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岳嵩阳书院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 5公里处太室山南麓 ,背靠峻极峰 ,面对双溪河 ,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高等学府 ,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和河南商丘的睢阳(应天)书院 ,共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嵩阳书院以传播理  相似文献   

2.
正江西是文化大省,不仅因为江西文化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还因为江西文化内涵丰富,艳冠群芳,特色鲜明,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一)书院文化"江右书院甲天下。"在1000多年的古代书院历史中,江西一直是全国书院发展的中心地区,并且数度"独领风骚",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重镇,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高安桂岩书院和德安东佳书院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私家招徒授业书院;庐山  相似文献   

3.
莫名其妙偷电告示惹出祸端家住河南省登封市书院河小区、今年34岁的王明,常年经商,在当地商界称得上是一位“精明人物”。2005年12月15日上午8时,王明像往常一样早早出门为客户送货。当他驾车行驶到书院河小区大门口时,透过车窗玻璃看到门口小黑板上醒目地写有一个告示。怀着好奇心,王明停车前去查看究竟,想了解一下有什么新通知没有。不想,他一下子就被上面的内容惊呆了。  相似文献   

4.
在湖湘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南书院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 ,书院士人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提升了湖湘文化的理论思维的高度 ,使湖湘文化能够与时俱进 ,不断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沿 ;另一方面 ,书院的普及以及文化传播活动 ,促使主流文化向边远地区不断推进及向下层民众传播 ,拓展了湖湘文化分布的广度 ;同时 ,书院的藏书、刻书事业推进了湖湘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书院的教学活动又培养造就了大量人才 ,为湖湘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一、古代湖南书院的发展概况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肇始于唐…  相似文献   

5.
<正>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登封市人大常委会发挥自身职能优势,主动作为,组织带领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汇聚起推动脱贫攻坚的人大力量。立足人大职能助推脱贫攻坚面对新形势下脱贫攻坚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登封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创新工作思路,依法开展监督,切实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提认识,抓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登封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常委会会议、人大机关会议、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6.
2011年10月5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在佳节之时,嵩山会善寺道安国师法像落成典礼暨重阳会菩文化笔会大型活动隆重举行。这次活动由登封市文物局、登封市嵩山文化研究会主办,嵩山会善寺、中华少林禅武医发展公益基金等单位联合承办。组委会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文化艺术界人士、社会名流及数十位共和国将军前来会善寺,现场参加、观摩嵩山会善寺首届重阳会善寺善文化论坛、书画名家创作笔会、少林武术绝技专场表演、观摩道安国师法像落成典礼及参观佛教圣地少林寺、道教圣地中岳庙、儒教圣地嵩阳书院等重要文化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书院从唐朝到晚清持续了千余年,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文脉传承方面为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的实体书院有近千所,网络虚拟空间办的书院有百余多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书院如何才能守正创新,继承传统并经世致用,如何通过传播与弘扬书院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爱护人才、涵养人格的良好氛围,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记者采访了岳麓书院、淮河书院、红洲书院,希望对书院在复兴过程中如何形成与学制教育的互补,如何和不同层次的教育自然融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春秋》2016,(2)
正文登作为齐鲁之邦、孔孟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战国时期黄氏兄弟"龙石晒字"之后,便兴起了爱书藏书之风,各种学堂、讲堂、书堂、书院、书楼层出不穷,由此文登历史上形成了三大书院:长学书院、昆阳书院、文山书院、万卷楼、听雨楼。长山书院由东汉经学家郑玄创办;昆阳书院由清康熙学者黄霁芝创办;文山书院由清代知县朱应文于康熙三十三年创建,初名崇文书院,后更名文山书院;万卷楼由明代学者刘必绍创办;听雨楼由清代学者  相似文献   

9.
刘梦溪 《北京观察》2014,(11):66-69
正当代文化价值理念的建构,亟须填补的,就中国传统这一块,我讲的以"敬"来带领的这些价值理念,包括诚信、忠恕、仁爱、知耻、和同等,应该是最重要的亟待填补的精神价值。国学概念的渊源与流变"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周礼》、《汉书》、《后汉书》、《晋书》里面,都有"国学"的概念。唐代也有,庐山下面有个白鹿洞书院,这个书院最早是在南宋朱熹把它建成为当时的"四大书院"之一,但是在朱熹之前,这个地方不叫白鹿洞书院,而是叫"白  相似文献   

10.
李应赋 《湖湘论坛》2006,19(5):46-47
日本平安时代书院是中国文化教育向日本传播的结果。比较日本平安时代书院和中国唐末、五代、宋初书院,相同点颇多,差异也不少。既有性质的不同,也有教学内容的差别。书院的差异均源于两国对书院、对私学的亲疏性和兴办书院(私学)的文化心理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二战”之后的日本,对于日军侵华这一铁的历史事实一直遮遮掩掩,态度暧昧。一些日本右翼分子乘机大放厥词,妄图掩盖历史真相。然而,欲盖弥彰,众多具有正义感与良知的人们纷纷对此予以揭露和声讨。 在河南省登封市,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要向历史讨还公道。 “二战”之后,日本一小撮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近年来,他们的活动更加猖獗,在世人面前上演了一幕幕丑恶的闹剧。 日本右翼势力的疯狂叫嚣,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愤慨,也激怒了河南省登封市52岁的农民任殿爵。 任殿爵,登封市颍阳镇夏庄村人。为向历史讨还公道,他收集了…  相似文献   

12.
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内涵.素有"中国茉莉之乡"美称的横县,有着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应重点打造海棠桥、海棠公公、淮海书院、应天寺、鸟石书院、紫澜书院等人文景观,全面提升横县旅游文化品位,充实"大南宁旅游圈".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13,(12):I0004-I0004
这里,先后造就了16名进士,107位举人,30位武举人;这里,历经明、清两朝,走过了自“玉阳书院”“至公书院”“蔚文书院”到1908年的文昌县立中学的400多年历史;这里就是“中国名校”文昌中学。  相似文献   

14.
鹅湖之会     
汪震国  ACE 《福建乡土》2006,(5):47-47
走进鹅湖书院,纯属是一次偶然。那是一个初冬的日子,从婺源回来,途经江西上饶铅山县境,路边的一块牌子突然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一块刷了白漆的牌子,上面用红色的油漆草率地写着:中国四大书院——鹅湖书院。说实话,这  相似文献   

15.
朱江峰 《春秋》2012,(3):61-62
一、未名书院 新泰设立书院在康熙朝以前,已经缈无可考,但《新泰县志》中载:“国家设学官,各省、府、州、县复置书院,培养人才致详致备。新邑(新泰)设两斋教士,志载,元以来皆有书院,山长一人。”可见新泰设立书院的历史也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6.
许顺富  刘伟 《湖湘论坛》2008,21(1):39-41
湖南绅士与近代书院存在着密切的共生关系,一方面,绅士通过倡办、支持、资助书院而促进了书院的建设,绅士是书院得以形成、发展、繁荣的推动力量。绅士垄断着书院文化的传播大权,成为书院文化的历史传承者和积极推进者,是书院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书院又以它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不断地培养着拥有文化知识的绅士。绅士与书院的这种共生关系,熔铸了书院独特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书院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因时而进,培养对社会有用人才的价值追求。湖南近代书院盛行的经世致用学风和尊礼重道的理学思想,造就了近代湖南保守和激进,落后与先进交相辉映的历史局面。  相似文献   

17.
<正>7月22日,"2019年朱子之路——闽台书院文化之旅"在福建省泉州市开营,60余名来自两岸的书院代表、青年及学生代表开启了为期7天的文化之旅,并在交流过程中深化彼此间的情谊。"福建是朱子故里和朱子理学发祥地,也是绝大多数台湾同胞的原乡祖地,造就了朱子理学与书院文化在台湾书院的传承发展。"福建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卓少锋  相似文献   

18.
阚燕 《前沿》2011,(6):198-200
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书院既是教育组织,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起过重大的作用。书院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在传递中国文化,传播学术思想,开创一代学风,丰富发展古代教育思想,积累和创造教学经验等方面,都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朱火金 《台声》2001,(3):43-43
朱熹( 1130- 1200),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朱熹一生除任 9年地方官和 46天宁宗皇帝侍诏兼侍讲外,均从事教育。他生前曾竭力推行书院教育,亲手创办兴复福建武夷、考亭、庐山白鹿洞、湖南岳麓书院等书院,在书院讲学和著述终其一生,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我国古代教育和书院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与厦门隔海相望的金门,是朱熹最早办学的地点之一,岛内的“朱熹燕南书院”是朱熹最早的授课之所。宋神宗熙宁年间( 1068- 1077),金门始立都图,归统于…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古代书院教育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其管理、教学等对当今学校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的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活动是讲学,兼作藏书和祭祀场所。中国古代的书院萌芽于唐朝,本义是把院子用院墙围起来用以藏书,所谓"院者,取名周垣也",最初的书院即是藏书之所。随着书院的发展,其功能和种类越来越多,按照功能来划分我国古代书院的种类,有用于读书的,有用于藏书的,有用于著述的,有用于讲学的,有用于会讲的,有用于科举应试的,有用于军事教育的,名目繁多。按照级别划分,书院有家族的、有乡村的、有县级的、有州级的、有府级的、有道级的、有省级的。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