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败问题严重破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对社会文化造成迁延性侵蚀.,并且严重危及社会的政治安全。增强反腐败软实力是对国际反腐败经验的有益借鉴,因此,要构建以贪污腐败为耻的文化风气,并培育廉政之根。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反腐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反腐败方面具有规定内容广泛、强调国际协作等特点,我国作为《公约》的缔约国,应根据《公约》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反腐败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将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与国际反腐败工作衔接,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3.
卞永鸣 《先锋队》2010,(12):56-57
贪污腐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为此采取了各种反腐败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一些主要国家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可以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佟勇为 《党课》2007,(8):78-81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腐败分子也在不断变换手法,绞尽脑汁逃避法网的制裁。在这场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中央纪委于今年5月30日印发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详细列出了“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等8项严格的禁止性规定,是新形势下反腐败的一颗重磅炸弹。应该说,只要我们认真落实,腐败分子几乎没有什么空子可钻了。只要我们将各项反腐败制度逐步完善,腐败分子受到人民惩处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整个反腐败斗争部署的一部分,我国也开展了一定的治理商业贿赂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迄今为止的部署和对策,还不能确保成功治理商业贿赂。应当说,在反商业贿赂方面,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很多。既有国际层面的,也有国家层面的。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而美国的《海外反腐败法》则是治理商业贿赂最严厉的法律之一,我国已经签署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也有相关规定。我们试以相关法律为借鉴对象,探究我国当前治理商业贿赂中存在的问题。商业贿赂的定义和范围之差异目前,我国反商业贿赂法律…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1,(13):20-21
法制史 第一个反腐败文件 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反对贪污腐败的文件。文件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签署发表。通告里有这样的话:“贪污腐败不仅丧失革命者的道德,且亦为普遍社会道德所不容。”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0,(11):80-80
反贪污、反腐败,各国都有自己的高招。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就有一个“反腐”高招——“钓鱼”。在美国,负责侦查贪污腐败案件的主要是联邦调查局。该局把这项工作列为仅次于反恐、反间谍、反网络犯罪之后的第四项任务。在美国人看来,查处腐败案,采取一切可能的调查手段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8,(7):122-122
当地时间1999年3月24日傍晚,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空中打击,这是一场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严重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入侵行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将空袭南联盟作为高新兵器的试验场,使用了大量国际社会所禁用的武器,其中有三种炸弹被定义为“违法三弹”: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17):78-79
法制史 第一个反腐败文件 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反对贪污腐败的文件。文件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  相似文献   

10.
张和利 《党课》2010,(11):74-76
在反腐败过程中有一个怪现象,就是许多贪污腐败案件并非由纪检部门或其他反腐败部门查出来的,而是意外“露馅”的。有人做过—个统计:有60%-70%的贪官是根据群众举报查处的,而群众之所以能够发现贪官的蛛丝马迹,不少竟然是贪官自我曝光的,如二奶反目、小偷被抓、奸商败露等都成了导致贪官“露馅”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7):79-80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对反腐败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精力与心血。他对谢步升案、左祥云案、瑞金贪污腐败窝案、黄克功案及肖玉壁案五件腐败大案的亲自过问与关注,彰显了我党惩治腐败、执政为民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9,(7):77-77
12月9日是国际反腐败日。每年的这一天,联合国都会呼吁世界各国举行相关宣传活动,倡导“帮助消除腐败是每个人应尽职责”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07,(1):6-7
2006年,是中国反腐败斗争重拳出击、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廉政瞭望》杂志礼在广泛征求读者、专家意几尢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遴选、斟酌,评选出了2006年中国10大反腐败新闻。  相似文献   

14.
自1986年以来,越南的革新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越南人民也享受了革新成果。但是,贪污腐败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被称为“国难”,至今没有很好解决,给越南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越南共产党近年来正采取一系列反腐措施以缓解民众的不满情绪,确保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实践结果证明了越南的反腐败基本上是成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反腐败问题提升至“重大政治任务”的高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反腐败的坚强决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从越共反腐败斗争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林喆 《廉政瞭望》2011,(3):44-45
现代社会反腐败的基本模式是以法促廉。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有一部反腐败法典。 目前就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来看,大都具有一部或多部防止公职人员贪污受贿的法典,如美国、新加坡、印度等。不少国家除了在本国的刑法典中专门设有贿赂罪、贪污罪及禁止公务人员参与某些经济活动的规定外,还特别颁布了针对性较强的法典.如英国、日本、法国等。  相似文献   

16.
清明 《先锋队》2011,(6):56-56
关于腐败,西方普遍认同的定义出自美国反腐败专家海登海默,即腐败就是运用公共卡义力来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海登海默有一个经典的“三色腐败”理论,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一直将反腐败列为工作重点,在通过《反腐败法》后,又推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试图根治阻挠俄罗斯发展的“顽疾”。近日,他签署总统令,宣布在国家机关内部增设一个部门,负责审查国家公务人员及有意担任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俄罗斯《新消息报》认为,新的总统令消除了《反腐败法》通过后产生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1,(7):20-21
法制史第一个反腐败文件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反对贪污腐败的文件。文件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签署发表。通告里有这样的话:"贪污腐败不仅丧失革命者的道德,且亦为普遍社会道德所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杨帆认为,反腐败的成本太高,必然影响效果。中国是一个法律尚不完善的国家,因此没有必要在反腐败问题上拘泥于“原告举证”等一般法律程序。为制止腐败蔓延,国家应该采取某些“有罪推定”方式。比如,超过本人收入过多的财产,应该由本人举证说明来源,若举不出证据,就应该视为非法所得,给予处罚和没收。举证成本太高,将举证责任强加到那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人身上,是合适的。“有罪推定”方式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反腐败成本,而且可以减少打击面,对于假名巨额存款予以没收,对于贪污腐败分子采取革职留用政策,完全…  相似文献   

20.
张光政 《新湘评论》2010,(18):13-13
早在2003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腐败与恐怖主义、气候变暖、金融危机等一样,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全球性威胁"。腐败缘自贪欲,其本质是为了满足贪欲而公权私用。反腐败,就是要让公权的运用放到阳光下面,实行权力运行透明化。本刊特推出一些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最新动态,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