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倒骑驴     
尹成 《新青年》2005,(9):46-47
其实真正的倒骑驴并非如此,在东北,倒骑驴是一种人力交通运输工具,是活跃在大小城乡最便捷、最简单的交通运输工具,是最被东北人,当然是那些做不起轿车也没有轿车开的普通人青睐的代步车。赵本山的《马大帅》里,流落街头的范伟,怀疑着自己得病,孤独而忧伤的换煤气罐时骑的东西,就是东北的倒骑驴。  相似文献   

2.
东北人确乎很喜欢研磨事情的真相,证据是他们很爱“掰扯”。“掰扯”是东北独有的语汇,通常的解释是“讲道理”,如“咱俩掰扯掰扯,看看到底是谁的不是”。显而易见,“掰扯”的意蕴要比“讲道理”有味道得多,其内里含有浓烈的情绪因素。  相似文献   

3.
酒漏子     
东北人能喝酒在中国是有名气的,全国各地的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东北人的第一句话都是:东北人能喝酒。这么说就像全世界人都知道英国人爱谈天气一样,成了大众名牌,谁都知道,而且很容易使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共识,以便更好地把友谊或爱情平稳地发展下去。东北人听了也不恼,感到有点自豪也说不定,但大多的东北人会很谦虚,说:能喝啥呀,也是瞎喝!  相似文献   

4.
萱子 《新青年》2007,(3):22
她第一次恋爱,是20岁的青葱年华。那个俊逸洒脱的男生,爱笑,爱打篮球,爱唱迪克牛仔的歌,也爱冬夜里踩着厚厚的雪和她一路走下去。激情浪漫的青春,就像一朵饱满鲜嫩的花蕾,幸福呼之欲出。她是那么喜欢他淌着晶莹汗珠的脸,喜欢他在草场上腾跃而起的  相似文献   

5.
小小女儿心     
女儿季苏墨,因为她爸爸的家乡在江苏,我是黑龙江人,她自己也出生于黑土地,因此而得名。墨墨5岁,从小在姥姥家长大,去年才回到合肥同我一起生活。此前她曾经数次转战南北,未满两岁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小铁道游击队员,但她确信她的老家是东北。我说你根本不是东北人,气得她鼻子眼睛嘴巴揪在一起,做出一副要同我拼命的样子。外婆把她撂到合肥后不告而辞,她伤心地哭了半个月,眼睛红红的,楚楚可怜的样子不免让我为她担心。当她知道她将长久地生活在这个不是故乡的地方,便幽幽地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考大庆石油学院,那样每天都可以回…  相似文献   

6.
磨叽     
尹成 《新青年》2002,(7):44-45
东北人爱用磨叽这个词儿,男女老少无一不舍,说得还溜,用得也恰当。动不动就会听到某人对某人说:磨叽! 磨叽的意思一般是反反复复、犹豫不决和没主意,现代一点儿的说法就是:不爽。东北人最不喜欢的就是不爽快,这很像东北的气候,四季分明,夏天热,干的拉地,汗都出不来,实际是刚出来就干了;春天好,苹绿花红就一夜饷事儿,黄昏时还光秃秃的满眼,早晨起来,窗前突然全绿了,绿的鲜嫩、扎眼、心动;秋天完全就是一阵风儿,风过叶黄,黄叶哗哗飘,风一阵凉似一阵,然后干干脆脆的雪大片儿飘起;冬天冷,撤尿得拿一杷剪干,边屎边用剪千剪。这种气候、地域里的人不爽快才怪,因此,说东北人磨叽,那是三伏天下雪——比窦娥都冤。  相似文献   

7.
我常说要写一写他和她的故事,虽然他每次只是给我讲一些片言只语,可我却仿佛听到他心中爱的千言万语。他否认自己爱她。理由是:听她讲述她和她男友的分分合合;他没有心悸的感觉。我很想讥笑他:如果她讲给我听,我可能连听下去的兴趣都不会有的。在这个世界上,要一个男人认真地听一个女人幽怨地诉说她的爱情,是很难的一件事。除非,他喜欢她,爱她。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说到底,最终的目的是要得到她。在男人的思维中,占有才是最原始最真的爱。可是,单恋的痛苦已将这爱升华,升华到静静地退守一旁,看着她从容地迎接幸福。——彼得潘  相似文献   

8.
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孩,跟了一个追她很久,不英俊,也没有钱的男人。用女孩好友的话说:喂,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吗,你居然选了他! 好友这么说的时候,她自己也迷惘,到底是因为他的追求而做他的女友,还是因为爱他? 以前她的胃不好,常犯胃病,可是和他一起后,再没有犯过,连她自己也奇怪。每天早上,他总是先她起床,做好早餐,泡好牛奶让她喝。  相似文献   

9.
不如跳舞吧     
他没有想到她会变得那么漂亮,记得上学时她皮肤黑黑的,头发少而黄,而且个子也不高,那时她惟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她的学习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她的成绩总是全学校第一名。他却是全校最帅的男生,不仅长得好,什么都好,是所有女生心中的偶像,他被许多女孩子喜欢着,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他没想到她也喜欢他。在即将毕业的一个下午,她在路上拦住了他,然后递给他一个纸条,然后逃也似的远远地跑开了。那个纸条上写着:我可以喜欢你吗?他后来一直记得那个下午的阳光,明晃晃的刺眼。他很随意地就把那个纸条扔掉了。因为他以为那个女…  相似文献   

10.
载得美人归     
《新青年》2007,(4)
他属于都市单身贵族"高级灰",时常身着深灰色西装、手提笔记本电脑、出入高档写字楼机场星级酒店。初春。他悄悄喜欢上了气质高雅的她。渐渐地他理清了思绪:面对她,他不是一般的喜欢,而是重读的喜欢,如课说轻读的爱是喜欢,那么重读的喜欢就一定是爱啦!是的,他确认自己爱上了她。天公作美,不久他又在一次商务性聚会上邂逅了她。他想把握这次天机,会后送她回家,做一次护花使者。  相似文献   

11.
深沉     
尹成 《新青年》2002,(2):44-45
东北人的深沉不全是深沉的本意,里面有了东北人的特殊的一种人文关照, 东北人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许多东北话是极深刻又极富内涵的  相似文献   

12.
老师:您好!我是中学女孩。最近,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有一些不正常现象。我明明是个女生,可是我发现非常讨厌男生,连跟他们说话都没有兴趣。相反,我却非常喜欢女生,特别是我旁边的那个漂亮的女孩。她在的时候,我很爱呆呆地看她;她不在的时候,我好像若有所失。当我和她一起玩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爱莲说     
她是我的古琴老师。第一次被朋友引见去找她,她站在楼下等我们,穿着淡紫色衣衫,浅浅的笑,素白的手,雅致得让人想起绢画中的仕女。她不让我称呼她老师,而喊她,莲。莲——,轻声唤出来,即便我这样一个女子,也心生爱怜。学琴的地方在她家。房子很小,60平方米的两居室,简朴雅致。我们在一间小书房里练琴。墙上一幅扇面,两朵亭亭于碧波之上的莲花,上面一行草隶: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她对我说,是我家先生画的,字,也是他题的。  相似文献   

14.
以为自己早就忘了他的。那么多年过去了,况且她又爱了很多次,爱一路丢一路的,最后她不知道哪个是最爱,可是第一次爱她总是记得,记得他穿淡蓝色的球衣,有时候在腰里围着,他长得高高帅帅的,有点儿像三浦友和。她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自己喜欢他,因为他周围有太多女孩子围着。她想,无论如何也不会轮上她的。于是好多年过去了,她的单恋情结像一个远去的梦,渐渐地越变越远。直到有一次高她中同学聚会,她心里慌慌的,不知道自己应该穿什么,翻箱倒柜地折腾衣服,仿佛哪件衣服也配不上这次聚会,后来她呆呆地坐在秋天的窗前,终于明白自己…  相似文献   

15.
豆腐心     
东北人都会说也常说那句话———你别跟某某一般见识,他(她)呀!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刀子嘴是说一个人对别人的要求很苛刻,说话也毫不留情,什么有劲说什么,逮着什么说什么,往往让人下不来台,尴尬还好,遇到不理解或承受力弱的,打起来也说不准,窝囊主想不开,上吊、吃耗子药的也不是没有,但极少,也不会极端到那种地步,不是还有豆腐心在后边擎着么?所以那种人很让人敬而远之,谁愿意被刀子嘴说呀?你再好的心,再好的出发点,也要挑地方说,你骂、你打他都能接受,人前广众地,谁也受不了。  相似文献   

16.
姐姐和妹妹     
刘军 《新青年》2005,(12):10
妹妹总是会得到父母多一点的关注,但往往只能穿姐姐的旧衣服;姐姐有更多的自由和责任,但她还是不喜欢无端多出一个人来和她分享父母的爱。其实姐妹之间的关系还不止于此,扮演姐姐或妹妹的人都会有她自己的故事:25岁的叶霜。每次碰到的熟人都会欣喜地看着妹妹说:“小妹真漂亮,长大了可以去做空姐(一个公认的专为漂亮女孩保留的体面工作)。”然后他们会看看我,说:“这是姐姐吧,挺文静的。”所以从小我就认为“文静”是个贬义词,人们用它来敷衍那些貌不惊人,也没有任何出众之处的女孩。同样的话从外人嘴里听得多了,我也就习惯了。从父母眼中也…  相似文献   

17.
败家子     
东北盛产败家子儿,天生就不是贵族打造的底儿,偏要摆出公子哥的架势,胯兜里有五毛钱敢买五块钱的东西,俗话说叫有一个花俩。败家子也不足信,说话悬天二地,小脑袋一摇、小眼珠一瞪,没有不熟悉的人,没有办不了的事。你千万别相信他,更不能把重要的钱物和事情托付给他,老戏里唱的敢把皇上买马的钱给花了的主儿就是东北人,具体点就是东北人里的败家子儿。  相似文献   

18.
安宁 《新青年》2014,(5):38-39
「一」我们家的第一个保姆很精明,东北人,说话像机关枪,在中介公司见面后,先噼里啪啦用自己过往的丰功伟绩,将我们扫射了一番,大意是自己虽然才36岁,但经验丰富,而且爱干净,人勤奋,又老实,又善良。还不等我们自我介绍,她就像主管一样,将我们家三代人的老底,都审问得一清二楚。我有些胆怯,对于想好的底价工资,怎么也开不了口去谈判。她倒是毫不客气,直截了当,问工资多少钱,又很"坦诚"地告诉我们,正在  相似文献   

19.
张觅 《新青年》2015,(2):42
高三时,他和她成为了同桌。她是沉默寡言的女孩,只是特别用功,成绩总在前几名,属于学霸型的人物。但总不说话,上课也很少发言。而他是调皮捣蛋的男生,唯独爱着的,就是踢球。他与她是同桌,但一个月说的话,加起来也没有几句。因此,几个月过去,他总还不了解,她是怎样的女孩。直到有一天,他上生物课走神的时候,居然被老师发现了,然后不出意料地被叫起来回答问题:"这位同学,请问枫树是属  相似文献   

20.
半臂的距离     
他们结婚不过一年,彼此已经感觉,无论生活习惯还是性情爱好,都与对方格格不入。她是个精细的女子,喜欢扎着围裙在厨房里研究各种菜的做法,他却天性简洁,简单的米饭馒头就能打发过去;她喜欢逛街,专拣偏僻的小街巷里的小店,淘碟子或者一些精致的小玩艺,一呆就是半天,而他,宁愿呆在家里打游戏。还有:他喜欢吃糙米,她喜欢吃精米;她的衣服每天必换,他一双袜子能穿一个星期……当初恋爱的时候,不是没有发现这些不合拍,但那时候只往美满的地方想,不是说性格互补的两个人在一起才是最完美的吗?没想到结婚后,这些琐碎的一点一滴,都成了利刃,把他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