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峰 《工会论坛》2014,(6):116-118
在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和行为准则都发生了诸多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文学作品对知识分子形象人格心理特征的表现也呈现出了不同特质。作家们通过对其核心人格和基本人格心理特征的分析,描写出一批受社会转型大潮裹挟和改造的知识分子的鲜明形象,进而向人们提出了理想、人格、价值选择的诸多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代,都对人的自身发展有其独特的理想目标设计。这一理想目标设计,构成了一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的理想人格。之所以说是特定的,是因为任何一种理想人格模式都要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没有能够超越一切社会历史形态的理想人格,换而言之,永恒的理想人格模式是不存在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其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灿烂的文化。在这些文化成果的表象背后,包涵着古代中国人对自身存在的独特的理解,对自身发展的独特的理想。古代中国人对自身存在的独特的理解,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的内容;古代中国人对自身发展的独特的理想,形成了中国古代理想人格学说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哲学史的背景看,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理想人格观都属于平民化理想人格的范围.毛泽东提出了共产主义实践型的理想人格观,邓小平则以"四有"为核心对理想人格作了当代的新界定.共同的"平民化"致思趋向,理论产生的巨大感召力和社会影响,以及对社会价值系统的有效改进,这些构成了他们的理论的诸多相同相通之处,但是,由于社会背景、理论来源以及个人风格等的差异,也使得他们的理论具有一些相异之处,并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的支持,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社会中道德上的号召力和人格上的感化力都比其他阶层具有较大优势,乡村知识分子对于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国家的基层政权由士绅阶层掌握,士绅阶层在长达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是乡村的实际管理者,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后国家政权深入乡村,士绅阶层退出基层管理,演变成了乡村知识分子群体.随着近年来基层民主化的不断推进,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村社会治安中的重要影响力量.因此研究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社会治安维护方面发挥的作用很有必要,提高乡村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度和经济地位,保证其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我国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一个民族来说,其人格理想的形成是一个初步萌生、逐步演变、基本定形并进一步发展的无限的动态的进化过程。传统中国社会的人格理想定形于春秋战国之际,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中国文化经历了原始文化和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已有了完备的统治结构和典章制度,为人格理想的定形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价值意识造就了中国知识分子热爱祖国、奉献人民、任劳任怨的高尚人格,铸成了他们重义轻利、崇尚气节、鄙视贪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但随着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社会时空的到来,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自我价值意识有所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的经济,个体具有强烈  相似文献   

7.
西方人格理论关注个体;中国儒释道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仙佛,是社会理想与集体价值的体现;马克思追求的理想人格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强调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借鉴这些理想人格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在当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培育过程申,理想人格的价值取向应体现真善美的统一,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应注重自愿与自觉、自律与他律、德育与才育和重义与趋利等四个方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公共知识分子指那些已经并且正在思想界、科学界、社会学界和文艺学界取得一定声誉并利用这种声誉从某种世界观或某些道德伦理的角度出发有效参与社会事务监管的公共性人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当下中国语境中的公共知识分子虽然多少带有“逆介入性”和“去公共性”的苦涩意味,但它仍不失为一个具有现代蕴涵的现实课题。就其重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而言,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既生逢其时又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警察职业人格是警察职业群体区别于其它职业群体的重要特征.江西省司晋督警衔晋升班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班民警的总体人格类型属A1型,他们(主要是男性民警)离警察的职业理想型人格尚有一定的距离.在不同岗位和部门工作的警察中,其职业人格类型并无实质性区别.年龄对警察职业人格的形成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治文化这一政治学概念框架下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分析、研究 ,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价值的视角 ,发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权威主义和等级制 ,道德和人格主义 ,均平、中庸观念和明哲保身意识的特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一个与地域型、依附型、封闭型和目的型政治文化相对应的政治传承系统 ,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社会和政治运行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城乡二元的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也在工作地点、生活环境和文化志趣的意义上,被划分为城市知识分子和乡村知识分子,这种区分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文化变迁中形成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文化的先进性与兼容性、知识的实用性与多向性、道德的示范性与开放性、人格的独立性与复合性相结合的新特点。乡村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推动经济进步的支柱、加速政治民主的灵魂、发展文化事业的基石、促进乡村和谐的中坚。乡村知识分子也存在知识视野的局限性、乡村情感的矛盾性、社会声望的迁变性和经济条件的脆弱性问题。发挥乡村知识分子作用需要增强使命意识、提高科学知识水平、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激励政策环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认真思考乡村知识分子的基本理论认识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深入研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实并不是后世儒者所称道的“圣人”、“仁人”、“士”而是“君子”。本文对孔子的理想人格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指出了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君子人格的品质特征,认为孔子所设计的君子人格是集“知”、“仁”、“礼”、“勇”为一体的道德伦理人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经济和制度层面的保障,还需要道德伦理层面的考量,因此,作为道德伦理人格的君子人格就对我们针砭时弊,提升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追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德性之维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塑造青少年理想的道德人格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塑造理想道德人格的途径和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其中社会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是青少年理想人格塑造的两大基本途径。社会在塑造理想人格中的责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治理、整顿、改革、完善过程中,构筑保护正当、优秀、先进的道德人格的钢铁长城。而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当通过确立健全的课程内容体系、运用真正道德的德育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人格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刘备是仁的化身 ,诸葛亮是贤臣的楷模 ,关羽“义”字当先。他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因此其人格也各不相同 ,但他们的人格又有很大的统一性和内在联系。这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传统理想人格重道德的基本精神和合理的道德规定 ,仍是中国现代人的理想人格所应发扬光大的宝贵成分。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包含了孔子博大精深的理想人格理论。孔子所设计的“内圣外王”型的入世型人格形象,包含了对“仁、义、礼、智、信”的全面追求,他所提出的“学”、“思”结合的理想人格实现途径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如果从现代的角度去审视孔子的理想人格理论,不难发现其在包含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有着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理应承载民族的良心和理想,理应取义忘利,但部分知识分子功利主义的倾向,显然与这一理想人格背道而驰。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子群体不以言利为耻、关注物质生活的改善无可厚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已然将知识甚至理想视为市场中可以兜售的商品,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以博取升官晋级发财的机会;有的借助自身的学术领导地位垄断学术资源,巧取豪夺,大获其利。这群人名义上关注的是公共事务,但落脚点无一不停留在对自身利益得失的考量上,俨然一副学官商合一的样子,不仅与西方视野中的知识分子概念有本质区别,也与中国古代“士”的精神差之千里。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也是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在中国的传播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够被国人所接受。马克思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构想与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理想模式相贯通;强调的"阶级斗争"与中国勇于斗争的民族传统相契合;提出的唯物史观与中国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的实用理性相一致。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接受。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精英文化在经过了一段极度低迷时期后,一些不甘于此的人文知识分子精英,开始了世纪之交的精英文化的拯救行动,从人文知识分子觉醒和蜕变,经人文精神的挽救,到重建中国知识分子公共性,这条连接两个世纪的中国精英文化自我救赎之流持续不断且绵延至今,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的重要文化景观之一。可以预见。随着精英文化自我拯救的深化,其振兴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9.
政治人格的形成是政治社会化的结果。政治人格的冲突源于转型社会中政治文化的多重性及其冲突,理想政治人格的建构是解决冲突的前提之一。而理想政治人格的建构在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功能整合,这一点在中国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尤显必要。  相似文献   

20.
塑造青少年理想的道德人格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塑造理想道德人格的途径和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其中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当通过确立德育课程的精神要求、运用真正道德的德育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