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融资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投融资渠道狭窄、不畅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文化产业更高效地发展。因此,应通过发挥政府资金对文化产业的引导、扶持作用,放宽、鼓励、支持民间和境外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银行信贷支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股的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等措施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兴越  马英霞 《前沿》2013,(1):111-113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已被提到了战略高度,如何真正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要靠很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应重视文化艺术管理的作用。我国在营利性文化产业的生产中从观念到实践都没有重视这一生产力要素的作用,文化艺术企业管理者的任用没有走职业经理人市场的道路,管理者任用不规范,导致文化艺术企业难出精、优品牌,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难以做大做强。新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突破传统的做法,消解转轨遗留下来的领导人员安排的问题,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变粗放型生产经营为集约型模式,通过高端管理人才运用专业、规范的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荆楚文化是具有鲜明精神特质的区域文化。只有发掘和依托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战略,理清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构建内含荆楚文化精神特质的湖北现代文化产业,以荆楚文化精神打造湖北文化产业的特色和品牌,才能做大做强湖北文化产业,加速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是县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出路。山东省广大县市近年来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大多数县都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产业。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山东县域文化产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提高特色文化产业的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综合国力,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决策。新形势,新阶段,如何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繁荣城乡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刘香汉 《湖湘论坛》2005,18(3):34-35,62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近年来,株洲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初步形成了多成分、多形式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株洲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株洲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7.
王立人 《群众》2009,(4):48-49,53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是推进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杠杆。近年来,无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利用列人全国和江苏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的契机,大力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实践,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使城市的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得到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周先来 《政策》2008,(10):47-48
安陆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唐代诗人李白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极具开发价值。随着武汉城市圈文化产业的加速融合,深度保护开发利用李白文化资源,做大李白文化产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安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才能为实现民族文化强区打下坚实基础。为全面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摸清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课题组成员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了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玉山 《人民论坛》2013,(2):230-231
要做大做强河南的文化产业,就必须深入发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地域文化资源与区域文化产业的相互关系,通过选择适当的文化产业类型,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特点,使河南的区域文化产业得到发展。如何对文化产业类型进行选择,在选择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就业与保障》2013,(1):F0002-F0002
1月15日,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到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调研时强调,要充分发挥优势,做强做大主业,拓展多元经营,为推动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何勇军  傅利平 《求索》2013,(10):5-8
文化产业集聚化发展是将文化产业做强做大的有力途径。在对文化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系统动力学理论引入文化产业集聚问题,树建了包含环境要素因子、人力资源因子以及政府支持因子的复杂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规律,此模型适用于对文化产业集聚的量化分析和仿真模拟。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1,(10):90-91
谷曼在《长自学刊》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文化产业既可以增强国家的硬实力,又能够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给予了高度关注,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在文化产业繁荣的背后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认真对待、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是做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11,(11):15-18
"无形之手",舞动文化彩练--文化产业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辟新途径 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图书音像产品琳琅满目,文艺演出活动丰富多彩,影视精品层出不穷……精彩纷呈的文化产品生动地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进入市场,文化产业规模越做越大,以“中国元素”为底蕴的我国文化产业不仅塑造了强大的中国国家文化形象,为推动中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增添动力,更在风雨中茁壮成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我国文化经济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了新途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占有详尽资料的基础上,从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用全新的视角,分析了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了近年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指出了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四川应用独特的巴蜀文化作统率,以创意产业为龙头,以“三大领域”为重点,以“四大模式”为途径,加快四川文化资源的整合,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集团,实现四川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但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扩大,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现象也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由此而来的文化产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问题也随之成为高等院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整合我省现有教育资源,组建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培养发展文化产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员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的人才储备,是我省实施人才兴文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赵进杰  高玉敏 《人民论坛》2012,(11):126-127
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如何将太极拳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做好太极拳文化的整理、挖掘、开发和弘扬工作,使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发展出成果、见效益、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08,(10):13-14
加快发展海南文化产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和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海南省情、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成长最快、后劲最足、来势最好的新兴产业之一。抢抓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整理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不仅是做大做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