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2006,(32)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近一段时间,新华社有关编辑部和瞭望周刊社接到一些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读者的电话,询问新华社的中国新闻名专栏“新华视点”是否办有“北京新华视点广告有限公司”?瞭望周刊社是否办有《瞭望中国》《权益瞭望》《市场瞭望》等刊物?新华社有关负责人郑重提醒社会各界:新华社从未以“新华视点”名义注册任何公司。《瞭望中国》《权益瞭望》《市场瞭望》等刊物及其相关人员,均与瞭望周刊社无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是《瞭望》周刊的忠实读者,每年征订报刊时,我都把《瞭望》周刊做为首选刊物。我喜爱《瞭望》,不仅因为她集国内外大事、要事之一册、内容丰富,更主要的是《瞭望》  相似文献   

3.
创新与变化     
李明 《瞭望》2005,(27)
作为《瞭望》的忠实读者,看《瞭望》成了我莫大的享受。每期杂志收到,必先睹为快。因为对《瞭望》情有独钟,也就爱之越深,期望越高。过去多多少少感觉《瞭望》在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基层方面有些不足,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呆板了些,影响了可读性。令人欣喜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瞭望》海外版在香港出版发行五周年,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此,我向《瞭望》的同志们表示祝贺! 《瞭望》海外版的同志请我说几句话,我就为他们写了这篇短文。 我希望《瞭望》海外版今后能继续为促进内地与港澳的稳定与繁荣及海外之间的进一步了解和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读者建议     
《瞭望》编辑部编辑同志:您们好!我是一名年过70岁的老读者,对于《瞭望》,我有比较深的感情。以前,是在单位阅读《瞭望》的文章,退休后,我的收入不多,但是,我仍  相似文献   

6.
《瞭望》1987,(47)
为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取得专业和业余摄影工作者的支持,进一步提高《瞭望》周刊(国内版、海外版)摄影报道的质量,繁荣新闻摄影事业,《瞭望》周刊社、盐城无线电总厂决定联合举办首届《瞭望》新闻  相似文献   

7.
林晨 《瞭望》2021,(2):52-54
2021年4月,瞭望迈入不惑. 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入职《瞭望》,跟随老一辈新闻人,参与《瞭望》新闻周刊的创建和运营. 创刊近40年来,《瞭望》已成长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时政期刊集群和国家智库.我虽然早已离开《瞭望》,但回想起来,还是对我在瞭望周刊社的13年难以忘怀:在这里,我和同事们一起,以一篇篇...  相似文献   

8.
感谢读者     
当您看到这期《瞭望》新闻周刊的时候,新的一年就要迎面而来。辞旧迎新之际,《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向所有支持,关心《瞭望》的读者致以新年的问候! 2006年是《瞭望》新闻周刊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本新闻周刊,一改延续25年的黑白面孔,以全彩印刷的外衣衬托着丰厚的内容,比肩世界主流时政周刊。  相似文献   

9.
瞭望新闻周刊编辑同志: 10年前,我在单位里无意中看到《瞭望》,觉得非常值得一看。有些文章我会反复看上好几遍。渐渐地,我就成了《瞭望》的热心读者和长期订户。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5,(44)
《瞭望》周刊以其品位高、视角广、触角深、立意新、文风实而倍受读者称道.我过去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时,就与《瞭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到地方工作后,尽管事务繁忙,仍坚持每期不辍地阅读《瞭望》.我觉得《瞭望》的可读性强,文章引人入胜,办得很有特色:一是时代感强.象“瞭望论坛”、“专题报道”、“特稿”等专栏文章,全局在握,引导潮流,时代气息非常浓厚,给人以理论指导和新的启迪.二是紧扣现实.《瞭望》围绕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社会关  相似文献   

11.
刘亢 《瞭望》2021,(14):54-57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时政周刊,《瞭望》见证记录了一个农耕大国开启的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中央决策,是《瞭望》办刊的方向《瞭望》的城市报道鲜活地呈现了中国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丰富表情。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4,(43)
(一) 自从《瞭望》创刊以来,我这个农村基层干部,一直是贵刊的积极订户和热心读者。每期《瞭望》一到,我都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阅读一遍。特别是中央领导的指示,瞭望论坛,不止一次地反复学习,从中领会精神实质,了解中央的决策和战略部署,以及国内外的形势。因为《瞭望》周刊刊登的很多文章,是报纸和其他杂志所没有的,所以,每期《瞭望》我都保存得好好的,一有空,就翻一翻,从中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81,(9)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作为《瞭望》的一名热诚读者,我想提些希望与建议。 《瞭望》杂志在每一期上都要刊登一篇“《瞭望》寄语”,专门发表编者的话。在这里,编者向读者概括介绍本期的主要内容,表达编者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5,(46)
请您将目光投向即将推出的全新彩版《瞭望新闻周刊》。求新求变是新时代的潮流,优良纸张、全彩印刷、文图并茂,则是期刊出版的潮流。为了让您看到一本更加赏心悦目的《瞭望新闻周刊》,为了使您更加便于阅读,《瞭望新闻周刊》将告别  相似文献   

15.
致读者     
读者同志!当您接到这一期《瞭望》月刊的时候。面对着那过去了的一期期刊物的封面照片,您大概也会和我们一样,不由得要对《瞭望》创刊以来的历史作一个大略的回顾吧。这是很自然的。《瞭望》月刊自一九  相似文献   

16.
张宣美 《瞭望》2021,(5):63-63
我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单位订有《瞭望》。如其刊名本身,《瞭望》更加凸显“站得高看得远”的特色,与其他报纸杂志相比,其视角更广、更具前瞻性。《瞭望》紧贴时政,内容多元,结合了民生热点,使文章更具穿透力和可读性有些涉及工作部分的政策解析,帮助我更深一层解析工作,并指导到工作,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困惑,我在《瞭望》里都能找到明晰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6,(31)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近一段时间,新华社有关编辑部和瞭望周刊社接到一些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读者的电话,询问新华社的中国新闻名专栏“新华视点”是否办有“北京新华视点广告有限公司”?瞭望周刊社是否办有《瞭望中国》《权益瞭望》《市场瞭望》等刊物?新  相似文献   

18.
今年四月二十日是《瞭望》创刊十五周年。四月二十三日《瞭望》在新华社新闻大厦举行创刊十五周年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8,(11)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看了"两会"的上会刊物《瞭望》新闻周刊和《瞭望东方周刊》、《环球》杂志。感觉上会的《瞭望》新闻周刊第9期、第10期发挥了很好的政策解读、热点透视、舆论引导作用。比如第10期的"两会特别报道",把握住了此次两会的焦点——政府机  相似文献   

20.
在湖南湘乡市泉塘镇托南村,72岁的老农朱如松,从1981年至今,27年连续自费订阅《瞭望》杂志,无论《瞭望》刊物几次改版、扩版和调价,朱如松总是按时订阅,几十年来一期不缺。如今,他家保存多年的《瞭望》等报刊,整齐地摆放在他房间里,似一道书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