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从1982年提出到现在已经20多年,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停留在设想和规划上,没有形成像珠三角、长三角那样有影响、叫得响、投资旺的热潮。从税收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障碍。1、长株潭三市的总体经济实力不强。长株潭与武汉、广州等大城市比存在较大差距。2002年长株潭、武汉、广州实现的GDP分别为1428郾45亿元、1493郾09亿元、3001郾69亿元。如果单纯把长沙市和其他城市比较,更没有优势。从2002年入库的地方税收来看,长株潭、武汉、广州分别为54郾56亿元、51郾99亿元、305亿元,广州市遥遥领先,为长株潭的5郾5倍,长株潭略…  相似文献   

2.
包文发 《实践》2009,(11):28-28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令人欢欣鼓舞。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为3645亿元,到2008年增加到30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72.3倍;1978年财政收入为1132亿元,到2008年增加到6.1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54倍;197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到2008年增加到2.5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20倍: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到2008年增加到15781元,比1978年增长45倍;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4元.到2008年增加到4761元,比1978年增长35倍。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统一、造成东西部发展差距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各族干部和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为改变落后面貌,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西部地区以常规速度发展,远远赶不上东部地区快速发展。西部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出现下降趋势。从西北五省区来看,1978年人均国民收入与东部地区相比只差70元,到N92年已经扩大至960元。东部一些地方已经提前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韩志然 《实践》2009,(2):13-14
改革开放30年来,呼和浩特市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78年一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5.4亿元增加到1101亿元.增长46倍;财政收入由1.4亿元增加到155.1亿元.增长109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0倍、40倍和42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七年.是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山东与东南沿海五省市经济比较刘兴慧,王继东,刘勇一、比较见差距1、经济总量的比较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总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1994年我省GDP为3872亿元,比广东低303亿元,比江苏低178亿元,居全国第三位。1994年我省GD...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9,(3):56-57
经济总量:广东省连续19年居全国首位 1978年的广东全省的GDP只有184.73亿元,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只能算是中上等水平,30年后作为我国对外开放龙头广东省GDP总量达N31084.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42.4倍。资料显示,从1989年起广东省经济总量连续保持19年稳居全国之首,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2.5%。  相似文献   

7.
《实践》2008,(Z1)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的30年。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04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城乡居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  相似文献   

8.
正从一穷二白到跨越赶超,沧桑巨变40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纵观贵州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产业拉动、需求带动、改革推动、开放促动、创新驱动,是实现跨越赶超的动力组合,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贵州密码"。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46.62亿元,2017年达到13540.83亿元,40年增长290.5倍,人均GDP也摆脱了在全国长期挂末的境况,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1.27%提高到2017年的1.64%。2017年,全省城镇、  相似文献   

9.
记者:今年是建国47周年。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王省长,请您概要地谈谈建国厂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王克劳:建国厂年来,湖南的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突出的表现是综合省力显著增强。首先是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19年的1765亿元扩大到1995年的2195.7亿元,46年中实际增长了近27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78-1995年的厂年中,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速度达到8.9%,比改革前的29年的年…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08,(11):24-24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的30年。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04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城乡居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09,(1):38-40
改革开放30年来,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艰苦创业,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子,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巨变。2007年,四盟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000.6亿元,比1978年增长87倍;人均生产总值21893元,比1978年增长78倍;财政收入136.7亿元,比1978年增长77倍。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艰苦创业,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子,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巨变.2007年,四盟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000.6亿元,比1978年增长87倍;人均生产总值21893元,比1978年增长78倍;财政收入136.7亿元,比1978年增长77倍.  相似文献   

13.
王玉珍 《唯实》2000,(4):39-41
江苏经济在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见明显,特别是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的经济差异显著。这种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是全面的,它不仅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等综合性经济指标上,也体现在经济结构的质态即三次产业的构成上。有关资料显示,1988年,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第三产业的产值和构成大体处于相近水平,三产的比重十分接近,苏南地区为20.15%、苏北地区为19.79%。两者离差仅为0. 36%。到 1994年时两者的差距拉开,苏南地区三产的比重为29.3%,苏北地区三产比重…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获得了广泛共识。以湖南为例:1993年乡镇企业数量已发展到近155万户,从业人员近600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826亿元,比1992年增长70%,是1978年的近34倍。乡镇企业产品不仅在  相似文献   

15.
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60年间,四川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246亿元,到1970年突破百亿,达到102.3亿元;1991年突破千亿元,达到1016.3亿元;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505.3亿元;2008年,四川IGDP达到12506.3亿元,与1952年相比总量扩大5074倍,年均增长7.7%。60年的快速发展,四川经济在中国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地位得到不断巩固,2008年GDP总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9位,西部第1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辅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逐渐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一、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我省是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出现差距,随着发展水平差异的扩大而迅速加大。主要表现在:1、地区间个人收入差距拉大。从地域上看,全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最高的省份与最低的省份,收入水平之比由1978年的1刀2:1扩大到1996年的2.991,同期收N的绝对差额由1978年的520元上升到4380元;再从我省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生活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个地区都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发展起点和条件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扩大了。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亮起了红灯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以几个方面。 1.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1992年东部GNP平均增长达到18.37%,中、西部分别只有11.58%和9.23%。从人均GNP看,1992年东部人均GNP为1389.9元,而中西部只提高到796元和692元。珠海市人均GNP为28400元,而贵州省晴隆县只有331元,二者差距达到86倍。1981—1992年,中部同东部的相对差距由31.2%扩大到  相似文献   

18.
跨地区的民工大规模流动,人们称之为“民工潮”。目前,我国加入民工潮的大约有5000万之众,主要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且有进一步扩大之势。民工潮的成国第一,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的存在。目前农村劳动力有4.4亿,过剩1.2亿,本世纪末将有2亿劳动力过剩。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的存在是出现民工潮的原动力。第二,收益差距的扩大。城乡收益差距在扩大,1985年城乡收益比为1.7:1,1992年为2.3:1,1994年为已6:1;东西部农民收益差距在扩大,1980年东西部收入平均相差47元,最高与最低相差200元,1992年平均相差395元,最高与最低相差170…  相似文献   

19.
正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成就,经济总量的变化是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指标。黔南州自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变化,充分展示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成色。2018年,该州地区生产总值1313.46亿元,是1949年的247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9965元,比1949年增长866.9倍,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排名逐年上升。经济数据变化的背后,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决策体系,以及符合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正是黔南得以"腾飞"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黔南州一以贯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相似文献   

20.
李鑫 《理论导报》2008,(3):32-33
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产业集聚是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它的发展从多个方面加快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此同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使得该地区内产业集聚的形成和深化成为可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带动湖南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