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2005年《公司法》的实施,司法在公司实践中的作用不断显现。不过,公司纠纷案件的司法处理也变得更为复杂。《公司法》的司法适用既需要平衡公司自治与司法介入问题,也需要协调公司经营效率与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公司纠纷的司法救济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适用《公司法》等法律,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大量涌现的各类环境纠纷,给现行诉讼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环境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陷入了窘境,难以有效发挥保护环境权益、实现环境正义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功能。环境司法问题已成为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由复旦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市法学会环境与资源法研究会协办的"环境司法研讨会———日本经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03,(6):43-47
1990年山东某市中学生齐玉苓考上中专,但齐的同学陈某在其所在中学和父亲的共谋下冒齐之名上学和工作直到1999年。这一年,事情真相大白,于是齐以陈某、陈某父亲及原所在学校等为被告起诉到法院,请求责令被告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7月24日发布《公告》,公告了一个以下引述文为实质内容的《批复》:“经研究,我们认为,根据本案事实,陈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依据宪法规定所事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001年8月22日,山东青岛3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两位律师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准备向最高人民法院递交诉状,状告国家教育部,理由为国家教育部侵犯了3名考生接受平等受教育权的宪法权利(即相同高校面向全国各地省市的录取分数线不同)。此案被一些法学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 2002年1月7日,四川大学法学院1998级学生蒋韬一纸诉状,将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告上法庭,理由是该行招聘限制身高,违反了宪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规定,侵犯了其担任国家机关公职的报名资格。该案被称为“中国宪法平等权”第一案。 宪法司法适用问题长期以来没几个人重视,近几年如约而至,突  相似文献   

5.
尽管从表面上看,中国传统司法审级中的上控与审转违反了上诉审的经济学原理,但本文的分析表明,这两种制度的出现实际上来源于古典司法复审的政治治理功能,并且在事实上构成了一种有效率的信息机制与组织替代,回应了古代社会低成本地获取地方治理信息的难题。但这些理论上合理的制度在实际的运行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并且一直存在于当下中国的审级制度之中,其根本的解决进路只能是在国家能力建设基础上超越科层化的制度分工与审级分工。  相似文献   

6.
自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30年中,中国法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革,我们的法治又将如何借助这一契机前行成为了当前学者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主题。2009年12月14日,转型期法治全国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此次会  相似文献   

7.
商浩文 《法学》2020,(5):50-60
2019年"两高"最新司法解释对信息型操纵证券市场犯罪进行了规定,但是相关司法适用问题仍需明确。在刑法教义学上,"利用信息优势连续买卖"属于交易性操纵行为,"利用信息优势操纵"属于信息型操纵行为,二者对应的是《刑法》第182条规定的"连续交易操纵"之叙明条款以及"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兜底条款。司法适用时要考虑行为人究竟是利用信息优势通过连续买卖影响证券交易价量,还是以信息为手段影响行为人决策,来判定相关行为的刑法规范适用;信息型操纵证券市场中"信息优势"判断重点应在于对"利用"信息优势做出判断。实践中,行为人主要是通过虚假的热点题材等利好信息进行误导、对真实信息的发布节奏进行控制、对信息的发布内容进行控制这三种方式对信息优势进行不当利用;行为人操纵之主观故意可通过操纵行为、市场环境等客观证据进行刑事推定。  相似文献   

8.
坚持能动司法,不是人民法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时之需,而是关系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长久之计。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在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进程中,按照能动司法的要求,创设新的制度结构,建立新的司法机制,这是需要人民法院认真对待和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2010年4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法学  相似文献   

9.
程骞  徐亚文 《北方法学》2015,9(1):132-140
在治理结构的变迁中农村获致司法正义遭遇了困境。这包括司法服务能力虚浮、政权内卷化和存在治理真空、农村法律精英缺失,以及现代法律制度挤压传统治理规则等。从法律赋能的角度理解,农村获致司法正义实现的重要障碍在于农民法律权能的流失。因此实现农村的获致司法正义,不能仅靠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的建设,更需要对农民进行法律赋能。尊重非正式制度、发展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培养农村社区法工等都是可行举措。  相似文献   

10.
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是我国检察机关重要职能之一。相对于丰富的实践活动,当前对诉讼监督的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诉讼监督的内涵、范围、目的、原则,与人大监督、法律监督、法院独立审判的关系,相关工作机制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完善,诉讼监督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也需要深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1.
2012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增"公益诉讼"条款。这一简单条款意义非常重大,必将为公益司法保护机制打开闸门,结束长期以来公益诉讼于法无据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检察官》2021,(16):F0002-F000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更高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浙江省人民检察院联合《中国检察官》杂志社拟于2021年10月下旬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共同举办"数字治理与检察实践"研讨会。现向全国法学理论界、检察系统及司法实务界征文。  相似文献   

13.
案多人少、缠诉闹访、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工作的三大难题,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都在探寻破解之策,虽取得了一些的成效,但离问题的解决还相差甚远。本文试图在民事诉讼各阶段引入司法裁判的可预见性概念,并通过相关制度的构建,使当事人在诉前、诉中、执行中能对裁判结果形成合理的预见,进而从源头上减少三大难题对法院工作的困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2006,(7):53-53
2006年6月23日,由人民法院报社、《人民司法》杂志社、《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编辑部、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研讨会”在江西赣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官、专家学者共  相似文献   

15.
于明 《清华法学》2013,7(2):92-106
在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以英格兰普通法为代表的司法治理模式。以"新近侵占之诉"为例,本文试图具体展现早期普通法司法治理的运作轨迹及其演进秩序。尽管最初只是恢复"王之和平"的临时"刑事"措施,但在经历数次尝试后,新近侵占土地之诉逐渐发展成为常规治理手段和"民事化"的诉讼形式;并凭借诉讼效率与公正的优势,赢得与领主法庭管辖权竞争的胜利,确立了王室法庭对于"民事"案件的普遍管辖权。这一过程也生动展示了贯穿于普通法司法治理中的自生自发秩序。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23日,由上海市刑法学研究会、上海市犯罪学研究会、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联合主办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实践适用研讨会——合法债务纠纷引起非法拘禁犯罪的认定”假座在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会议室召开。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4月 4日 ,亚洲企业法制论坛在华东政法学院举行 ,本次论坛主题是公司治理 :制度设计与国际经验。围绕该主题 ,与会者就公司治理、经营者责任、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并存、公司治理与外资并购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章对本次探讨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在《民主与不信任》一书中,伊利试图通过建构一个非但不与民主相冲突,而且还促进和强化民主的一个司法审查理论,来回应司法审查不民主的质疑。伊利主张:在政府失灵,即代议程序不值得信任之时,法院在司法审查中应当积极介入;疏通政治变革的渠道,以及纠正对少数人的某些歧视,是法院的应有职能;多数人决定与少数人保护,是民主原理的内在组成部分。伊利借助于代表理论,"尊重多数人"和"保护少数人"这两项要求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对掌权者不信任的逻辑,贯穿于伊利的司法审查理论。伊利通过程序论,建构了一个比较融贯的司法审查理论,不过,却不能使宪法裁判免于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9.
由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和日本名古屋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亚洲企业法制论坛”于2007年6月8日在华东政法大学隆重举行。会议出席者包括来自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文心 《中国律师》2007,(9):86-88
公职律师,通常被理解为政府律师(governmentlawyers)、官方律师(official lawyers)等,很自然使人联想到好莱坞大片中风度翩翩、口若悬河的控方律师,他们代表国家对被告人提起公诉,头上笼罩着正义的光环。在我国,公职律师尚属新生事物,立法上缺乏明确的地位、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实际操作中也是"百花齐放"。公职律师制度还处在艰难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