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克思的全球一体化理论是运用"世界历史"概念来展开的.当代"世界历史"进程大大加快了,"全球化"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而强烈的关注.而"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只有构建和谐的"全球化"模式,才能使国家、全球市场、全球民间社会都走上协调之路,形成建设地球村的历史合力.  相似文献   

2.
实现人类的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也是马克思所有理论的归宿点和落脚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现实个人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同人的全面发展进程是一致的。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正在走向全球化,这对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待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和探求当代人全面发展的途径,对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对世界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过程的考察,马克思在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世界市场思想。扩大历史视角,那些曾经影响早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仍然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今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全球化的环境是始于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市场的当代表现。关于如何"把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社会主义中国在参与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有更多属于自己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时代的产物和理论表征.<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概念,在<共产党宣言>中发展为比较系统的"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包含着多方面的方法论意义.今天,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特别是他分析世界历史时代的方法,仍然是我们认识、分析全球化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全球化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格局没有改变.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相伴随的是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同时,政治、文化领域中的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紧张关系很可能会长期存在,并在民族国家地位问题上形成焦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用"世界历史"的概念,深刻地论述了生产力发展与全球化的进程、资本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全球化的历史起点是资本主义,但它的终点是社会主义。尽管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借鉴和自我调整,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社会主义则由于偏离全球化而经受了巨大的挫折,但全球化的总趋势则是社会主义的复兴。积极参与并影响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的探索内容也极其丰富,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某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都显现出其局限性.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知识经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使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处于怎样的一种历史境遇中?应该怎样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对当代社会进行分析?又应该怎样根据变化了的当代社会去丰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加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我们必须立足于新的视角,重新思考社会形态问题,根据变化了的当代社会去丰富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使其保持"与时俱进"的特质,丰富其自身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虽然全球化现象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已初显端倪 ,但把全球化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加以科学研究 ,还只是近些年的事情。马克思早在 16 0多年以前 ,就已经对这一现象做过深刻的思考。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理论形态出发对全球化现象做出科学预见和精辟论证。这一理论对积极融入全球化的当代中国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萌芽于工业革命时期,马克思于19世纪40年代,根据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状况,指出世界市场的开拓把各国卷入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之中,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为全球化理论奠定了探讨的基础.19世纪中叶,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及其内在规律性,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统治和经济剥削这一历史运动的表达方式,是资本对世界的征服.在马克思晚年,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沉寂,促使其关注东方社会,在研究俄国农村公社的基础上提出"跨越论",希冀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提供新的社会发展模式.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视野考察经济全球化的渐进,整个思想脉络的发展始终和当时的革命实践紧密联系,体现了其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国内学者对《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探讨解读《资本论》及其手稿世界历史理论的新语境、新原则,二是厘定《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方位、梳理主要内容,三是揭示《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深化相关研究应当注意三点:首先,从思想特质角度,准确把握和阐发《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本质.其次,结合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确定《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方位.最后,结合资本全球化当代发展及其问题阐发《资本论》“世界历史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6年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为标志,逆全球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逆全球化暴露出全球化发展至今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全球化遭遇停滞但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终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在深刻分析了人类史的基础上,给出了在逆全球化潮流下正确应对各种挑战的理论支持和方法路径。在这股逆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坚持从世界历史理论出发结合本国实际和世界大势,创造性的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为全球化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我们身边的经验和事实。"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使马克思得以在更加宽广的视域中审视分工进而开启其世界历史话语,而且,"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意义也因分工的介入而向我们敞开了。"实行最广泛分工"的大工业首先开创了世界历史,并确立了世界历史的资本主导逻辑。分裂是分工向全球扩展的"现代性"后果,合作是分工发展的"全球化"效应,人的解放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地阐释当代中国所发生的深刻历史变革,要求我们发扬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精神传统,保持现代性文明自身发展的生命张力,发挥国家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普遍权威,规约资本与劳动、文明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构建财产权保护与法治自由的制度体系,把握批判与建构的双重逻辑,保持历史与伦理的内在张力,这是推进中国道路的基础性工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以市场法则、资本逻辑与财产权表达的内在统一为核心内容的中国道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有生命力的哲学范式和阐释框架。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不能置身之外,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通过对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分析,阐述经济危机一再爆发的实质,证实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分析的正确性,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演进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实现的,是在当代全球化的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中不断生成和拓展出来的。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视野关注世界风云变幻,把中国社会主义置于当代全球化发展的时空背景中加以审视,思考中国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逐步地、自觉地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不仅被阐释为政治学著作和历史学著作,而且是马克思把唯物史观的一般规律具体化到政治哲学领域中的典范之作,特别是其对当时法国政治事件中"活生生的时事"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深入细致地剖析,是实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与社会现实之政治事件相统一的哲学著作.对这两...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认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他一生中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2、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一般认为,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被视之为"哲学",认为马克思是"哲学家";马克思所发现的"剩余价值"被视之为"科学",认为马克思是"科学家"。部分学者一方面质疑"唯物史观"的"哲学"性而力图论证其为"科学",另一方面又质疑"剩余价值"的"科学"性而力图论证其为"哲学"。这样,由"两大发现"而构成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的马克思,似乎又模糊了他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双重身份。通过正确地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马克思的部分理论作品,我们只能说,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的马克思,既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自冷战结束以来,在快速而深刻的全球化背景下,随世界政治结构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调整,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关系发生重大改变,表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新特征。全球化打破了以往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的地缘政治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同时,国家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相互依赖日渐加深,地缘政治的全球整体性进一步加强,世界地缘政治面貌展现出新的姿态。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代世界社会发展的两个明显趋势的全球化和现代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界和社会实践中常把两者混同为一个历史趋势。研究发现,以资本为核心动力系统驱动的全球化包括资本主义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全球化两类,其中资本主义全球化由于率先启动和强劲发展势头而使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全球化主要呈现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无论从历史发展的事实还是理论的角度来看,由资本主义主导的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全球化都严重阻碍着人类现代化的实现,真正推动人类社会实现全球化——世界历史化也即现代化转型的力量则来自于社会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