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物证技术学 2004年,物证技术学研究在相关院校及公安一线技术人员推动下,沿着"理论服务实践"的路线,继续向前发展.3月初,"中法声纹鉴定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9月初,"第六届全国物证鉴定技术破案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会议交流了运用物证鉴定技术破案的经验,研讨了各类刑事、民事及行政诉讼案件中的物证鉴定技术难题.9月底,"第六届全国文件检验学术交流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以提高各级文件检验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交流办案经验为主题.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物证技术学呢?顾名思义,物证技术学是研究物证技术的学科,或者说,是从技术的角度研究物证,在物证范围内研究技术的学科.从技术角度研究物证,说明这门学科不同于研究物证的其他学科(如证据学、刑事诉讼法学):在物证范围内研究科学技术,说明这门学科不同于一般自然科学学科.物证技术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创造性的运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法学所面临的专门性问题.它是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和法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回眸物证技术学及侦查学过去一年的研究,不禁欣然:物证技术学及侦查学的理论研讨持续被关注,实务技术始终受重视,而新成果、新观点更是构成了全年研究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物证技术学学科属性几种不同见解的论述,指出物证技术学的学科属性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应用科学技术的观点.并重点兼顾了由于学科属性模糊不清的认识,物证技术学如今尴尬的学科定位、法学化研究的错误导向,以及学科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物证技术学作为"研究物证以及相关问题的学科",构建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和确定的研究理论以及有效的研究方法体系,是确立物证技术学学科地位的必要条件.本文从方法与方法论谈起,主要从自然科学的技术科学中技术原理构思的角度粗浅论述了物证技术学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以及学科定位等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学军  廖明 《法学家》2004,(1):109-113
一、物证技术学 2003年物证技术学研究集中于以下方面: (一)毒物毒品物证技术.针对南京等地发生的毒鼠强投毒案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毒鼠强对人体潜在的危害性,今年有相当多的学者开始重点研究毒鼠强的理化性质、中毒症状、中毒检材的采取及检验鉴定方法,例如,王炯等认为,毒鼠强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0倍,能致二次中毒;中毒者的血液、呕吐物等、可疑或吃剩的食物、肝脏、胃及胃内容等为上佳检材.  相似文献   

7.
1999年物证技术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立根  李学军  徐丽 《法学家》2000,(1):100-102
一、1999年的回顾 1999年我国物证技术学在教材建设、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徐立根教授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物证技术学》第二版66万字巨著于今年五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与1990年第一版相比,体系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第二版改变了第一版各章并列编排的框架,把全书内容按各章的性质分为“基本理论”、“基础技术”、“形象痕迹技术”、“文书物证技术”、“化学...  相似文献   

8.
千禧之年,物证技术学在鉴定技术开发、计算机信息数据库建立、物证技术学理论和鉴定制度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学军  谢鲁宁  刘勇 《法学家》2003,7(1):93-96
2002年物证技术学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总结均是可圈可点:学界不断开拓研究新领域,注意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深化传统理论;实务工作者则加强相互交流,针对实际办案情况总结新思路、新方法,以期指导实践.这在本年的学术会议和研究重点中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10.
人物档案:徐立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物证技术学奠基人。50多年来,徐立根教授主要从事侦查学和物证技术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文检界的"铁三角"之一,生前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物证技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和北京市刑侦学会副会长。曾助"亚洲第一富婆"龚如心打胜官司而被普通大众熟知。2008年1月24日晚,他在超市买完东西返家途中,在小区大门被隔离墩上的铁链绊倒致脾脏破裂,辉煌的生命戛然而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