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忆东宁     
我叫饶智勇,是巫山县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的干警,是东宁生前的战友、同事。 我是2002年进院后认识东宁的,那时东宁在办公室当打字员。当时办公条件比较艰苦,使用的是针式打印机和油墨印刷机,由于电脑还没有普及,单位所有文字材料都交给办公室统一打印,可以说,这项工作是全院最苦最累的活儿。  相似文献   

2.
有一则故事:一个男人死后来到天上,他遇到一位天使,天使说可以帮他实现愿望。他说:“我这一辈子太辛苦,每天都在干活,也没有好好享受过。我希望过一种每天不用干活.想吃就吃,想玩就玩的日子。”于是.天使把他带到了一个地方。开始的时候,他很快乐,不过,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不到三个月,他就觉得越来越空虚。接下来的日子,他觉得越来越难熬,于是,他又找到那位天使,恳求说:“请给我一份工作吧,请让我做点什么吧.这样每天无所事事的生活,我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天使说:“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给你做。”这个男人说:“如果再不让我做事,让我这样天天干呆着.我宁愿下地狱!”天使严肃地说:“你以为这里是什么方?这里就是地狱!”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监督》2009,(11):5-5
罗东宁同志35岁就去世了,令人悲痛;他胸中有浩然之气,事迹气壮山河,感人、悲壮。为了维护群众利益,东宁同志经常翻山越岭办案,他说:“就是爬也要爬到老百姓家里去。”就像《共和国之恋》中的一句歌词,“纵然是扑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他用行动表达了对共和国和群众的真切感情。他默默工作在大山中,平凡的事业中体现着伟大,他的事迹感动了重庆,感动了中国,也应了毛主席的那句话,“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相似文献   

4.
到打字室去复印材料,小打字员对我说:“恭喜你呀,你就要脱离‘苦海’了。”我以为她在开玩笑。政工处陈处长也进来复印材料,他是个性格开朗而又和蔼的人,看到我,他笑眯眯地说:“小何,到我那里去做事吧!”我高兴地一把拉住陈处长。真的,没有谁比我更想离开起诉科...  相似文献   

5.
“钱──钱乡长!”李老师出了一头汗,心想:差点叫出“钱旺根”这三个字来。十年前,他站在讲台上,常常提这三个字。“李老师,您请坐!”年轻的钱乡长从沙发上站起来,热情地握住了他的手,“我来咱们乡工作已经一年多了,一直想去看看您,可工作太忙,实在走不开呀!”秘书小赵一边递给李老师一只烟,一边说:“钱乡长老是惦记着老师们,可他实在是大忙了,总是抽不出时间来。”李老师惶惶然,一边落座一边说:“一个班四十几个人就忙得不可开交,全乡的工作那自然是很忙。”他望着自己当年的爱徒,几位老师的话语响在耳边:“老李啊,…  相似文献   

6.
罗东宁被追授为“全国模范检察官”、“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大家都在学习他的先进事迹。 我现在西南政法大学读在职研究生,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知道罗东宁是我的同事,纷纷向我了解他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说起局长的随和,体会最深的恐怕就数刚来的打字员小李。有一次他收拾局长的办公室时,不慎将局长桌上的保温杯打碎了,局长不但没批评他,还开玩笑说:“岁岁(碎碎)平安。”  相似文献   

8.
一、从“关爱执行局长”的视角提出法官职业风险问题 近日翻开《人民法院报》,张吉《关爱执行局长》开场白令人警醒:“听说一名高级法院执行局长‘进去’了,我着实有些震惊。我和此君二十年前相识,觉得他为人本分,工作勤恳,……,万没想到,这样一个人也会出事。”该文提出:“这些年·执行局长等执行工作人员接二连三地跌倒在这一荆棘丛生的职业道路上,实在令人深思。由此想到,我们应当特别关爱执行局长。”  相似文献   

9.
吴建平 《政府法制》2008,(13):47-47
前两天,母亲病了。按照母亲一定要找个可靠医生的嘱咐,我找到了中学同学,他如今已成了本市知名的心血管专家。见了面,老同学十分热情,为母亲仔细认真地检查了病情,令我奇怪的是,他在开处方时,每写一个药名都要停下来问我:“你说行不行?”我实在忍不住顸了他一句:“要是我知道行不行,还来求你这个医生干什么?”  相似文献   

10.
凡接触过陈林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这人实在。司法所的同事讲:“他为人诚实,工作扎实。”埠河镇的一位领导感慨地说:“他的执着和追求,体现了对事业的热爱、对群众的真爱。”“他是一个秤砣,镇得住,摆得平!”1992年,刚脱下军装的陈林来到了埠河司法所,这一干就是9年。9年来,他从1个普通工作人员干到司法所长,从1个“门外汉”干到对业务工作驾轻就熟。虽然有同行抱怨司法助理员地位低、职能弱、琐事多,但他说:“没有哪项工作能像这样直接为群众办事”。这句话道出了他所追求的全部内涵。2001年11月22日上午…  相似文献   

11.
双休日,我和妻正在家看报,忽听有人敲门,进来的是一位在乡下工作的年轻办事员。给他泡上茶,寒暄几句后,我便直奔主题,问小伙子有什么事。他哼唧了一下,说:“你知道,我在乡下已经摸爬滚打了五年,最近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家在城里……”我一听,立刻明白他的来意了,就说:“组织上会考虑你的工作调动问题的。这样吧,你回去后写张申请给我。”小伙子说:“申请我已写好带来了。”我说:“行,你就交给我,我会尽力的。”小伙子很知趣,说了几句“拜托”“谢谢”的话,就起身告辞了。客人走后,妻在客厅发现了问题:原来茶几上搁…  相似文献   

12.
恿公的智慧     
王学江 《政府法制》2010,(12):47-47
智叟市长刚刚上任,信访局长就打来电话,说有一老头想拜见他。智叟市长一拍桌子说:“什么老头,你们这里有没有规矩,市长也是谁都随便可以见得啊……”信访局长一听,忙颤音连连地说:“市长,他说他和您是亲戚。”“什么,亲戚,我这里可没什么亲戚,异地任职,  相似文献   

13.
鸟瞰上海     
一位事前不肯透露采访内容的老外导演问我:“为什么拍上海?”我回答说:“因为我是上海人。”
  “为什么选择登高拍摄?”,面对接踵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我回答说:中国古人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想他不一定知道王之涣是何许人也,也不知道翻译是如何翻译的。但老外听完后点了点头说道:“高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欧阳县长来琼山县已经一个多月了,但一次也没在县电视台露过面。县电视台台长领着记者去采访他,他微笑着说:“对不起啦,我这人见不了镜头,一见镜头就晕。”县电视台台长以为县长是在客套,就说:“县长,您就这么坐着,我们随便采访一下也行。”欧阳的脸就沉下来,说:“我再说一声对不起,我晕镜头!”台长便很尴尬地说:“好,好,我们以后来,以后来。”  相似文献   

15.
余平在2005年5月20日《世界新闻报》上撰文说,美国的法律文化传统有许多不同于中国之处:1.捡到钱包必须收酬金。前不久,我去了一趟美国。有一天,我在美国的一条商业街上捡了个皮夹。打开一看,里面大约有1000美元,还有一张IC卡。我把皮夹交到一家失物招领中心。大约过了一周,一个美国小伙子敲开了我的门,说他是那个皮夹的失主,从失物招领中心的网站上知道了自己失物的下落,特地来拜访我。他一再向我表示感谢,接着便拿出100美元要给我。我再三推辞。可他却很着急地说,“请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帮我,收下这100美元。”说着他拿出一张电脑打印好的单子说:“您收了酬金,在上面签了名,我才能从失物招领中心取走我丢失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生命与尊严     
余杰 《中国律师》2002,(5):78-80
我的一位朋友写过一本名叫《学生的尊严》的书,谈的是一些极其简单又极其重要的“常识”。刚读完这本书,我就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名十四岁中学生在家里自缢身亡。死者是一个名叫凯钦的男孩,生前是呼市第三十四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负责调查的公安人员认为,孩子留下的遗书是其死因的最重要的解释。这封读来揪人心痛的遗书是这样写的:“妈妈、爸爸:我走了,这次并不是无原因的。是因为我在学校淘气,把钢笔水甩在了语文老师的身上。我很屈,她还说如果我不承认,就和我没完没了。还说我是人渣,是没人性。我实在受…  相似文献   

17.
许多政治家都喜欢历史,张学良也不例外。尤其是对明史,他情有独钟。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被软禁。一次,他给朋友写信,说:“光阴如流水,转瞬已是十易寒暑。在这悠长的岁月中,我实在读了一些书,并且对于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不可能一名法官审问一个小偷时说:“但愿我在这里是最后一次见到你!”小偷说:“这不可能。”法官问:“为什么?”小偷说:“听说你们当法官的改行非常少。”打哈欠一惯偷被送进监狱,同牢房的人问他:“你是犯了什么事进来的?”“打哈欠。”惯偷答道。“打哈欠也犯法?”众囚惊问。“那倒不是,”惯偷说,我夜里下手时打了个哈欠,不料声音太大,把主人惊醒了。”为什么警察敲门登记户口,听见屋里乒乓作响,好像有人打架。门开了,出来一个女人,警察问:“你们这里谁是户主?”“你等一会儿,我们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女人说完回到屋里,…  相似文献   

19.
桑世武 《江淮法治》2010,(11):36-37
他以饱满的履职热情,挺身为“三农”呼吁奔走,备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他履职3年来,先后提交了“关于高度重视回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建议”等20余件涉农建议。他就是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党支部书记朱义道,他常说:“我是一名农民代表,我要替农民说想说的话,做农民盼望落实而没有落实的事,积极为农业建言,为农村发展和稳定出力。这就是我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何超 《法治纵横》2014,(14):12-15
再过两天,被拘留的刘小琴就要释放了.而作为丈夫的老陈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说:“山东省全能神教成员把人打死后,我就特别怕,如果她回来,真的要灭亡我怎么办?”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北方向,紧邻乌尔禾区的兵团第七师137团见到了老陈,他足团场的一名职工,刘小琴是一名全能神邪教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