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七十多年的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漫长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当代化。 第一次飞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产生了两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本文就两次飞跃的。  相似文献   

3.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宗教教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土化、民族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宗教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宗教观,并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得以丰富和发展;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改革开放后,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 ,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两次飞跃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 ,找出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出发点 ,不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及二者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1927-1930年领导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转兵井冈,实现了革命力量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性转移;出击赣南,突破了井冈山时期“凭险据守”的观念局限;会师东固,激发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转兵井冈与会师东固,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两个关节点,这期间,其思想出现了两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共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总结这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坚持不渝地进行党的理论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  相似文献   

7.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伟 《理论前沿》2003,(24):12-14
文章深入分析了股份制企业的性质,股份制在改造国有企业中的作用以及股份制的历史地位,认为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有科学根据和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应有任何疑虑。  相似文献   

8.
当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两次重大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发表“南方重要讲话”中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第二次飞跃是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发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创新思想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毛泽东之所以能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与他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坚持的方法论密不可分的。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根本方法,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且以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在毛泽东成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方法论价值,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各项事业中取得重要成绩的思想基础就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与时代、与人民群众的结合,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在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历史征程中进一步坚持与发展。其中,科学判断基本国情是推进“三化”的基本前提,深刻洞察“第二次结合”的全新语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基本动力,坚持开放性视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基本保障,铭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归宿则构成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根本目的与旨归。  相似文献   

11.
在不断回应时代之问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得愈发紧密。中国共产党人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不断探索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发展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孕育中华优秀文化的丰硕果实,为“两个结合”理论的诞生提供重要支撑。“两个结合”理论从理论、实践、价值三个层面为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奋进的强大底气与动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面貌。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从生产力理论的高度首先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学说又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第二次飞跃是江泽民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正确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学说及其发展,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当前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教育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晚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恩格斯晚年在民主问题的认识上实现了两大理论飞跃:一个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形式上,实现了从公社国家到民主共和国认识的转变;一个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斗争策略上,实现了从暴力革命向合法性斗争的转变。但是,在形成这两大理论飞跃的过程中,恩格斯并没有忽视对暴力问题的强调。总体上说,恩格斯晚年的民主观实质上指向了阶级民主和程序民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指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光明的前景.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将成为影响世界发展走向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复兴伟业面临诸多新的时代特点,对推进马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3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3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党协商民主是植根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政党实践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它萌生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开展的政党协商合作实践。两次国共合作中均蕴含着政党协商雏形,首次国共合作中的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三者间的协商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国共双方及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的协商合作都无不体现和贯穿着协商色彩和理念,为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中,邓小平理论,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自其产生之日起,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在全球革命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历史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契合在一起,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成功地实现了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并取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两次飞跃。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孙家驹党的十五大后,人们在努力探讨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中,股份制成了一个关注热点。可以认为,现代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至少具有以下多重优越功能...  相似文献   

20.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篇光辉理论文献,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史经验,主要是:要准确地提炼和概括出契合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理论问题;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和概括实践经验,形成新的理论;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任何一个理论创新都是来之不易的,需要不懈努力,不断重新认识时代和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