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丹 《法制与社会》2012,(14):218-219
卢梭是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1762年,卢梭写成《社会契约论》一书,提出人生来自由且平等,人民有权根据合意订立社会契约,建立民主共和国,描绘了一幅“理想国家”的蓝图.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在世界思想史上有着卓越影响力,为我们研究人权、国家起源和政权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社会契约”、“主权在民”、“选举和直接民主”深入分析卢梭“理想国”的逻辑推导过程,并对本书在今天的地位和价值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呈现两种彼此对立的形象:自由主义者和极权主义者,在本文看来,有着很深的认知方法上的根源.卢梭视公意为纯粹客观正确的神学范畴,乃整个政治体的合法性所在,相反,众意虽也是所有人的合意,卢梭却将其同个体的主观性未加区别,以至于公意与个别意志之间无法沟通,卢梭的社会契约实为一个没有“社会”的社会契约.事实上,众意不同于个别意志,属于相对客观正确的范畴,而非主观性事物,众意对于政治秩序构建的意义,可通过“主权:政府:公民社会:公民”的连比例给予更精确的表达.回顾我国,隐含在卢梭形象中的断裂亦可见于我国的“民意观”之中.借助此前的分析,我国沿袭至今的“民意观”可以获得更好的理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3.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辨证统一的:公共利益由个人利益组成,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个人利益反映和体现着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具有重合性,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融合的背景下,两种利益应是相同的;社会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更是与公共利益所指相同,不过是不同法律文本中的不同措辞,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倾向。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日益尖锐,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共利益的概念模糊和政府的自利性,导致了政府无法准确地把握公共利益。本文试从强制拆迁这一现实问题出发,从合理界定公共利益和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的平衡来论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5.
王姝蕾 《政府法制》2005,(13):46-47
公共利益内涵的历史渊源对“公共利益”内涵的解析,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代亚里斯多德的哲学理论中,他将每一个行动和追求,看作是为了达到某种“善”,“善”即事物的目的所在。国家的根本宗旨是谋求“善”,即为全体人民谋求最大的幸福,这与“公共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普遍的正义的体现。随着近代西方宪政理论的发展,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公意(GeneralWill),即公共幸福。个别利益的对立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而个别利益的一致才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卢梭所说的“公意”具有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6.
契约程序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契约程序是契约行为的形式、外壳,契约过程中时间、空间、物质手段的组合。契约程序的目标是平等、自由、安全、便捷、效益,契约程序目标实现的途径是意志介入。契约属私法范畴,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时,国家便以契约利益主体的身份出现,允许国家意志对契约程序的介入。  相似文献   

7.
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了"私人恶德即公共利益"的思想,他通过寓言得出结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普遍幸福,只有顺应人的利己本性才能得到实现.因此,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必须充分认识和评价个人利益的积极作用.就公私两种行为而言,制度是针对人的利己主义行为的,尊重个人利益是衡量制度设计是否科学的关键.制度的主要功能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解决"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即如何能够使人人像关心个人利益一样关心公共利益,这就是私利公益问题.制度设计的目标是实现私利公益,而只有建立在尊重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制度设计才能实现社会公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论法律与社会利益——对市场经济中公平问题的另一种思考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本文认为传统理论对于“社会利益”的理解存在偏差,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社会条件。作者论证了社会利益是一种独立、具体的利益,分析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及其权利)和国家利益(及其权力)的关系,指出: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可以互相转化但不能相互取代;从利益关系结构上分析,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不能形成对应关系,社会利益不等于国家利益;从权利关系结构中来看,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相对应;强调社会利益不等于加强国家权力干预。鉴于市场行为存在破坏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公平的负面效应,鉴于权力过份干预的弊端,有必要强调国家权力应当基于社会利益,保障社会利益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新型公平观念。  相似文献   

9.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发表于1762年的著名著作《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政治法律思想较全面的概括。书中,卢梭的人民主权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人民政治自主即人民自我立法的理念上。然而,卢梭的整体主义的主权概念由于排斥个人自由和忽略私人自主领域。因此,卢梭从社会契约到人民主权的国家政治理论论述,即有发展又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10.
霍布斯、洛克、卢梭之社会契约理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逸舟 《河北法学》2011,29(11):184-185
霍布斯、洛克、卢梭是社会契约理论最重要的论述者。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建立在霍布斯、洛克奠定的理论基础上,但又有创新之处。从社会契约理论中的授权范围、订约过程和与主权者的关系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他们观点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我们加深对社会契约理论的了解是很有益处的。一、授权范围社会契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自然状态中的人们在订立社会契约时,将自己在自然状态中享有的权力交给新结成的主权者,由此进入政治社会。这在霍布斯、洛克、卢梭三人的理论中都有清楚的体现。但是,人们究竟把什么权力、哪些权  相似文献   

11.
卢梭谈法律     
让·雅克·卢梭(1712-1778)的法律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经过近两个半世纪,其中的许多论述对我们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仍有诸多借鉴之处。卢梭认为,法律“就是公意对于一个共同利益的目标所做出的公开而庄严的宣告。”这里有四层意思: 第一,法律是人民公意的表现,它反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以意志的所属主体不同,卢梭区别  相似文献   

12.
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所论及的关于刑罚权起源的思想采纳了社会契约论的某些观点,而且其中的社会契约思想是与霍布斯等人的社会契约理论一脉相承的。然而贝卡里亚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对社会契约思想进行了实质性地变更,他认为社会原初状态虽然处于每个人对每人的战争状态,但人们所制定的社会契约并不与卢梭和霍布斯等人所持的契约内涵相同即转让全部权利和自由,而是有条件的转让最小限度的自由以保障自身自由。  相似文献   

13.
农村环保问题日趋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当地环保部门的监管不力。它在法制层面上反映出“城市人的法”与农村法治本土资源的冲突,但其实质乃在于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与地方环保部门公务员的个人利益的博弈。而地区回避制、高官问责制及量化行政许可这三种制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法从近代走到现代,国家强制与契约效力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成为民法与行政法领域研究的一个难点。管制性强制规范所蕴含的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及公共利益有着不同的品性,强制性规范产生的缘由无非是为衡量与解决这些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由此决定了以不同利益为目的的管制性强制规范在与意思自治发生冲突时可能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在社会利益、公共利益及国家利益有替代保护的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地承认契约的私法效力,应当在最小的限度内承认公法对私法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利益可以分为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可以统称为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存在冲突的现实性。行政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协调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于一个良性的法律和社会秩序之中。  相似文献   

16.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政法思想的核心文本,但其实质涵义却一直晦暗不明.我们要极力避免把它看作卢梭用怨恨之笔写下的“乌托邦”之书,宣称它的理想主义意味着对现实国家与政府的颠覆和革命,或者把它当成一曲浪漫主义式的对城邦政治生活的追慕.尽管这些的确是其中的要素,但只有在关照其整体的问题意识和思想体系时,诸要素的真正涵义才会得到理解.事实上,在将现代自然法与自然权利的传统打断之后,卢梭并没有抛开自然背后睿智而仁慈的上帝;其政府学说对传统政体问题的取代恰恰使得现代人民政治呼之欲出;这些都与他对社会实在与个体自我所做的多重理解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模式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唐忠民  温泽彬 《现代法学》2006,28(5):95-102
宪法关于“公共利益”的规定,需要在国家权力运行活动中具体化。如何将“公共利益”具体化呢?学界和实务界提出了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人大以“一事一议”方式界定“公共利益”,第二种是由司法承担对“公共利益”的最终界定,第三种是人大以列举式立法模式将“公共利益”具体化、固置化。第一种模式正确认识到界定“公共利益”属于权力机关的权限,但具体方式却不可行;第二种司法决定模式既缺乏实质合法性,又没有技术可行性;第三种模式在立法上虽有一定困难,但也有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可资,是实现宪法“公共利益”规定对公民权利保护和对国家权力制约的惟一现实可行之路。要在国家权力运行上界定“公共利益”,还必须解决目前我国“公共利益”泛化掩盖下的许多具体矛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法国社会学者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来对物权法中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予以探讨.通过对公共利益场域构型,提出采用开放式的概念,以国家的责任为基础对公共利益进行分类,建立公共利益类型化制度,然后再逐步细化.本文提出解决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应考虑的几个原则,进而强调私法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和限制,从而来实现两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契约自由是私法自治的基本原则。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将契约自由绝对化,故而引起了许多严峻的社会问题。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吉尔莫主张的“契约的死亡”,而是契约理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完善与丰富。大陆法系国家主要是从立法本位角度出发,通过从尊重个人自由的个人权利本位转向重视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本位,限制契约自由原则的适用。荚美法系国家一方面通过传统契约理论一约因,来限制契约的自由;另一方面经过现代契约理论的发展,对特殊领域有专门的立法限制契约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追求自由、平等,卢梭以“公意”为基石达成了社会契约,想要建立主权在民的新型政体。由于“公意”概念引起的争论和分歧,以及卢梭主权在民理论自身的缺陷和矛盾,使主权在民的理论有走向专制的危险和可能。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民主权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