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在基层的一些公众场合,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通过我们的努力,某某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是比较满意的”。此话乍听有点道理,但仔细推敲,又感觉似是而非——工作单是干给领导看的?领导满意了,群众是否也满意了? 守土有责,做好本职工作,让上级领导放心满意,这是《党章》赋予基层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也是一个干部起码要具备的素质。但现实工作、生活中,有些让“领导满意”的事情却走了样,变了味。有些基层干部在想问题、干事情时,一味地去考虑如何让领导满意,而忽视了群众是否满意这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群众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令地方领导十分难堪和头痛,这批上访者的问题刚解决,那批上访者已告到门前,闹得不可收拾,既影响了正常办公,又影响了政府的形象,还造成了群众不满和积怨。为了免得心烦,有些领导只好采取“躲避战术”,或躲在办公室不出门,或躲在家里不上班,但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上访者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决不罢休收兵,以至造成问题越积越多、上访者越来越多的被动局面。群众之所以上访,大多并非吃饱了撑着无理取闹,而是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公正的解决,或是反映干部不正之…  相似文献   

3.
孙林 《当代党员》2013,(9):28-28
作为机关部门特别是省一级机关部门,由于管理比较宏观,机关干部很少走进基层、贴近群众,由此造成了一系列“衙门作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让干部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在帮助解决群众关心问题的过程中切实转变作风。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承诺是挂在“墙上”的画,受看不受用,除了承诺者从中获取某种“好处”外,其他人什么也得不到。此话说得难免绝对,却反映出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上的虚浮,表达了人民群众渴求实际的愿望。把承诺请下“墙”来,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承诺,作为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的目标,作为接受群众督促和衡量一级机关与领导工作的尺度,十分必要。但承诺必须讲究客观实际,出于真心,要“言必信,行必果”,坚持在实际中抓好落实,而不能以承诺沽名钓誉,愚弄人心。愚以为,把承诺请下“墙”来,关键要解决好两方面问题:其一,…  相似文献   

5.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抓住反对“四风”这个重点不放,集中解决市、县(市、区)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同时,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把改进作风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相似文献   

6.
困扰某地群众多年的吃水难问题解决了,某某牧区的电灯亮起来了。近日读报,各级领导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群众的贴心人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让人欣喜。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强调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  相似文献   

7.
过问与“问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载,某市一单位的部分机关干部上下班不准时,虽经分管机关工作的领导多次过问,但问题仍迟迟得不到解决。对此,主要领导下决心设立了“迟到早退曝光台”,增加奖勤罚懒工资,并追究迟到早退者所在科室领导失察的责任。这样一来,不但不按时上下班的问题得到了纠正,而且机关作风也有所好转。 前后两种做法,得到的是两种不同的结果。原因就在于,前者只是触及到问题的表面,点到为止,后者是责任到人,直接将板子打到了具体人的身上。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上级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问题,会议开过多次了,文件传达多遍了,领导过问多回…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不惜用轿车、别墅、高薪为诱饵,广揽人才,大有求才若渴,嗜才如命之感。然而,值得玩味的是有些领导对本单位的人才却视而不见,见而少用,让好端端的人才那里撂荒,群众称这种钟情外才、淡漠内才的现象为人才“灯下黑”  相似文献   

9.
不少农民反映,现在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少了,但“事难办”的问题依然很严重,经常听到“再等等”、“再看看”、“再调查一下”之类搪塞的话。遇到问题向干部反映,一些干部认真地接待,但答复往往是“我们正在调查,再等等吧”。这一等可能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都解决不了,任凭农民群众跑断腿也无计可施,因为人家态度好啊。如此做法,给农民群众的结论就是,所谓改进作风只是装装样子,比过去那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作风强不到哪里去。为何要让群众一再“等等看”呢?仔细分析一下,也许有些问题真的很难解决,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有结果;也许事情确实  相似文献   

10.
张强 《党的建设》2014,(7):50-50
今年,瓜州县锁阳城镇针对广大村民居住分散、力尊不便的实际,立足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两个相对偏远的村设立便民服务站,每周由一名领导带领计生、养老保险、低保、合作医疗等站所的工作人员,利用一天的时间在村上开展现场办公、群众接访工作,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依照有关法律政策,进行现场办理。对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返回后交办到责任单位进行限期办理,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应该说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具体行动,是搞好党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有力措施。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实质就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所谓工作,直白点讲,就是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说一千,道一万,都不仅是空的,而且本身就是作风不正的表现。因此,抓党风建设,首先要抓实际问题的解决。各地区各部门的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临汾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全面推行了“两定一查三评”制度,其中“两定”就是乡、村两级党组织年初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当年要办的实事和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这项制度一经实行,就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由此联想到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经常有怨气,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不少工作,为群众办了不少事,却得不到群众的认可,觉得自己很冤枉。究其原因,一是这些事违背了群众的意愿。如有些干部为了自己的前程,大搞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他们“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群众当然不会买账…  相似文献   

13.
“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鞋上不沾泥、身上不沾土……”这是过去部分机关干部下乡时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坡头乡创新方法,让干部向下看、往下走,切实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14.
静安区卫生局机关党支部现有党员29名。2005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双结对”工作要求,在区委领导下,结合卫生工作的实际特点,以“助医”为主要内容和抓手,积极开展“结对帮困”工作,切实为受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党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5.
要让群众讲真话陈根发“群众有话不敢说,要看作大祸临头,马上反省”。这是谢觉哉同志1963年讲的一句话。群众敢不敢讲话,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虚心听群众的话。有些领导嘴上说欢迎群众说心里话,欢迎群众批评监督,而内心却喜欢“鸦雀无声”。他们一听到群众...  相似文献   

16.
李正钢 《当代党员》2009,(12):78-78
奉节县永安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干部大走访攻坚”行动和“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作为学习实践活动重要抓手,促进机关党员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架起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切实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最近发现许多地方为群众设立的信箱因长期不开,上面的锁子都已生锈,尘土积了厚厚的一层.封尘锈锁的信箱完全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设立群众信箱本是为了广开言路,是我们党政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大好事,是非常必要的.在古代,就有“子产不毁乡校”的美谈.今天,我们的领导干部设立群众信箱,就是为广大群众筑造了一个,“乡校”,它有利于清除官僚作风,改进工作.然而,仅仅从形式上设立一个“信箱”,把诸如“市长信箱”、“院长信箱”、“纪检信箱”、“举报箱”等随街随墙一挂,”此后便不闻不问,这信箱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现在有些群众不愿通过信箱提意见、提建议、反映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所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和落实,也得不到必要的答复;另一种原因就是尘封锁锈的信箱让群众心中生疑,不屑一顾,甚至还会滋生一种逆反心理.广开言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对于群众  相似文献   

18.
“他们有关系”“私底下操作”“里面有猫腻”……媒体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部分农村群众在谈及乡村公共事务时,经常对乡村干部抱着一种不信任的态度。明明一些村干部完全有能力解决好的事情,群众不找村干部,而是去找乡镇主要领导,甚至是县领导。类似现象在基层并不鲜见,说明当前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信任危机,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弱化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导致干部威信下降。长此以往,既影响农村发展稳定,也影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以基层为镜     
一位领导干部在单位建设形势分析会上严肃指出:“有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基层,但根子却在我们领导机关,要多从自身上找原因。”这番话言词恳切,抓住了领导机关改进工作作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田锋 《先锋队》2010,(10):46-46
近日,壶关县纪委将县纪委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情况在接访地点公布。来访群众可根据自身诉求“点名”要求某一位领导接访。被点领导在现场的立即接访,不在现场的由纪委信访室联系,预约时间接访,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与上访群众见面。这一举措大大方便了上访群众,让上访群众见领导不再难。此外,县纪委还实行了“开门接访”,把信访接待室搬到了机关大门外,公布了举报电话,拓宽了群众信访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