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历史洪流,使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作用日益增大。在这种条件下,“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滋生并蔓延起来。它象病菌一样腐蚀人们的灵魂,诱发和助长以权经商、滥发奖金倒买倒卖等不正之风,危害社会主义的健康肌体。因此,深入分析“一切向钱看”思想的由来和本质以及为它辩解的所谓“根据”,对于提高人们抵制这种错误思想的自觉性,保证商品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前进,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浅析“一切向钱看”蔺亚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一重大变革必然对上层建筑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使我国社会从经济到政治,从物质生产到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使经济生活中的难题和矛盾,思想观念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工交企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加强。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各级党组织认真研究新情况,也摸索出了一些新的经验。在广大职工中,特别是青年职工中,奋发向上的正气有所发扬。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思想的影响,还在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队伍,其中表现突出的是“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4.
"向钱看"的极端就是拜金主义,"向前看"的极端是固步自封,一个不好的认识泛滥成灾,那就是从"向前看"转向了"向钱看"。不正之风、腐败现象、违法犯罪案件,无不与错误的金钱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剖析人们的心理,正确对待以金钱观为主的物质观,树立核心价值观作用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工作向高的比,生活向低的比”这一口号,曾在我国广为流传。近一个时期,有人对“生活向低的比”提出非议,认为“生活向低的比”是“比穷”,对此,我不以为然。同任何事物一样,这句口号也有它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它是针对我国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比较艰苦的实际提出来的。而且,不是作为对所有人的要求,而是把它当成值得提倡的情操。号召人们“工作向高的比”,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努力工作,多为社会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现场短新闻评奖在大邱庄举行,当天禹作敏来看大家。他介绍了大邱庄的一些情况后说,以前有人批他,说:“抬头向前看,低头向钱看”口号不对,怎么能向钱看呢?他反驳说:你没有钱能办事吗!现在大家都讲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什么,记白了还不是钱?农民理解问题就那么简单,讲求经济效益就是向钱看。禹作敏还讲了个故事:有一次,有个领导干部到大邱庄。禹作敏问:“你这局长一月拿多少钱?”“二百多吧。”“想多拿点“吗?”“不想。”“你说这不是神经病吗?通过正当渠道多收入一  相似文献   

7.
口号是一种好懂易记、鼓舞人心的宣传好形式。我国是一个“口号大国”。从陈胜、吴广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一直到现在“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口号,确实在不同历史时期起到了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的作用。 但是,现在有的口号提得越来越离谱、不切实际了。特别是有的地方政府和行业提的口号,其荒唐程度不亚于“大跃进”年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那样的口号。例如,有的地方政府提出“超常发展,提前实现小康”,有的行业提出“打破常规,赶超世界一流企业”等口号,就经不起推敲。试问:什么是“超常发展”、“打破常规”?它的内涵是什么?无人作出具体、准确的解释,但给基层带来的害处却很大,甚至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8.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共召开了五次党代会,毫无例外,都把建设国际化城市作为奋斗目标。纵观深圳的发展历程,提出过许多战略性和策略性口号,却没有一个战略口号像“国际化城市”,持续至今、反复提及、深入人心。“国际化城市”理念已深入深圳的各个方面,成为深圳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  相似文献   

9.
“行动农业”尚待持之以恒文大会拜读《望》周刊今年第15期“时事杂谈”栏文章《“口号农业”可以休矣》,深有同感,良多共识。但同感与共识,尚不足令人放。C。甚至,隐隐还有几丝担心:“口号农业”的确“可以休矣”,但“口号农业”“休矣”之后,并非必然是“行动...  相似文献   

10.
前几年,有些人大肆宣扬利己主义和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认为这是强化商品意汉、发展商品经济、实行“观念转化”之必需,不树立这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不可能改变我国的经济僵化状态,不能准动经济的迅速发展。今天,利己主义和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受到了抵制,不再被当做“新观念”加以赞扬了。但是有些同志仍然把发展商品经济与宣传共产书义道德看成是“二律背反”、互不相容的对立物;认为我国既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那就不应该宣传共产主义道德。商品交换总是以利己为目的,而共产主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国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冲击诺贝尔奖!”两院院士、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们,就此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最能牵动人们中枢神经的有两项大奖:奥林匹克奖和诺贝尔奖。但有意思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公众对“奥奖”与“诺奖”的态...  相似文献   

12.
热衷于提“新口号”,出“新主意”,因其脱离实际,且过多过滥,结果必然是“落实难”。我们提倡创新,但创新绝不等于口号新,绝不等于天天要有新精神、新主意。  相似文献   

1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据说是顾炎武提出来的。这是一个爱国主义的口号。几百年来,在我们民族面临危难之际,这个口号对于动员人民群众起来救亡图存,曾起过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仍未失去其积极的意义,为广大爱国群众所认同。 其实,这个口号是颇值得思考的。 先说“亡”。先有桀、纣、秦二世,后有隋炀帝、李后主,乃至再后的明崇祯、清宣统,他们都“亡”了国,哪一次能怨老百姓!“匹夫”有什么“责”?(除了把这些家伙本人叫作“匹夫”。可这又与“匹夫”一词的涵义不合——“匹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襄樊市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中,针对群众精神生活较贫乏和部分干部玩风盛、学风差的实际,以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为载体,以实现“变酒柜为书柜,变牌桌为书桌,变玩风为学风”的“三变”为标志,促进社会风气好转,全面提高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开创了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喊响“三变”口号,把声势造出来。为使群众性读书活动在短时间内开展起来,去年年初,市委宣传部制定了《关于开展襄樊市群众性读书活动的方案》,响亮地提出了“变酒柜为书柜,变牌桌为书桌,变玩风为学风”的口号。市委统一召集企事业、街道、群众团体等各…  相似文献   

15.
“西体中用”是被资产阶级自由化当作“思想库”的李泽厚先生提出并着力论证和宣扬的一个口号。什么是“西体”?李泽厚对此多次作过明确的界定。所谓“体”,是指社会本体,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其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李泽厚说的“西体”,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为了掩饰,李泽厚说,“西体”中“当然包括马克思主义”。但是,他申明:“也不只是马克思主义,还有好些别的思想、理论、学说、学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近两年,一些家电生产厂家为推销产品,提出于“终身保修”的口号。这种对消费者负责的精神可佳,但笔者认为此口号不宜提倡。一是扬劣抑优:承担“保修”责任的企业须生产大量的零配件以供急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之声不绝于耳。的确,思想大解放,带来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思想不解放,就谈不上改革发展。但是,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有的领导把“解放思想”当成口头禅,随大流,跟着喊;有的把“解放思想”看成一种口号或政治表态,认为不提这个口号或不表这个态,就是保守、落后;有的也讲“解放思想”,其实只是照抄照搬上级文件,根本没有什么解放了的“思想”。如此等等,只要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同志本来就没有“思想”——上级怎么说,他就忘么讲,文件上怎么写,他…  相似文献   

18.
李筱桐  李筱薇 《团结》2008,(2):37-39
今年是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现就我们所知道的父亲李济深在“五一口号”发表后为早日实现“联合建国”的主张及所作贡献加以回顾。 潘汉年给李济深、沈钧儒送来了毛泽东的亲笔信 1948年5月1日,中共中央“五一口号”通过新华社对外发布,新华社广播电台也进行了广播;5月1日《晋察冀日报》第一版头条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9.
陈智伦 《民主》2008,(9):14-16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举世瞩目的“五一口号”,今年是“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五一口号”秉承了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政治主张,提出了建立新中国政治体制的构想,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历程,指明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五一口号”的发布,  相似文献   

20.
日前,有机会到苏北某一偏僻小村进行社会调查。刚进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写在墙面上那林林总总的标语口号:“要脱贫,先养禽”、“要致富,先栽树”、“经济迈大步,集资先修路”、“粮食创高产,先扩水稻田”。正当我驻足凝视那条“要想达小康,先把电话装”的标语口号时,一位老农一本正经地向我投来一句话:“这叫我们到底‘先’干啥?” 凡事这应“首先”、那须“第一”,这要“大干快上”、那是“当务之急”,不仅使群众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而且还加重了百姓的经济负担。到头来,只能是事与愿违,欲速不达。 标语口号,作为置身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