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惯养成,是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实施养成教育是有效解决艺术类大学生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的时代要求和该类学生特点为基础,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养成教育。以培养艺术类大学生"人格养成""思维养成""实践养成"为三大目标,以"校园、企业、社会"为三大阵营,推广实施系列养成教育品牌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于养成教育的"融入、渗透、弘扬、践行"四大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2.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德育专家关鸿羽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广泛开展养成教育的同时,如何使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重要和紧迫的课题。几年来,我校结合全国教科规划“九五”、“十五”课题研究,在抓养成教育促德育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取得了一些收获。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阐述习惯养成时提高学生“知、行、意、行”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并进一步从养成教育原则的主体性与被动性的协调,养成教育计划实施的系统性、有序性,以及在操作上如何把握针对性和具象性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总要通过一个个细小而具体的事情去提高其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训练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聚沙成塔,聚腋成裘。我校通过抓实“七好”养成教育,即扫好地、走好路、乘好车、站好队、吃好饭、行好礼、上好课,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培养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素质。 一、制定规则明要求 为了使“七好”养成教育的要求看得见、摸得着、制度化、科学化、易操作,我们根据中小学德育《纲要》、《大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我校于2006年1月开始进行《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三年多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初步明确了“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掌握了“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六大实施策略和途径。形成了以“忠、孝、礼、义”为主题的体验式德育,构建了有利于学生感悟的体验式校园文化,提高了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有效促进了学校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加强学校德育的奠基工程。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小学生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准则。因此,我们学校始终视行为规范教育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认真地作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德育的规范化、制度化,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强化德育意识,教师示范导行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我们学校把坚持抓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强化教师…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养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培养高职学生养成优秀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文章提出了在思政课中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即PBL教学法的探索和运用、恰当的表扬和批评、榜样的力量和魅力、实践教学推动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对中小学生还要注重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生理快速发育,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内化为学生的情操、品格和气质,就会影响其一生。这无疑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市场经济建设。然而这一转化需要长期的养成过程,因此必须抓好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包括行为习惯、科学文化、智力技能、  相似文献   

10.
浅析大学生养成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养成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是,目前大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对于部分大学生缺乏文明习惯养成的现象,高校应该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1.
浅析大学生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陈莹 《党史文苑》2006,(1):79-80
养成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是,目前大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对于部分大学生缺乏文明习惯养成的现象,高校应该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服务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中学习的"主观-客观-主观"的经验型学习模式,而非课堂内"主观-主观"的传输式学习模式。高职学生凭借其广受社区群众欢迎的"实用而专业"的高技能本领,开展服务学习锻炼技能的同时,能收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塑造相应品格的德育实效。其德育过程包括价值观的心理认同、行动体验和品格养成。  相似文献   

13.
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重在养成教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靠养成教育来完成。养成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育过程。它包括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理论的选择,道德感情的培养、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的训练和道德习惯的养成等等。这一复杂的过程,就受教育者的认识发展过程来说,可以表示为:感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德育模式是一种知识德育、考试德育、灌输德育、空洞德育,而体验式德育模式则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它强调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探究,产生体验,促进学生自我领悟、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学德育重视对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因为精神的养成是德育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学生进行自律能力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德育课教学若干问题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教学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最有效形式。德育教学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接受和良好道德的养成,也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随着高校德育教学的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学手段的更新和评估力度的加大,德育教学效果已有明显改观,但德育绩效不令人满意的问题仍值得关注,德育教学中的许多不良操作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绩效。 问题:德育教学的不良操作  相似文献   

17.
陈明  吴玉乐  王永刚 《新长征》2014,(11):2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乾安县第二小学按照中央和省委《意见》的要求,本着"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从教师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立了"践行核心价值观,打造德育特色校"的德育目标,确立了"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德育科研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个系统工程.学生道德养成,首先必须由学校主导德育的价值和方向;然后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并发挥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品德生成;同时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校导、师范、生本等因素的辨证共生作用,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  相似文献   

19.
德育的实效性不强历来广受社会诟病,成为德育难题,突出表现为不少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能力不统一。德育难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最根本的是没有很好地遵循道德品质养成的规律。破解德育难题,慈善和慈善教育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慈善从根本上属于道德范畴,慈善是最广泛的道德实践。积小善成大德,完全符合道德品质养成的规律。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慈善法,它的意义更在于培育全社会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为破解德育难题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国家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将慈善文化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等举措,则为德育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容。慈善教育的非正式教学特点又弥补了德育实践流于形式的不足,成为破解德育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模式的建构策略,是由高校自身的任务、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高校德育中存在问题的要求;高校德育模式的建构策略,旨在探讨提高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文章从高校德育模式的研究背景、基本理论着手对高校德育模式建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