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艺术家的一生也许注定是坎坷的。1950年3月4日,中国摄影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沙飞,以一种传奇般的方式走完了他那传奇般的一生,从此无声无息,默默地长眠,听凭岁月冲刷着自己曾经拥有的辉煌。然而真正的业绩是不会被遗忘的。”这是沙飞的老战友石少华先生的原话。笔者借用作引,意在说明沙飞“亡而未故,死而复生”。——真的,沙飞依然“活”着!为摄影来到人间沙飞(1912·5·5-1950.3。4),原名司徒传,又名司徒怀,后更名司徒振华。沙飞,系他从事摄影后的笔名,用他自己的话作注:为了“振兴中华”,“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  相似文献   

2.
<正>摄影战士沙飞用手中的相机,创造了中国革命摄影的多项“第一”:人民军队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中共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的领导者,中共第一份新闻摄影画报的创办者,被誉为“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第一人”。沙飞有幸与鲁迅交往,尊其为精神导师,鲁迅对他摄影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沙飞于1912年5月5日出生于广州,原名司徒传,祖籍广东开平。高小毕业后他考入广东省无线电学校,1926年毕业后,入北伐军当电台报务员,随军转战上海、宁波、济南、北京等地,后又在广西梧州军用电台工作3年。  相似文献   

3.
沙飞被称为“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第一人”。1936年10月8日,在上海,沙飞第一次见到了他十分敬仰的鲁迅,并藉此为中国摄影史留下了一组经典照片,也是鲁迅生前留下的最后一组照片。  相似文献   

4.
<正>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领导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他非常重视文化工作,是当时聚集于晋察冀的文化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摄影家沙飞辗转来到晋察冀后,得到聂荣臻的关怀和厚爱。聂荣臻在政治上对他大胆使用,业务上大力支持,生活上关怀备至,为沙飞在革命摄影上脱颖而出创造了宽松的条件,使之成为“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第一人”。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重要思想,是宏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 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是爱国主义的生动体现 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具有历史内容和政治倾向的。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深刻地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就科学  相似文献   

6.
1986年 11月 22日 ,首都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沙飞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了他的 200幅代表作品。作品展出后,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   沙飞的摄影作品数以千升。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反映抗日战争光辉历程的作品,他的作品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较高的艺术性。他的革命摄影理论和实践,为新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时代的沙飞 ,爱好文学、电影、绘画、木刻,尤其喜爱摄影。 1936年 10月 8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上,他亲耳聆听了鲁迅先生对青年木刻家的教诲。鲁迅先生炯炯有神的目光和微笑的面容 ,以…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他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他强调:“要懂得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深刻阐明了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华民族振兴的意义。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坚持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和造就一代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虽然他在历史上犯有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然而,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大革命中起到过重要的历史作用。毛泽东说陈独秀“是有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创造党,有功劳”,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他作为政治活动家一生为民族振兴,坎坷多舛,颠沛流离,信念不改。其人格风范,值得后人称道。  相似文献   

9.
单宏均 《湘潮》2015,(3):305-307
蔡和森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周恩来同志曾说:"和森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蔡和森同志高尚的革命情操、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在新的历史时期和中  相似文献   

10.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奋斗、曲折、光辉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做的巨大历史贡献,将永远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小平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留下许多珍贵的遗产,其中最宝贵的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5,(12)
<正>胡耀邦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人民军队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他在长达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呕心沥血、奋斗不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历史功勋和优秀品德永载史册、长存民心。胡耀邦同志从少年时代起就立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的最大贡献之一,就在于他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突破重重障碍,重新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加快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揭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使中国大步跨向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窦锦平同志写的论文《穆青“新闻三论”及对中国新闻界的影响》,曾荣获1999年第九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一等奖,这是大中城市党报同仁获得的新闻论文最高奖。这篇论文是怎样写出来的呢?其获奖前后情况又如何?作者在本文中介绍了有关情况,供有志于研究新闻论文写作的同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他确立了以“生产力观”“改革观”“人民观”为核心的唯物史观,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唯物史观体系。 一、邓小平同志的“生产力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首先,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当作他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出发点。他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时,深刻地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  相似文献   

15.
胡乔木是我们党内著名的理论家、大学者和辞章家.他一生写了大量的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文献,人称“中共中央一枝笔”.在他去世不久,新华社于1992年10月3日发出电讯《胡乔木同志生平》,对胡乔木的一生进行了高度评价:“胡乔木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光辉的一生.他一贯努力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博学深思,勤奋笔耕,经过长时期的刻苦磨炼,终于成为才学超群的在党内外享有盛名的学者和辞章家.”“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的思想宣传事业,奉献给了党的重要文献的起草和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16.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对我们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是无法估量的损失。我们缅怀邓小平同志的光辉业绩,追思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的遗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23日,是已故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政协广东省第四、第五届副主席、原广东省交通厅厅长曾天节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曾天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一生是“不懈追随党的事业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生”,他曾为广东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纪环 《党史纵横》2001,(11):17-18
罗荣桓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我军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正如毛主席所评价的那样,"数十年如一日,忠于党的事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一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胡耀邦同志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他先后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推动科技、教育、文艺、新闻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如今,胡耀邦同志主持制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历史已有近20年了。  相似文献   

20.
杨松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理论家、宣传家,是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联军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虽然他的一生只度过了暂短的35个春秋,但是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特别是对东北抗日战争的贡献,永远为人民所称颂。在他去世后,毛泽东在送给他的挽联上写道:“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