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党建理论的新发展,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引导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科学理论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文明”是高度统一的,坚持这种统一性并把它贯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使之形成历史合力,这是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事业的历史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在总结我国目前“总体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的方针和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4.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实现“三统一”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相对稳定的,其中在实现“三统一”的手段和目标上,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建设“小康社会”是1984年邓个平提出来的。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又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1年江泽民进一步指出:“我们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最终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四个目标和六个标志,而难度最大的是如何才能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和“民主更加健全”,因此必须从治标和治本两个途径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与“三个文明”互相统一,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武器 ,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建设“三个文明” ,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杨之兴  黄明哲 《求实》2003,(1):8-10
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三个代表"与"三个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面对未来正确而深入地总结历史和审视现实,对于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着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兴良 《求实》2003,3(3):4-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因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它在现阶段的含义和目标是努力促进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此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要把“惠及十几亿”人口作为检验标准 ;要把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重要目标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坤 《理论学刊》2003,25(4):11-14
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关注于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创造和保持人的持久、强劲的发展能力 ,赋予了小康社会一种超越以往社会发展观的全新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价值评判标准。而全面建设小康作为“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 ,以及其确立的四种文明样式的具体内容 ,又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提供了现实环境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古语云:“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在总结党8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并阐述了一系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法论原则,以期在锤炼理论思维、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维能力方面作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福建省闽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上看闽西农村的小康社会水平仍比较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闽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文章认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保证,这是闽西农村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三种功能:经济功能有利于保障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有利于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功能有利于调整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民主功能表现在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搞好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性质的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保证。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根据我省人口的现状,提出政策建议: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发展教育事业,改善人口的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变旧的观念,消除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现象;加速农村经济非农化,改善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我们应当而且可以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成为根本扭转腐败高发多发的阶段。这是积极进取的目标,是努力可行的目标,应当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从中共执政的55年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有卓越执政能力和丰富执政经验的党;论证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我国人口变动趋势表现为:人口增长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性别差别会有所缩小等等。文章分析人口数质量和结构分布的状况,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及其实现地程度的影响和制约,提出扬长避短,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人口规律,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扫清障碍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的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创举。它蕴含着多层的价值体系、深刻的哲学理念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并彰显出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观、全面协调的社会发展观以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发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重大意义,回顾了泉州市宽裕型小康建设的实战历程。指出要继续深 化宽裕型小康建设,把它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20.
冯景源 《新视野》2003,2(6):17-20
本文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梯度发展规律问题。从唯物史观与时俱进和创新的角度,揭示出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级段的梯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