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就主观精神层面上说是一种情感。每一个人都愿意追求这种主观幸福情感.这是一种“无需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对于即将迈入社会的学生.“幸福”更是他们期盼和渴望追求的目标。作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幸福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感受.“幸福指数”即衡量这种感受的主观指标.涉及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成就感、安全感、精神生活等渚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2012年联合国做出决议.将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决议指出追求幸福是人生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是全世界人类生活的普遍目标和期望。  相似文献   

4.
工资涨了、股市回暖了、女儿考上重点了……但房价还在涨、“三高”又加重了……喜事儿、破事儿都是一箩筐。在当下,有多少人感到幸福?据最新“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显示,在8万余份有效问卷中,44.7%的人感到生活幸福及很幸福,而感到自己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达到11.1%。  相似文献   

5.
唐钧 《学习月刊》2012,(21):30-31
山西一位务工人员面对“新闻联播”里的央视记者采访.先是推脱了一番:“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但记者没有放弃,继续追问:“您幸福吗?”接下来的精彩镜头是:这位务工人员用眼神上下打量了一番提问的记者.然后答道:“我姓曾。”这位务工人员的回答.在网上立刻被奉为“神一样的回复”。于是.这段神奇的对话连同“你幸福吗”的提问顿时风靡神州。尤其是后者,似乎有替代“您好”以及“吃饭了吗”等更为中国式的客套而成为专用问候语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12):32-33
中国的家庭幸福吗?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和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发起“关注家庭建设,促进家庭幸福——‘国际家庭日’中国行动”,通过在全国抽取16个城市进行问卷调查,发布报告《人民幸福“中国梦”——中国家庭幸福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显示,36.3%的受访家庭表示非常幸福,47.5%表示比较幸福,选择一般的占到14.7%,比较不幸福的有1.1%,还有0.4%表示非常不幸福。  相似文献   

7.
车奴、房奴、孩奴……“奴字辈”新词之后,隐藏幸福观的考题。没有人会以“奴”自许,选择私家车,选择商品房,选择生儿育女,是希望从中获得幸福,而非被奴役的不幸福。然而,事实却是,很多时候.我们反而为自己的选择所“奴役”。车奴养车、房奴养房、孩奴养娃……敲打键盘计算数字,其中的不幸福,来自“心为物役”.  相似文献   

8.
李伟 《学习月刊》2013,(19):51-51,5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提出.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又一伟大构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陈如  匡强 《唯实》2013,(3):62-65
民生是幸福的前提和条件,幸福是民生的目标和方向。幸福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生活、境遇称心如意”,由此看来,幸福既是和“心”、“意”有关的人们的主观感受,也是人们对“生活”、“境遇”的一种要求。从本质上看,幸福就是人们基于某种价值观和偏好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出的感受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孙绍阳 《奋斗》2012,(9):12-12
“三创”活动开展以来.友谊县紧紧围绕双鸭山市“五区一城”建设任务.以及“实力宜居、魅力幸福、开放文明、和睦和谐”新友谊建设目标,全面激发全县上下创业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和创优的志气。先后荣获了中国绿色名县、全省“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创建先进县、全省和谐可持续发展典型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詹国枢 《奋斗》2006,(10):56-56
上海有家杂志.对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杭州六城市居民作调查后,推出了一个“居民幸福指数”。六城市中,收入最高的上海,幸福指数排在倒数第二。收入最低的成都,幸福指数却较高.位居六城市亚军。收入居中的杭州,幸福指数最高,在六城市中夺得第一。  相似文献   

12.
姚胜安  吴静潮 《求贤》2011,(6):45-46
企业管理者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一方面必须严格符合逻辑.排除人们情感对组织的干扰:另一方面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靠“薪”更要靠“心”.去调动员工积极性。运用管理心理学这一“治企之道”.深入摸清员工心理规律.引领员工走出心理困境,让员工高兴地工作、幸福地劳动,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去主动舍得.甘愿作出奉献。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11,(4):62-63
兔年春天,幸福成为最热的词汇:“幸福北京”、“幸福广东”、“幸福重庆”……两会纷纷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列为“十二五”的主要目标。阳春三月,“幸福”接力棒传递到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带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的新期待,带着对“幸福中国”的新谋划汇聚北京,为下一个五年绘制蓝图。您眼中的“幸福中国”什么样子?如何实现?您怎样理解“GDP减速,幸福提速”?  相似文献   

14.
幸福社区面积不大.却有常住、暂住人口5千多人。近年来.社区党委着眼于创新社区社会管理.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大力实施以“一套组织体系、三大工作机制、五项惠民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党建“135”工程.以搭建文化舞台、便民舞台、共建舞台和关爱舞台等四个舞台为载体.  相似文献   

15.
去年春天.湖北省图书馆长江报告厅举办讲座,请杨叔子院士讲《重读〈论语〉》。我慕名前去听讲。这位年届八旬的老人一站两个多小时.侃侃而谈.深入浅出,妙语连篇,赢得掌声不断。即将结束时.针对当时全国“什么是幸福”的话题,他讲了自己的见解:“自问什么是幸福?我还是一个准80后,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建设幸福的世纪。自从温家宝总理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之后.幸福成为热门话题。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温饱问题解决后.如何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当前我国政府的工作目标.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用之义。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来引导我们追求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华荣 《学习月刊》2010,(11):52-53
范伟首部离开赵本山“单干”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紧接着“本山大哥”的《乡村爱情故事》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了。该剧中,范伟通过一个知足常乐、宽厚仁爱、智慧幽默的小人物“傅老大”诠释了一种值得每个人思索的幸福观.这种幸福观逼迫当代人结合自身实际,  相似文献   

18.
拒绝有方     
孙玉祥 《求贤》2008,(11):25-25
有三个研究生拿着毕业论文去找教授签名放行.教授觉得他们论文水平不够.决定拒绝签名让他们顺利毕业。他问第一个学生:“你会不会觉得我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当然会啊!”急于得到导师签名的学生满口应承。“你会不会觉得,跟我做研究是一种幸福?”“当然幸福啊!”学生又表态。“那你怎么舍得毕业呢?再读一年吧!”教授顺理成章道。到第二个学生,教授说:“你这篇论文写得真好!”“这都是老师指导有方。”学生毕恭毕敬。“你这篇论文几乎把所有我会的东西都写进去了。”  相似文献   

19.
《学习月刊》2014,(4):77-77
孝感市城乡社区建设以推进城乡三‘类新社区建设为引领.以完善.二个“1+x”服务管理体系为支撑.以打造“文明、和凿、美丽、幸福”新型社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形成了强劲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荣开明 《学习月刊》2013,(19):21-23
一、“炎黄文化”为“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奠定基础 习近平今年3月17日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从“中国梦”的这一丰富内涵和形成基因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梦”和炎黄文化的关联是十分密切的。炎黄文化是“中国梦”的兴国之魂、强国之基.为“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