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一些国家通过行政程序立法对行政指导制度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了行政指导的越权无效、合法指导、自愿协助和非强制性等基本原则;行政指导的说明、交付、陈述和公布等程序;行政指导的辅导、协助、劝告和建议等方式;行政指导的救济方式等。这些规定对完善我国行政指导的相关立法和制度建设有借鉴意义。我国目前行政指导制度存在的问题有:立法相对滞后;违反自愿原则实施指导;透明度不高;责任不甚明确,救济缺乏力度。建立和完善我国行政指导制度,就要加快立法工作,确立行政指导的原则,规范行政指导的程序,统一行政指导的方式,建立行政指导监督和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
胡艳 《理论导刊》2006,1(7):77-79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模式,已引起很多国家的关注。但目前我国对行政指导的立法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我国立法应明确规定行政指导的职责和程序,对于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违反其所承担的职责义务和程序义务的行政指导行为,在对我国现有的行政救济制度加以改造的基础上,将行政指导分为抽象和具体行政指导,分别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3.
日本行政指导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行政指导在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盛行并彰显了其重要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完善的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吸收日本行政指导的做法,为我国治理模式民主化和效能化服务.本文主要分析了行政指导在日本盛行的基本原因与基本经验,并简要论述了日本行政指导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执法理念也由命令式执法逐步向服务型执法转变.行政指导作为一种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管理需要的“柔性执法”方式,越来越广泛地为我国政府所采用.但是,由于立法的滞后性,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行政指导的立法,行政指导行为的作出和实施只能由行政机关根据行政实际的需要自由裁量决定,而行政相对人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指导行为遭受损害时更是救济无门.从依法行政和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我国必须加强和完善行政指导的相关立法.又由于行政指导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执行性,因而对行政指导的法律规制,更重要的应该是程序法规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行政指导,旨在通过指导尽可能地取代强制执法,从而强化对行政管理权力的约束,推动政府部门由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的治理转型。从近几年各地行政管理窗口部门的实践来看,行政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行政指导权的设立程序缺乏规范、行政指导的实际操作缺乏量化标准、行政指导的责任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引入由人大领导的听证机制,健全行政指导权的设立程序;建立累积制度,确立行政指导在实际操作中的量化标准;试行附随式司法审查,完善行政指导的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6.
伊强 《学理论》2010,(3):187-189
行政指导正在逐渐成为行政管理的重要方式,其适用领域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就教育行政管理而言,传统计划体制下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扩大行政指导的比重是我国教育行政管理的关键问题,它对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站在行政指导的角度,结合教育行业的特点阐述了教育行政指导及其功能、教育行政指导的类型以及强化教育行政指导现存问题的对策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行政指导作为现代民主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行政指导虽然不具有法律形式上的强制力,其行为是基于行政相对人的自愿而为。但从“国家”现象,从事实上的强制力,从我国现行法律之规定来思考,行政主体应当承担行政指导责任。  相似文献   

8.
行政指导必须在行政目的、行为依据、行为行政指导的合法要件式方面具备合法要件,必须遵守法定的原则和程序.合法的行政指导,基于信赖保护原则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值得探讨;违法的行政指导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应区别不同情形将其纳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行政指导在我国被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这与宪政理念和价值是相冲突的,也与"有权利必有救济"这一原理相悖.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行政法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行政指导接受司法审查不仅有必要,而且具有可能性,关键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指导行为司法审查规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行政指导对于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行政指导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