们自觉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西高校346名大学生对中国梦认知、认同和践行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现状认知状况良好,但就中国梦内容的认知存在不很明确的现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部分内容认同感较强。大学生对中国梦内容的践行状况良好,能够从自我做起,脚踏实地,为中国梦的实现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实现民族大义。在中国梦的实现上也存在着国家梦想与个人梦想实现的矛盾冲突,存在着严重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12)
党的十九大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其中,对内改革实现富裕梦,对外开放追寻强国梦,两者合二为一深刻全面地诠释了"中国梦"的思想构成与价值依归,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举旗定向、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20.
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认知存在着双重态度,一种是肯定态度,认为中国梦是适合时代发展和自身需求的独特模式,拥有具体实践路径的真实存在,具有重要的世界借鉴意义;另一种是否定态度,认为中国梦是民族主义复兴之梦,是威权梦、强军梦、霸权梦,甚至将中国梦看成空洞的宣传口号。虽然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认知不乏有客观、真实的正面肯定,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片面理解中国梦,囿于美国梦的对立或等同认知,脱离历史和现实的"针对性"理解。为此,我们必须着眼现实,采取有效举措推进中国梦的国际传播,进一步明确中国梦的内涵,澄清中国梦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实现路径等,从而切实掌控中国梦国际传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