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岸共同市场的构建应有其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通过一种新的特殊的经贸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两岸经贸合作,实现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以经贸合作寻求两岸关系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正海峡旅游共同市场的提出及内涵"两岸共同市场"作为两岸经济整合的模式,最早是由台湾原"行政院院长"萧万长先生在2000年底提出的。萧万长在《一加一大于二——迈向两岸共  相似文献   

3.
从海西区建设最终发展到由海峡两岸参与的“海峡经济区”建设,首先从两岸一体化起步,加强丙岸经济关系,最终实现两岸政治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区域一体化对两岸四地的意义,以及建立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法律依据的基础上,论述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实践经验对两岸四地构建自由贸易区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1.抵消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利冲击 首先,签订两岸ECFA可减小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价格竞争力的不利冲击。自2010年开始,东盟与中国大陆互免绝大部分商品的关税,但台湾产品进入中国大陆仍须缴纳5%至15%的关税。显然,如果两岸不签订自由贸易协议,那么东盟与中国大陆的自由贸易必然会不利于台湾产品竞争大陆市场。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台湾与大陆间的经贸关系向来是两岸交往中最基本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和拓展,促进了两地经济的发展,拉近了两地经济的发展,拉近了两地民众的关系。古代两岸经贸系自发地产生与发展,在清政府治台212年、郑氏领台21年,甚至在荷据38年、日据50年期间,两岸经贸这种不依赖于协定或组织保证的所谓“功能性经济一体化”,始终未曾间断过。  相似文献   

7.
一、建立两岸经贸自由化与两岸经济一体化先行区 1.构建两岸经贸自由化先行区 “两岸经贸自由化先行区”,作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先行区”的一个对外开放程度以及经贸活动自由化与便利化程度最高的功能经济区,实际上就是一个可与台湾自由贸易港区对接的单边自由经贸区,就是要在一个条件合适的区位建立一个遵循WTO无歧视原则的、  相似文献   

8.
海峡经济区是同一主权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原则,也是建立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一个中国”原则在经济上的意义首先在于可达成两岸关系的稳定并使之成为一个常态,使投资入将经济因素作为其投资的首要考虑,排除投资前景中的重大变数,直接有利于双方的投资者;其次.“一个中国”原则为两岸投资者搭建了一个现实的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后金融危机时期,两岸若能抓住机遇,顺应两岸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完成两岸经济由正常化向制度化的过渡,并促进两岸经济进一步整合、使两岸经济关系更为密切,将能化危机为机遇,开辟新的经济合作疆城,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0.
32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最近在尼日利亚新首都阿布贾签署了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规定将在未来的34年内逐步建立非洲经济共同市场。其目标包括开发、动员和利用非洲大陆的人力物力。以联合的力量实现自立,并不断地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稳定、在非洲国家间建立起亲密和睦的关系。这一项条约的签署标志着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入了新的阶段,为困难中的非洲经济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相似文献   

11.
东南非共同市场成员国首脑 10月底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特别会议,宣布非洲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为非洲大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率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根据 9个共同市场成员国签署的加入自由贸易区的协议,这 9个国家已同时取消全部关税和非关税,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服务和劳务人员可以自由流动,从而形成一个拥有 1 6亿人口、面积达 600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大市场。 自由贸易区为成员国的经济早日走出低谷、进而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诸多方便条件:首先,各成员国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各行各业的生…  相似文献   

12.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台湾称为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是两岸在WTO允许的框架内,建立类似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两岸特色经济合作机制目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特色经济合作机制的近期目标是共克时艰,为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务实基础,中期目标是深化产业合作,提高两岸的竞争力,长期目标是两岸携手,建设“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14.
一、构建台湾海峡经济区问题的提出 1、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明显加强。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趋势,海峡两岸应以面向21世纪的长远眼光和从振兴中华民族经济的立场出发,不断加强两岸经济联系和扩大两岸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特别是将台湾的资金、技术、营销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与大陆的市场、科研、资源、劳动力优势相结合,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更为有效的分工合作,带动两岸整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在全球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为祖国统一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占据天时地利的福建,如何在近二十年对台经济来往的基础上,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推向新阶段?日前,福建省省长贺国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进一步推进两岸经济协作,一是从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高度,寻求两岸经贸政策的结合点;二是在国家生产力总体布局的背景下,加快全国五...  相似文献   

16.
一旦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签署之后,两岸经贸正常化,并进而进行WTO Plus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海峡经济区在此过程中,恰巧可以扮演一个先行者的角色,在相关配套措施及法令修改与执行上,做为两岸自由贸易协议开放的先端。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两岸经贸前景将会怎样?──政府官员、学者和台商的展望与期等本刊记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制约,但两岸的经济目标和经济利征必定渐趋一致,这是无法逆转的。“两岸通商,惠及双方”,这句已被人说过无数遍的话,当前已经到了非拿出具体措施不可的时候了。在全世界都...  相似文献   

18.
李贺 《理论参考》2010,(4):31-32
今年1月26日,两岸谈判代表在北京正式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台称ECFA)展开首次专家工作商谈,达成多项共识。舆论普遍认为,作为程序性商谈,此次会谈具高度象征意义,有助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范力  刘岩 《理论参考》2010,(4):15-16
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不断密切,两岸民众对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更加强烈。台湾民众在经历了8年陈水扁当局操弄“独统”议题、恶化两岸关系、制造族群矛盾、撕裂台湾社会种种乱象之后,摒弃了“台独”执政者,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20.
远洋 《瞭望》1995,(14)
政治分歧不应当影响两岸经济合作──外经贸部有关负责人访谈录远洋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谈话中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其中第五项提出了关于“不应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这一重要观点引起台湾工商界人士和关心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