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解体,北约东扩,昔日的“敌人”如今逼到了家门口,曾经在欧亚大陆执牛耳的俄罗斯军队。内心的憋闷可想而知。这几年来,俄罗斯围绕富国强军和重振昔日大国的目标,不断进行军事改革,尤其是普京担任总统和武装力量总司令后,俄军建设得到了实质性发展.正从解体初期的困顿中“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9,(10):115-115
俄罗斯的军事网站与其地位并不相称。俄国防部网站(www.mil.ru)内容和其军报《红星报》的网络版(www.redstar.ru)一样,大多报道俄军高层的视察等活动,以及一些军事纪念日的专题。有趣的是,俄罗斯海军网(www.nary.ru)等军种网站并非官方授权,而是由退役老兵开办,但很专业。所有俄军网站都有英文画面,俄新网甚至有中文页面,只是更新速度往往较慢。  相似文献   

3.
《党建文汇》2013,(10):34-34
俄罗斯《观点报》报道,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在评估俄罗斯是否会因叙利亚而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问题时表示,目前。俄军力只有核力量能与其他世界大国地位相匹配,而常规力量根本无法被列人大国的行列。他此言暗喻俄不会为叙利亚而与美发生大规模战争。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6,(4)
正俄罗斯总统普京2016年3月14日下令开始从叙利亚撤出俄军集群。撤军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已经达到了出兵目的,有力打击了威胁俄罗斯和地区安全的伊斯兰极端分子,强化了本国在中东的政治和军事存在,展示了不亚于美国的强大外交运筹能力和有效军事干预能力,保护了叙利亚合法政权,为本国和巴沙尔政权在解决叙利亚问题方面争得了有利地位,今后的重点是在政治调解进程中实现本国和叙利亚亲俄力量利益的最大化,腾出手来应付棘手的国内问题。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有句谚语——“谁给钱,谁就有权点歌”。这句话有时被挪作他用,“点歌者”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唱歌人”是俄罗斯的一些媒体、学者和政治势力;所唱的“歌”要么是对西方世界的“赞歌”,要么是俄罗斯的“悲歌”。  相似文献   

6.
报刊文摘     
普京:年薪突破3万美元,达到俄罗斯“历史新高”。俄罗斯总统普京2002年的月薪由2001年的21158卢布(690美元)增加到84291卢布(2736美元),增幅达到3倍。据报道,普京今年的正式年薪首次突破百万卢布,达到1011500卢布,按1美元兑换308卢布计算,约合33000美元左右。这虽然与美国总统的年薪无法相比,但在俄罗斯已经是“历史新高”了。布什:年薪40万美元,是克林顿的两倍。美国总统布什的年薪已经达到40万美元,相对于前任总统克林顿的20万美元来说,这是30年来美国总统首次大加薪…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06,(6):34-36
融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与时尚潮流、观念为一体的俄罗斯,在中国很多人心里是神秘而遥远的梦。随着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好转,中国人到俄罗斯经商热持续升温,有越来越多的华商把目光投向这个与中国渊源久远的世界,希望将经商俄罗斯的梦想变成现实。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说:“俄罗斯将是世界商业最后一块等待开发的处女地。”并大胆地预言,俄罗斯市场将  相似文献   

8.
别斯兰人质事件后,面对严峻的恐怖威胁,普京政府强力反恐,发誓打赢这场“看不见战线的特殊战争”。但我们注意到,在国际反恐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的反恐却步履维艰,受到诸多国际国内因素的制约和困扰。一、长期面临西方的制约和干扰首先,西方对恐怖组织的界定与俄罗斯存在分歧。众所周知,车臣分离主义者是俄罗斯一系列恐怖事件的制造者。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利用车臣问题牵制和遏制俄罗斯,一直默许甚至支持、怂恿车臣极端分子的分裂活动。如,美国在为所谓的“车臣前外长”阿赫马多夫提供“政治避难”,英国也向车臣非法武装头目扎卡耶夫提供…  相似文献   

9.
军事     
《党课》2013,(6):19-20
美俄:在中亚展开新一轮争夺 俄罗斯一直将中亚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和“缓冲地带”,而美国则希望进入俄罗斯的“后院”,排挤俄罗斯在中亚的仔在。两国在中亚的较量中,目前俄罗斯似乎占据了优势。除了俄驻塔吉克斯坦的军事基地延期到2042年之外,俄吉两同还签署了俄驻吉联合军事基地协议,这份协议将于2017年开始生效,有效期为15年,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14):4-11
5月初,强势复出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不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八国集团(G8)峰会。事隔两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投桃报李”地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将无法出席今年9月在俄罗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俄美两国元首“互放鸽子”,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他们彼此爽约的举动又将对未来俄美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权力的滋味     
海纳 《学习月刊》2014,(7):19-19
抗战时期.一批美国记者从延安回到重庆。他们向蒋夫人说:“延安的感觉特别好.那里人人朝气蓬勃.个个奋勇争先。大家不图私利.都在为中国的前途而奋斗。”宋美龄感触良深.默默地凝视长江几分钟后说:“也许你们说的都是真的.那我只能说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尝到权力的滋味。”  相似文献   

12.
苏默 《党建文汇》2014,(5):40-40
克里米亚局势风云骤变.让国际社会再次领略了普京和俄罗斯民族在维护国家利益上超乎寻常的强硬与果决。什么是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很难一言以蔽之。但总体上可以说,俄罗斯民族性格是矛盾的.有很突出的两面性,关于俄的民族性,最受俄罗斯人认同的是著名诗人丘特切夫的诗句:“用理性不能理解俄罗斯。用一般标准也无法衡量它。”  相似文献   

13.
<正>俄乌冲突持续到现在,以欧盟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不仅基本上都选择站在美国一边,而且也真是豁了出去:不仅为乌克兰提供装备和资金,还配合美国对俄罗斯进行大规模制裁,为此不惜赔上能源供应无法保证安全和疫后经济难以复苏的巨大代价。对这本“美国获益、欧洲赔本”的“战争经”,外界都为欧洲深感不值。除了在安全上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而难以自主外,对俄罗斯战略意图、行为方式和“历史惯性”的“深度恐惧”,导致欧洲这一轮“恐俄症”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14.
近日、“文凭门”又起风波。先说国内,著名打假人方舟子指责“打工皇帝”唐骏在其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里谎称自己获得过“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唐骏随后反驳说那只是一次印刷失误.同时还向媒体出示了自己真正获得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证书:可立即就有人指出.这西太平洋大学是个当代“克莱登”——靠贩卖文凭牟利的野鸡大学.  相似文献   

15.
感谢羞辱     
陈鲁民 《廉政瞭望》2004,(12):34-34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10岁时全家到首都游览.却因身份是黑人.不能进入白宫。小赖斯备感羞辱,凝神远望白宫很久,然后回身告诉父亲:“总有一天。我会在那房子里!”果然.25年后.名牌大学毕业.已成为俄罗斯问题专家的赖斯。昂首阔步进入白宫担任了首席俄罗新事务顾问,后又升为国家安全顾问.成为世界著名外交家。白宫那条歧视黑人的规定.也早已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对美国说:不!──新形势下的俄美关系透视新华社记者魏国强自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基本上奉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段时期的美俄关系被称为两国的“蜜月”阶段。但从1994年1月前后始,美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  相似文献   

17.
1.俄罗斯军事改革加紧进行。 4月25日,俄公布俄军改革举措,主要包括:裁减兵员、建立一体化联勤保障系统等。 2.印度加速开发远程导弹系统。 5月31日,印度政府正式批准开发远程导弹系统的“烈火”计划。该型导弹2001年到2002年间装备部队。 3.巴以冲突愈演愈烈。 今年以来,以色列军队接连策划“定点清除”血案;巴勒斯坦激进分子不断制造爆炸事件。巴以流血冲突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8.
包括前南斯拉夫在内的东欧地区,曾是原苏联的势力范围。今天,俄罗斯依然想保持在这一地区的传统影响力。但是,莫斯科的努力遇到了西方的严峻挑战。1995年,俄罗斯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在东欧地区的争夺,特别是在波黑地区的对抗,成为整个国际形势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近两年,俄罗斯外交战略进行了调整,改变了“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在波黑冲突、中东和平进程、朝鲜半岛局势等国际事务中,俄罗斯不再甘心充当美国的“小伙伴”。然而,经过政治大变革后的俄罗斯已经不能与原苏联同日而语,综合国力大大下降,在国际事务中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加快实施“东扩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正一步步地“占领”东欧地区。  相似文献   

19.
张国庆 《廉政瞭望》2010,(17):60-61
被称为到美国偷取情报的俄罗斯人安娜·查普曼回到了俄罗斯,全球媒体都炒得沸沸扬的“间谍门”事件划上了句号。美国放走包括安娜在内的10名“间谍”,换回了4名被关押在俄罗斯的重要人质。  相似文献   

20.
易边 《学习月刊》2012,(21):28-28
一、页岩气——未来能源的“主力军” 凭借页岩气.美国正从天然气进口国变为天然气出口国;凭借页岩气,美国已超越俄罗斯成为世界头号天然气生产国。页岩气俨然成为一颗缓解能源危机的超新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