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春同志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推动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湖南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2.
李长春同志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推动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湖南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3.
福建是文化资源大省,具有建设文化强省的良好基础.但文化资源只是潜在优势,要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建设文化强省的现实优势,正确的发展战略选择至关重要.就福建文化强省发展战略而言,挖掘、创新、打造的路径选择,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明智之举.福建应通过挖掘、创新、打造三者的有机结合来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文化强省目标.  相似文献   

4.
福建是文化资源大省,具有建设文化强省的艮好基础。但文化资源只是潜在优势,要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建设文化强省的现实优势,正确的发展战略选择至关重要。就福建文化强省发展战略而言,挖掘、创新、打造的路径选择,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明智之举。福建应通过挖掘、创新、打造三者的有机结合来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文化强省目标。  相似文献   

5.
胡苏平 《求是》2012,(13):52-54
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是我们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系统化布局,全方位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实践中,我们探索  相似文献   

6.
郭俊民 《学习论坛》2005,21(7):64-68
建设文化河南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意义重大。依托河南省的文化资源优势,采取切实措施,建设文化河南,努力实现河南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将有力促进河南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茶陵是一个文化名县,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具体体现在“红”“古”“绿”“奇”四个字上。应着力发掘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提升茶陵文化,彰显文化魅力,促进茶陵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灾后重建中,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这是摆在地震灾区和援建省(市)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刊记者通过实地采访,深切感受到以剑阁县和绵竹市棚花村为代表的灾区重建充分挖掘了当地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发展湘西文化产业要突出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化资源丰富而经济相对落后的湘西,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突出湘西文化资源优势,努力铸造文化支柱产业,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是人们不断追求精神享受和发展需要而孕育的一种新兴产业,它以文化为其灵魂。我州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最美的两座小城之一的凤凰县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唐代的凤凰黄丝桥古兵营,是全国保留最完整的两座半古城之一,印证苗疆历史的“南长城”已蜚声国内外。反映土家族历史的“溪州铜柱”和土家族的故宫“老司…  相似文献   

10.
在市委、市政府作出“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部署后,全市上下呈现出争先发展、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但是以主城区为代表的“一圈”在发展氛围上明显浓于“两翼”。“两翼”要承接“一圈”的带动,实现新的跨越,必须以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误区,寻求突破,乘势推进“两翼”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两者相互制约;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共同目标指向,即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两者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其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互动,要努力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优化生态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顺应科学发展观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充分体现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要以人的现代化为基本前提,改革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其发展的成果也应落实到人民群众的身上.科学发展观要求有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尽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6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发展观的变迁史。从毛泽东人民发展观到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是硬道理”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观的提出,再到江泽民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的正式提出。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沿着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到重视社会发展,继而关注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直至提倡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演进和深化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开发区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春 《新视野》2004,(6):14-16
经过2003年下半年以来对开发区“圈地运动”的治理整顿,“圈地”势头基本得到控制,但开发区土地粗放使用仍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造成以上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现行征地制度有待完善,用地结构急需优化,产业导向存在偏差等。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和完善现行征地制度,从统筹发展战略规范开发区运作,纠正开发区产业发展导向等方面着手,珍惜并合理使用开发区每一寸土地,提高开发区单位土地产出水平,使开发区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的发展的正确指导理论。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不仅是一种崇高的价值理想,同时又是一种现实的社会运动,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以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为前提和基础,同时人自身的发展要讲究发展的科学性,也就是说,人的发展也必须坚持自觉、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的发展观是一种先进的发展观念,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的重大发展,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科学的发展观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崭新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率领各族人…  相似文献   

18.
山西具有丰厚的旅游资源。“九五”以来,我省旅游业保持了年均约20%的递增速度,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让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山西旅游业发展情况,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山西省旅游局局长籍振芳同志,采访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马克思从哲学视角构建了其社会发展理论;西方学人则在寻求其国家政策的理论依据中提出了各种发展理论;当代中国发展理论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脱颖而出,为解决长期困扰着发展理论研究的"多元发展主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为理解社会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开辟了新的范式,对社会发展的规律作了新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发展观经历了赶超型发展观、增长型发展观、可持续型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四个阶段的历史变迁。发展观的历史变迁虽然具有路径依赖性,但反映的更是思维的一种突破与创新,是思想不断解放的结果,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