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相似文献   

2.
中国京剧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11月17日,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24个成员国共同审议并通过了中国京剧的申报材料,中国京剧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京剧申报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0,(3):64-6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相似文献   

4.
"名录"制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制度与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已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各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也正在建立之中。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制度仅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尚未成为社会各群体普遍的制度要求。在实践中,"名录"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申遗"甚至变成了地方政府的"寻租"行为。这种经济理性只有转变为文化自觉,名录制度才能真正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制度。  相似文献   

5.
于靖园 《小康》2023,(1):26-27
<正>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茶”三个字背后,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此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既是实至名归,也是众望所归。近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5,(4):91-91
6月初.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召开,文化部提出当前将着重抓好5项工作措施,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文化部计划从今年至2008年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规定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面、深入的普查。2.推荐和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文化部今年开始建立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呼麦”的坎坷申遗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勿日汗 《思想工作》2009,(11):24-25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共批准76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蒙古族传统喉音艺术“呼麦”名列其中。这一结果一经公布,很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都感到非常诧异。  相似文献   

8.
被人们赞誉为“华夏瑰宝”、“丝路明珠”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2005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简称“非物质遗产”),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我国继昆曲、古琴之后,作为第三个“申报成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了全人类所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充分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 剪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年,《世界遗产公约》启动三十周年,《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启动一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纪念藏传英雄史诗《格萨尔王》诞生1000年。2002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土耳其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2002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诞生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上海宪章》。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定2002年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并拨专款由中国文化部启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同年12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的论证、评选工作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具体承担。经该院设立的"中国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组织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2002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昆曲和2004年申报的古琴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艺术、蒙古长调和川剧艺术进入预备名单,中国政府每年将在预备名单中选择项目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世界非物质遗产申报工作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4月正式启动的,每两  相似文献   

10.
藏政办发[2008]113号(二○○八年九月十五日)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为推进藏戏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西藏自治区中国藏戏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0,(1):64-64
“百戏之祖”昆曲,韵味无穷的皮影木偶,流浪四方的说唱艺人,诙谐幽默的曲艺形式……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辉煌浩瀚的文化古迹、自然遗产,而且还创造了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代代相传,至今仍香溢满园。2009年9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中国书法、中国篆刻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上此前已入选的昆曲、古琴艺术等4项,我国目前共有29个项目列入该名录,是世界上列入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2010年,我刊将在封面介绍栏目陆续刊发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6,(4)
正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兴起于21世纪初。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昆曲"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2年,江苏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该工程正式转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截至2015年,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25项、省级619项;国家级非遗  相似文献   

13.
于干千  程小敏 《思想战线》2015,41(2):120-126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缺失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餐饮界的一大憾事。从现实需要出发,中国饮食文化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应该是首选。鉴于当前中国饮食文化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应对照世界申遗的“规定动作”,亟须对我国现有各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饮食类项目进行系统摸底普查,并按照非遗标准圈定体系完备、类目界限清晰、史料翔实可靠的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项目。同时,打破申报项目非遗界定的单一性,拓宽在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寻找饮食项目的范围,深入挖掘中国饮食承载的文化与传统,重点考量饮食类申遗项目的民族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我省自2005年以来,相继建立了省、市(州、地)、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根据文化部的部署和我省的安排,全省各地申报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09个,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审核,省人民政府同意将“苗族神话叙事歌《仰阿莎》”等202个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列为第二批…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0,(4):64-64
2009年9月30日,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评委评价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这次召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会议十分重要,刚才大家都讲得很好,现在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第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确立我国文化身份的必然要求。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创造出的精神产品。保护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07,(13):22-23
在广西,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的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少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为了抢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5年起,我区各市开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经专家评审后,确定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8个,其中19个项目纳入国家保护范畴。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产寻求复活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法国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榜上有名。这也是我国继昆曲、古琴之后又一批获此殊荣的艺术种类。在此次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中,新疆维吾尔木  相似文献   

19.
观察记者: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之前,浙江率先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有64个民族民间艺术项目被列入其中.这一名录的公布,对浙江来说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0.
赵殿桦 《今日民族》2007,(6):I0002-I0002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6月8日上午,昆明市文化局和市民委举行了"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省文化厅领导和昆明市文化局、市民委的负责同志以及有关方面人士共200余人参加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