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 ,是人民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必须不断丰富和扩大党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资源 ,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2.
对于青少年来说,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打基础,即进行基本品德素质的培养.如果最基本的品德素质在他们的情感与行为中没有扎下根,那么,在社会变革时期,他们就难以把握自己的行为.社会变革时期不把基本品德素质培养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题,道德教育遇到的一些难题就不好解决.利用学校这个可控制的阵地,与家庭、社会通力合作加强基本品德素质教育,是社会变革中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学术道德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提高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入手。开展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的新举措。开展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高校学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而且有利于促进其它教育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4.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我们从传统到现代一直遵从和信守的价值观,但是,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转型,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应随之调整和更新其内容.从当今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中国与信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体系在价值观上必然存在对立与对抗,但也同时存在对话、交流与融合,所以,本文进而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和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从其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发展基础、理论观念和思维方法上进行比较与反思,指出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看待和处理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的正误利弊,并对两种价值观所涉及到的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关系的协调与整合提出笔者的见解.最后,对当代中国应坚持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提出三点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个人出发的历史主体观及其对利己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个人的社会历史作用并不是利己主义,与利己主义价值观无关。马克思的历史观是从个人出发的社会历史观,他反对和批评从抽象的类、人、集体出发的历史观,强调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要实现个人的价值;个人是自己活动的目的,而不是抽象集体的手段。他反对用抽象的集体来否定和压制个人,并把虚幻的集体和真正的集体区分开来。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强调个人应当自我奋斗、自我承担责任的市场经济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要更好地了解青年志愿服务,首先应对当代青年的时代特征有科学的认识和深切的价值理解。当代青年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思想活跃、开放,社会参与意识浓厚,行为方式务实。青年志愿服务作为当今青年社会实践活动和成才途径的一种重要形式,体现了时代对青年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数字时代对图书馆人才的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图书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能力;娴熟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广博的知识结构;外语应用能力;较好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不断的创新能力;信息产品市场的营销能力。要培养高素质图书馆人才必须改善图书馆学高等教育机制;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加强馆际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党的规矩及其时代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规矩是全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一个由多种规范形式组成、具有内在结构的规范体系。要准确理解党的规矩的基本内涵,必须围绕党的性质与宗旨来深入思考党的规矩的价值归依,正确认识党的规矩的基本形式,从内核与原点、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纪律、工作惯例、社会道德、国家法律等七个层面全面理解党的规矩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新时期要严明党的规矩,必须正确分析党内外不讲规矩现象的根源,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规矩的六个方面讲话精神,探讨党的规矩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思路。值得注意的是,讲党的规矩,既要讲硬规矩、也要讲软规矩,既要破旧立新、更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要全党上下一致、更要以上带下。  相似文献   

9.
重构精神家园从个人发展层面上来看可以弥补精神的空虚,给人注入一剂清醒的良药。从社会发展层面上来看,有着加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作用。毛泽东精神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民族、国家、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共识的浓缩。文章就弘扬毛泽东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要求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的时代内涵及其理论依据,为新时期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引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际文化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当今青少年犯罪很大程度上根源于道德教育的缺失 ,道德教育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具有塑造和转化作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 ,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是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对现代道德教育观的超越。它具有三大特征:强调生态伦理、提倡多元价值观及关注非理性因素。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主要有三个方面:(1)引导学生关爱自然,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2)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不同的价值观;(3)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式的道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辨析了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内涵和外延上的不同,并从时代特征出发指出了与传统德育相比,现时家庭德育在内容上产生了哪些新的特点和需求.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不容乐观,德育审美化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就高职院校德育审美化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厘清网络德育的概念内涵,对高校网络德育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其特殊性,并探讨高校网络德育实施路径,是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价值理性"出发,阐述了高校网络德育的概念内涵,分析了高校网络德育所具有的"主体性"和"生活性",最后,提出了网络上与网络下联动机制,对高校网络德育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实施和谐德育对建设我国的和谐社会、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德育思想内容丰富,其德育首位、全面发展,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突出主体、注重个性等理念为高校构建和谐德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跨越式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这对我国的大学德育有相当大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网络资源等新兴媒体的迅速普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学校教育功能上的德智失衡,家庭教育中的重心失衡,社会文化市场上的审美错位,网络、短信的监管乏力,部分成年人道德水准的低下等。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智、情的启迪、开悟和感化,是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过程,是对未成年人应有权力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竞技体操主要具有对参与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大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认识并切实发挥这些功能,对加强和改进运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激发广大社会成员积极进取的精神,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高校德育工作知识化、创新性、信息化、竞争性的新要求,德育教育观念、德育教育导向、德育教育模式等都要从新的实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