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节当拘     
小节当拘朱铁志生活中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道德劝诫让人莫名其妙、无所适从,譬如说“成大器者不拘小节”即是。我常常对诸如此类的名士哲学百思不解:不是“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么?不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么?怎么到了“成大器”的关口就要...  相似文献   

2.
吴武 《今日民族》2008,(9):39-42
“山歌越唱越开怀.井水越打越出来。歌场老将齐上阵。不是英雄你莫来。”这首水族民歌朴实干脆而又充满挑战性,你敢应战么?  相似文献   

3.
腐败与市场经济没有关系么?蒋明有同志认为:“腐败现象不是市场取向的改革造成的,而是改革不彻底造成的;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恰恰是由于尚未真正建立起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这句话把腐败现象的产生说成与市场经济完全无关,而只要“真正建立起”市场经济,就可消...  相似文献   

4.
关于“让人家讲话” 笑蜀(陈敏)写的《刘文彩真相》一 书被炒得乌烟瘴气。不平者要求在报 纸上反驳,当地主事者阻挡说:“要让人 家讲话嘛!现在不讲阶级斗争了。” 怪哉斯言!据理反驳就是“不让人 家讲话”么?为什么只让“人家”讲话却 不让我们讲话、还嘴呢?我们反驳是搞 阶级斗争,“人家”进攻就不是搞阶级斗 争么? 现在不以阶级斗争为纲,并不等于 阶级斗争熄灭了。《刘文彩真相》的出 版和炒作,就是在对共产党和广大劳动 人民搞阶级斗争啊! 关于“一分为二” 粪便就是粪便。粪便很臭。这是 人们都承认的事实。 可是,有人却…  相似文献   

5.
央视记者、主持人柴静出版了她的第二本书《看见》,柴静自己最最警惕的,是把人符号化、标签化。“世界也好,人也好,本来都是丰富多彩、参差多态的,为什么要通过标签去认识呢?”去掉标签,柴静是谁,我们能否“看见”?  相似文献   

6.
姜志雄  姜青辰 《前进论坛》2012,(6):48-49,66
初识植绒壁画创始人倪继周先生,是在23年前,在继周先生的香山画馆里,看先生在黑色的植绒布上作画……倪继周先生不是“科班”出身,但他生于一个美术世家,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他爱画画写写,书画让他废寝忘食。有时,睡梦中也常常梦见画画,梦醒了半夜三更爬起来,开灯作画到天明。  相似文献   

7.
人生苦短。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理应爱惜自己、善八待自己才对,为什么要对自己“下狠手,,呢?这不是明摆着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么。非也。我这里所说的“下狠手”,其实是另一个层面的自珍自爱—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严于开展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8.
读来读去独来独去王钢他的年龄:32岁他的出身:农家子弟他的身份:河南省最大的私营企业家注册资金1000万元他的信条:读来读去独来独去很少有人深究,“读”字的一半为什么是“卖”。还是在踞有中国银行河南分行进出口处这个“白领宝座”之时,生吞活剥也好,细嚼...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书画家,但不是学院派出身。他是民警队伍里的画家。这个书画家就是陈孟豪。出生于1952年的他,走上书画之路,可以说是“祖传”。外祖父是私塾教书先生,写得一手好字,其母亦是教师,也秉承了父亲的写字天赋,亦写得一手漂亮的楷书。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孟豪读书前就喜好在纸上涂鸦,读书时老师对其字赞不绝口,素有“写字大王”之称。小学六年级正当孟豪书画搞得红红火火之际,“文革”开始了。学生们都放羊似的回家不读书了,于是整天玩打弹子、捉蟋蟀、刮香烟牌子、顶橄榄核子等,从早玩到黑,不亦乐乎!曾当教师的母亲见儿子如此浪…  相似文献   

10.
侯松平 《黄埔》2013,(2):115-118
2011年夏,在新郑民盟支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书画笔会上,著名书画家、河南省炎黄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王留民先生问我:“侯老先生好吧?”我答:“去年10月1日到孙中山校总理那里报到了。”他一愣:“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如实说:“老父亲临走前一再嘱咐,不要打扰任何领导和亲戚朋友大家都很忙.千万不要添麻烦。我们子女认为‘孝顺,孝顺’,就是顺着他老人家的心愿,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们认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是不足取的,那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就是值得提倡的么?如果有人倾向于认为这个社会的“谎言”是没有底线的,那么“什么都不信”的底线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幽默五则     
《劳动保障世界》2009,(8):63-63
挑出来 凌晨2点半,6个喝得酩酊大醉的人在大街上踉踉跄跄地走着。他们来到一座房子前,其中一个人吃力地来到门前,连续地按门铃。屋里的灯亮了,敲门的人大声问:“这是迈克的家么?”“是的,你想要干什么?”“你是迈克的太太么?”“是的,你想要干什么?”  相似文献   

13.
结婚取大号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我们老家有个传统,结婚时,必须取个大号。结婚取大号,大号取得越有气派越好。结婚时,同族人要贺喜,便以新郎的大号作成一副对子,这便是“贺号”。我结婚时忙来忙去把取大号这件事情忘到九霄云外。眼看婚期到了,村里的焱哥便问我大号取好了没有。这真让我这个还喝了几年墨水的人好为难。取什么大号呢?苦思冥想又因忙心不在焉。于是只好搁下来,说,到时再说。临“贺号”的那天.焱哥问我:“大号取好了么?”我“哎呀”一声,“没……没有呀!“那怎么办呢?”焱哥说。“不取不行吗?”’看你说到哪儿去了,谁…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已经习惯了听到各种校方无力阻止校园暴力事件的新闻后,有人却对奋不顾身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校长和老师进行“马后炮式”的非议,这难道不是在英雄的伤口上撒把盐么?  相似文献   

15.
“道北”有个好民警姚乃国,孙万牢,魏晓林在西安,没有人不知道“道北”。前些年,说起哪里社会治安差.没有人不说是“道北”。如今的道北,却已是秩序井然。今儿的“道北”有了个他,若不是穿着警服,谁也想象不到,他那北么单薄、瘦小的个儿,竟一人而手空拳抓回了6...  相似文献   

16.
社区支持农业(简称CSA),是中国读者还很陌生的领域。记得我刚开始接触这个概念时,脑中鱼贯而出好几个问号:“社区”,意指居民社区么?这种“农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社区如何支持农业?这种支持,是居民自发形成的还是政府介入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桥啊桥……     
和承建“黄河第一桥”的德国洋行相比,和设计外白渡桥的英国公司相比,我们的开发商究竟缺少什么呢?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良心;缺少的不是承诺,而是诚信;缺少的不是“好经”,而是能把经念好的和尚!  相似文献   

18.
漫画与幽默     
一个人快要死了,向妻子口述遗嘱:“杂货铺给小明。”“小明?为什么不是东东?他比小明精明。”“好吧。……把汽车给阿华。”“但是乐乐在谈恋爱,他更需要!”“好吧,给乐乐。把乡下那幢房子给阿华。”“你知道阿华不喜欢住在乡下,把它给小明!”“要死的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19.
还是“原则一些”好程建平时下,领导作报告也好,安排工作也好,普遍地存在一种追求全面具体、事无巨细、操作性强的现象。看似实在,实则大包大揽,束缚基层手脚。笔者以为,上级布置工作还是“原则一些”好。某乡有上百年油茶生产历史,只要搞好低产油茶改造,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20.
未羊 《同舟共进》2011,(9):78-78
倘若有人问:"你爱国么?"很多人可能会说"爱";若又问:"持不同意见是爱国么?"一些人可能会说"不是";若再问:"你会对国家提意见么?"有的人可能会说"不会"(有意见烂在肚子里也不会当面提)。长期以来,我们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势:爱国就要说国家好,说国家不好就是不爱国。国民要与国家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喜欢提意见,那就是政治问题、立场问题,甚至可能成为"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