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黄殿琴 《海内与海外》2010,(1):75-75,74
此刻我想起两句诗:“石头是轻的,两片树叶那么重”。我送给诗人马克的是:“诗集是轻的,几行诗句却那么重。”。 在2004年金秋的北京香山“红叶诗会”上,我便认识了马克。认识马克时,他在年轻的诗人队伍中,已是较活跃的一位诗人。  相似文献   

2.
崖丽娟没想到自己会被称为“诗人崖丽娟”,没想到自己会出版诗集《未竟之旅》,更没想到,诗集《无尽之河》又列入出版计划。读崖丽娟的诗集,她的诗句明澈,饱含真诚,正如诗集序言中赵丽宏老师所说的:“她是一个诗坛新人,却不是稚嫩的习作者。”——我很好奇,她是怎么突然开始写诗?于是有了这一次访谈。  相似文献   

3.
李秀生是位勤奋的作家,他能写诗,又能写小说,在两个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果。《冬末的花朵》是李秀生近年来创作的一部书写人生感悟的诗集,自然也是诗人在现实中人生追求的体现。诗集名为“冬末的花朵”,“冬末”也是“早春”,实际上这也是早春的花朵,说明他的诗具有萌发力,也寓意着诗人情感的感染力和诗的张力。这部诗集里的诗在创作上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4.
这是埋藏在我心底多年的一篇文章,几次动笔又都放下了。我曾自卑地认为,怀念老诗人的文章,怎么也轮不到我写,每当眼前浮现出臧老那亲切的面容,尤其是耳边回响起老诗人几次带着浓重乡音的话语:“我对你抱有不小的希望”时,我便有种无地自容的愧疚。后来自己安慰自己:得到老诗人教诲、恩泽的文学青年不计其数,我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个;我至今没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什么成绩,臧老不会怪我,毕竟不是谁都能成为诗人的。  相似文献   

5.
大约两年前吧,在诗人牛波的婚宴上,一位熟朋友把我介绍给年轻的电影导演田壮壮时,突然冒了一句:“牛汉,身高一米九,是小时候吃蚂蚁吃的。”在座的人无不以惊奇的目光打量我,田壮壮很认真地问我:“真的?”“真的,”我如实招认。“是你第一个吃的?”他久久端详着我,仿佛我是他的一个陌生的“角色”,想从我的黧黑苍老的面容和抑郁的神情,窥探出  相似文献   

6.
福康 《海内与海外》2008,(10):74-75
上海昆剧院将晋京演出全本《牡丹亭》,久已仰慕,届时必往一观。我在不到20岁时,曾发誓通读古代诗人的所有诗集,最后连不是一流诗人的诗集也寻觅来读,汤显祖的《玉茗堂集》也读过。当然,他的诗与他的昆剧还是有差距的。  相似文献   

7.
越南古代女诗人胡春香和她的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春香,是越南古代一位才华出众的女诗人。胡春香的名字,没有一个越南人不知道。胡春香的诗,即使不识字的越南村姑农妇也能吟上几首。胡春香的诗集,在越南不断再版,并且一直成为畅销书从来不被认为是新闻,相反,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1987年,越南仅一个省(河南宁省)一个文化部门出版的《胡春香诗选》,一次印数就达10万册之多。可见,胡春香的诗对越南人民有着多么巨大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16年前一个永生难忘的冬夜,我输掉了我的一切,包括我的友情和爱情。1986年,我在西藏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业创作员,已是西藏很有名气的军旅诗人。我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叫阿京,关系极为密切,属于用刀也劈不开的那种铁哥们儿。阿京是一位军事素质过硬的排长,在最基层的岗位做着将军梦。我和阿京两位意气风发的青年军官,偏偏喜欢上了同一个水晶般透明和晨雾般富有诗意的女孩儿,她叫欣欣,是一家医院的护士。我和阿京的爱情竞争从暗中较劲慢慢转为明里叫板,我不停地给欣欣写充满激情的忧郁的情诗,一首又一首,足够出一本诗集。阿京对…  相似文献   

9.
捍卫尊严     
小时候,极迷普希金的诗,但对于他的死,总是痛心疾首,不能理解。一个大诗人,不应该没有价值地去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不应该与一个无聊的人决斗;他应该活下去、应该继续为他所赞美的世界写诗。我想,他一定还有许多没有写完的诗。长大了,读普希金多了,才明白了诗人: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需要保持尊严的人,他又是一个贵族,他需要高贵;生命固然重要,伟大的诗人的生命更为重要,但是,保持尊严是生命的前提,失去了这个前提,生命也就不再是完整的生命了,那只称之为生存。为了保持住高贵的尊严,普希金明知必死而去死了,这本身就已经是最美的诗了。…  相似文献   

10.
捍卫尊严时候,极迷普希金的诗,但对于他的死,总是痛心疾首,不能理解。一个大诗人,不应该没有价值地去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不应该与一个无聊的人决斗;他应该活下去、应该继续为他所赞美的世界写诗。我想,他一定还有许多没有写完的诗。长大了,读普希金多了,才明白小了诗人: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需要保持尊严的人,他又是一个贵族,他需要高贵;生命固然重要,伟大的诗人的生命更为重要,但是,保持尊严是生命的前提,失去了这个前提,生命也就不再是完整的生命了,那只称之为生存。为了保持住高贵的尊严,普希金明知必死而去死了,这本身就已经是最美…  相似文献   

11.
感谢失恋     
能感知痛苦的人生 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摘自诗集《唇边》 写这诗的女人失恋过。 不错,我有过一次失败的恋爱经历。由于我和他的名气不小,便在不小的范围内很是哗然了一阵。怎么啦?究竟谁抛弃了谁?关切者不乏其人。 如果也像球赛似的有个“发球权”的话,可以说第一回是他,那“飘球”棒极玄极妙极了;而末一回轮到我,却将“球”掂了半天也没能发出去。咬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诗人黄殿琴以其清新隽永的诗歌崭露头角,步入诗坛。她赠与我的薄薄的诗集《多梦季节》,在我的阅读史上留下了很深印迹。她的诗作轻柔,细腻,透明。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她如鱼得水,倾情诠释内心的绵绵情感并辐射着身边的现实和生活;诗中充满源于生活的灵光闪现、对未来的希冀和无尽的幻想。之后,写诗之余,她转向散文体的写作。十余年下来,出版了十几本书,是一位创作精力旺盛的女作家。她永远是一个走在时间前面的女人。她这样说:“我时常为时间、空间、万物、宇宙而感动,它们是智慧的动力;我也时常为体悟到的‘诗歌之重’…  相似文献   

13.
虽然闻名诗集《蕙的风》,且背诵其中名篇已久,但拜识汪静之老人,却是在1981年夏,当时我去沪、杭拜访老作家、诗人,在杭州望江路9号拜访汪老及其夫人绿漪,其子翻译家飞白协助接待。此前,我虽读过他所译俄国、苏联诗集多种,知他在广州军区工作,却是初次相见。汪老满头  相似文献   

14.
顾城的诗直到今天在国内外还拥有众多的“粉丝”,他的诗集也不断再版。 顾城在奥克兰小岛上的故居旧貌依旧,一些遗物尚在。每年都会有游者去登岛凭吊。我读过一篇《环球时报》记者的文章,他很详细的描述了旧居的景物。但我注意到:顾城的旧居并未加以布置,大概还是原来的旧貌。我想,倘若有心人稍加整理,比如陈列他的诗集、诗稿等,会不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都知道马克是诗人,但和马克交往中他很少谈诗,更多的是谈酒。他把自己的情都融进了酒里,他又用酒来浓缩挚诚的情意。在朋友圈儿里,马克为人的坦荡而真诚是公认的,马克的勤奋也是公认的,他虽不谈诗,我却常常看到他发表在各大报刊上的诗章。他新近出版的诗集《往事如云》,是他执著于诗歌的又一个显著例证。  相似文献   

16.
作家华静的散文集《给心找个家》,近日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华静是近年来较有影响的青年散文家和诗人,她的散文富有诗意,蕴含哲思,文笔娓娓,风韵简约。全书分“细说心语”、“芳草地随笔”、“咀嚼岁月”、“在水一方”四辑,共27万余字。这是作者继诗集《有梦在前头》出版后的又一部力作。作者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国门时报》周末版主编。《给心找个家》@蒋燕  相似文献   

17.
A女士的情怀     
这次赴匈牙利,得以见到几年前曾在一个单位共事的A女士(其不愿透露真实姓名),实为“他乡遇故知”了,不能说不算一件难得的幸事。几年前,A女士曾遭到致命的打击,其爱人英年早逝,给她激下一个不足5岁的儿子,孤儿寡母,我曾担心她从此被击垮而一项不振。过去,她委实算得上一个女强人,不仅博览群书,精通诗文,曾有诗集问世.而且作风泼辣,广交文友,在出版社属于“高产编辑”,主编的几部大部头的书籍屡屡获奖。可是,“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呵g她能挺得过来?可是不久,我调到一个新单位任职,A女士也辞职远…  相似文献   

18.
细雨 《新青年》2002,(2):36
我是一个迷恋上网络的男孩,我今年24岁。我网恋了,我爱上了“她”——“阿妹妹”。也许你会笑我,24岁了,还能迷恋上网络上虚幻的东西,可是,当我在网上第一次和“她”交谈的时候,我的心里就荡漾起了一种朦  相似文献   

19.
正瞧着诗友若虹的新诗集《雨水打不散羊群》这名字,一股从书中袅袅飘出的黄土味、野草味、炊烟味,令我顿生羡意。读,立刻读,一直读下去。果然,那一幅幅乡情画,一声声黄土谣,一滴滴心中泪,把一个漂泊游子意识深处积蓄了太久的万千风景,全方位地抖了出来。那风景,或许是一棵小草的晃动,或许是一粒石子的诉说,或许是一只羊、一头驴、一条小狗的憨态,或许是一双茧手、一个孩子、一个沉重蹒跚的身影……大到黄土塬、黄河浪,小到一片叶、一朵花……诗人  相似文献   

20.
2007年5月31日,著名拉美问题专家、博士生导师徐世澄研究员在拉美所作了题为“拉丁美洲的现代文学和艺术”的学术报告,内容概述如下。拉美文化是一种“混合”性质的文化,其内在原因是300多年的殖民统治造成西葡文化、印第安土著文化以及非洲黑人文化三者之间相互交融。这种“混合”使得拉美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也正是现代拉美文化的底蕴。拉美现代文学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现代主义文学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是古巴诗人、革命家何塞.马蒂,他的诗集《伊斯马埃利约》标志着现代主义的诞生。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