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自由主义区别于自由主义的特征就是坚决拒绝劳动价值理论 ,用边际效用价值论来取代劳动价值论 ,把资本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今天所说的新自由主义是指与凯恩斯主义、弗赖堡学派完全对立的哈耶克主义以及里根—撒切尔主义。从一定意义上说 ,新保守主义也就是新自由主义 ,但新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这两个概念还是有严格区别的 ,特别是在政治与社会文化领域。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与政治上的新保守主义合二为一 ,是当今西方国家中右政府或者中右政党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罗马法中对个人自由主义的阐述出发,进而论证了罗马法对自由主义的影响,对法治社会中私法自治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18世纪以来,在欧洲,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政治思潮有三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启蒙主义和德国马克思主义,它们彼此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融合中形成了伯恩施坦为创始人的自由社会主义(即民主社会主义)与贝弗里奇、凯恩斯为代表的社会自由主义两大派别的历史趋同,所谓战后欧洲莱茵资本主义模式就建立在这种历史趋同的基础之上,从而使西欧资本主义得以度过战后黄金时代。80年代崛起的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以至世界政治的基本走向,他们宣传的新自由主义是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结合是当今欧洲政坛的主流趋势。在政治思潮持续向右转的大环境下,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历史复归”的危机感。  相似文献   

4.
张学刚 《工会博览》2011,(10):354-354
在安全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在安全生产中“管、卡、压”太多,而工人的“自由”太少,违章似乎有其“合理性”。之所以如此,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种是确实因为不自由而引发的行为上的反抗,由于对自由的片面认识而导致的行为上的异常。这里就有个对安全生产中自由的如何理解和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5.
黎忧 《南风窗》2014,(20):96-96
一直以来,研究者都把储安平定位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甚至将其视为继胡适之后中国第二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目前所有的储安平研究,也基本在“自由主义”的框架下进行,尽管已经缺乏新的问题意炽,仍不厌其烦地做各种重复阐释。的确,储安平在1940年代主办《观察》周刊,以民主、自由、进步、理性为办刊立场,公开宣称代表“一般自由思想分子”,激烈批判政府,抨击当道,创造了中国舆论史上最后的辉煌……从表面看,以“自由主义者”概括储安平似无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自由主义的谱系、流变及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自由主义是指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一种理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一种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流派在提出和论证自己的理论观点时,在理论思维方面提供了某些有启发性的东西,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但其实质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是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根本利益服务的.它的传播,给世界经济政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在新自由主义确立全球霸权的进程中 ,拉美是最大的实验场。然而 2 0多年的实践却证明 ,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的预期和实际成效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随着近年来拉美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 ,新自由主义的神话也不攻自破了。  相似文献   

8.
9.
新自由主义认为私有制是保证个人自由的基础,也是使经济活动具有高效率的前提;私有制又能够保证每一个人致富机会均等,从而使经济活动具有最充分的动力.新自由主义的这一理论观点是有重大缺陷的.在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财产的私有者已经与直接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分离了,人们经济活动的动力更多地是与直接收入相结合.因此,认为私有制具有最充分动力的观点是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的.  相似文献   

10.
新自由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推动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扩张。由于新自由主义有反公共安全的特征,成为发展中国家公共危机的诱因。而在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危机也会扩散到全球。因此,人类只有屏弃新自由主义,才有助于构建一个自由、平等、繁荣、安全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1.
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和《万民法》三部著作,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自由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政治思想——政治自由主义。在全球化浪潮云涌、地球村近在咫尺的今天,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发展动向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分别从权力冲突、相互依赖和文化建构三方面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范式,这三大理论范式各有所长,相互补充,比较完整地解释了国际政治的运动轨迹。中美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依托上述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发现两国之间其实存在着政治上的竞争、经济上的合作、理解上的融通三大方面的关系。因此,深入理解分析这三方面的状况能更好地了解中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为我国制定正确的对美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当下,国外学界和舆论界掀起了关于新自由主义的讨论,不少学者认为新自由主义已经终结了。但是,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史及其多样化的内涵和元素等已然表明,其当下发展状态并非走向终结,而是异变。异变的新自由主义并非"自我超越",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历史的复归"。在可见的未来,新自由主义不仅不会终结,反而会朝向极化、保守化发展,不断释放多重对立情绪。  相似文献   

16.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与公共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由主义不仅是一种公共政策,而且是一种政治哲学.历史上自由主义存在各种形态.它们分别隶属于两大线索,即"英美传统"和"欧陆传统".当代新自由主义走强不是偶然的,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它还面临着当今各种意识形态的挑战.21世纪社会主义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全面战胜和超越新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7.
宪政核心价值在于限制公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以宪法为基础的自由主义宪政在制度安排上试图贯彻臻于美好的理念,但实际却面临诸多困境,譬如私有财产权与代议制民主的冲突,个人权利与国家公权力的冲突,民主与效率的冲突等。在个人与国家、自由与权威之间关系上,囿于两难选择及功利主义伦理基础,使宪政走入困境,并最终背离自由主义宪政的初衷。  相似文献   

18.
瑞典社民党的理论、政策创新与瑞典历史变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瑞典社民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之后又对其理论和政策不断创新,努力推动社会向着有利于劳动人民方向发展.它的理论和实践为瑞典社会增加了不少社会主义的因素.近年来它通过大规模政策调整使瑞典经济又恢复了活力,并成功地击败了新自由主义势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宁二 《南风窗》2007,(2):32-33
知识分子精神的断裂《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你一直研究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脉络,你认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精神的断裂点发生在什么时候?谢泳(以下简称谢):从思想史角度观察,1949年前在中国知识界,确实有一个自由主义的脉络,时代转换之后发生的一个主要现象是:自由主义的主要领袖人物都离开了中国,比如胡适、傅斯年他们,这些人开始主要集中在欧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后,回归到台湾。比如台湾大学当年的主力其实是老北大的底子。从思想史角度评价,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抗战胜利后有一些分化。其中比较有参政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左倾,  相似文献   

20.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领域最深刻的变化是经济的金融化。在考察金融化的形成过程和基本表现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的本质精神,可以发现金融化的本质内涵是:金融部门借助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将全球一切经济因素引入金融市场,从而在全球建立了一个依附关系的密网,并最后实际上控制了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所有经济领域的利润的生产和汲取,其外在表现是金融动机、金融市场、金融参与者和金融机构在国内及国际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