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段时期以来,日本以美国为依傍,狐假虎威,不断突破一些既定防线,向海外派兵、惹四邻不安。而美国为了培养在亚洲的“代理人”,也着为提升日本在亚太战略中的地位,大有把日本塑成“亚洲的英国”之势。人们不禁要问,日美合作到底会走多远?  相似文献   

2.
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在欧洲是无需争辩的事实。但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究竟在哪里,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美国的学术界和新闻界对此也有不同看法。我国国内对这个问题曾有过两次比较集中的讨论。一次是 90年代初,当时亚洲经济蓬勃发展,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发表了一些要重视亚洲的言论,我国国内就有一部分学者说美国的战略重点正在或已经从欧洲转移到亚洲,但多数学者认为美国的战略重点依然在欧洲。   第二次讨论是从去年 5月间美国五角大楼发表了《 2020年联合展望》报告后,《华盛顿邮报》立即报道说:“美…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行动表现美国"重返亚洲"之说概始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外长扩大会议时的一次演讲。随即,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洲"战略,并出台一系列新政策和新做法。近年来,从"天安"舰事件到南海问题,从钓鱼岛撞船到延坪岛炮击,亚洲国家之间发生了多项冲突,从中可以发现美国的势力已经通过染指这些事件逐步渗入亚洲事务。同时,俄罗斯也急切加入亚洲博弈,在能源和军事方面尤其引人关注:在高调宣称要建俄朝韩天然  相似文献   

4.
填字选人才     
美国西玛顿期货投资公司在北京组建的亚洲商务区总部要招人,经过几轮残酷的竞争,最终留下5个人。这5个人的综合素质差不多,如何具体分工,人事部门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31日,历史在这天定格,日本政坛“变天”,民主党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打败战后统治日本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千年老大”自民党,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也随后闪耀登场,担任日本首相,日本由此进入鸠山时代。但是,这个拥有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的新首相和有着纯正政治血统的“世家子”,在其竞选过程中,声称要“疏美国亲亚洲”,带领日本吻别美国,拥抱亚洲,定情中国,引得世界侧目,纷纷“热议”日本的对外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6.
分析家对亚洲经济前景的预测分歧甚大,乐观者预言亚洲经济的全面复苏将再创“亚洲奇迹”,而悲观者则认为金融危机的阴影并没有从亚洲消失。人们不禁要问:1997年底,一些分析家轻易地断言:亚洲地区在今后若干年将没有任何希望。事实证明他们是错误的。但现在就对亚洲经济强劲增长感到欣慰也可能是为时过早了。东亚经济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显露出复苏的势头,1999年经济强劲的增长更加强了这一判断。但今年以来,对亚洲经济前景的预测则出现了很大分歧。美国斯特拉特福公司的预测令人不安:亚洲并没有从1997年的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  相似文献   

7.
今年2月20日至22日,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中国。美国新任国务卿首次出访国外选择亚洲,48年来这是第一次。这次访华尽管是她访问亚洲四国的最后一站,但在中美关系史上可能是最受国际舆论关注的一次访问。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胜利和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对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的回顾和思考岳苏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框架下的全球战略。在“欧洲优先”的前提下,它也在亚洲的各个角落到处插手,横加干涉。凭借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美国在亚洲成功地建立了一条...  相似文献   

9.
自2009年底奥巴马宣布他是美国“第一位太平洋总统”以来,美国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融军事、外交、经济与意识形态等手段于一体的“重返”亚洲战略,尤其是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部署和实施“重返亚洲”战略的步伐明显加快,强化对华战略制衡和防范力度进一步加大,从地区到双边全面加强对华竞争姿态。美国的“重返”给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带来新元素,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出现一些新变化。一、中国面临来自美国的竞争压力加大首先,美国着力打造同盟及伙伴关系网络,对华实施离岸制衡的后果是:亚洲国家在安全上进一步陷入选边站队的处境。尽管无需夸大由此可能给中国安全带来什么样的威胁,但它却是美国削弱中国地区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中国在外交上面临的竞争压力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山岳冰川之多,亚洲第一,全世界位居第三,仅次于加拿大和美国。  相似文献   

11.
亚洲经济强劲复苏,房地产价格也不断上涨。美国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发表的。亚洲最火热房地产市场”排名,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都位居榜单前列。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重返”亚洲意欲何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日前在泰国访问时面对媒体郑重宣布,美国将“重返”亚洲,亚洲事务将在美国议事日程中处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与中国由于地域关系,加上美国已在朝鲜战争中领教过中国人的顽强,因此中美战争的可能性极小,美国已确认中国在亚洲的中心地位,台湾问题不会妨碍中美的关系。但美国有三个方面绝对领先于中国。一是美国大量投资于高科技与信息高速公路,称信息时代为第三次经济革命;二是美国大力引进各国优秀人才,自1980年以来,成为美国历史上引进人才最多的时期;三是美国有大量的投资基金,汇成巨额投资的动力,并推进生产力发展。此次亚洲金融风暴,对亚洲各国和地区打击沉重,15年来经济高速成长的成果消失了,仅泰国失业人口高达300万人。亚…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末,他就领导正大集团成为亚洲最大的农牧食品企业集团。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他第一时间前往投资,如今,他已在中国设立了200多个企业,投资近50亿美元,直接为逾8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不但先后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人”,被著名亚洲经济刊物《亚洲金融》称誉为“亚洲最杰出的企业家”,还被众多名牌大学、政府机构授予众多荣誉,赢得广泛尊敬。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去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了“三边”委员会.亚太小组会议。“三边”委员会是包括美国、欧洲、亚洲三大洲的政界、商界、学界人士组成的议论天下大事的组织。这次亚太小组会议只有亚洲人出席,今年11月国际上举行一系列峰会,亚洲受到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次小组会议论的重点是亚太地区的形势。  相似文献   

16.
11月6日至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连续访问了亚洲的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如何看待奥巴马的这次亚洲之行成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连美国媒体都称,虽然奥巴马此行促进了美国与亚洲新兴市场的联系,以推动美国经济发展,但是最终取得的成果有限、未能达到预期需求。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7.
亚洲的崛起一浪接着一浪。这种现象,没有在其他洲出现,这说明亚洲国家在崛起过程中是相互开放,而不是相互封闭;是相互帮助,而不是相互仇视;是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这是亚洲崛起的一条重要经验。亚洲要继续崛起,必须坚持这条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末,从知名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美国翰威特公司每年举办的年度“最佳雇主”名单中爆出了一则新闻:广东南方李锦记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获得“2005中国最佳雇主”、“2005亚洲最佳雇主”两个称号。本次评选中,全亚洲共有13家企业获得“2005亚洲最佳雇主”,除南方李锦记外。其余均为强生、波特曼酒店等国际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19.
当强调纪律秩序和基本技能掌握的亚洲学校逐渐转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时,素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美式教育却开始重视考试的功效。美国人虽然对亚洲人机械记忆和照本宣科的学习方式不以为然,但对亚洲人数学和自然学科分数始终高居榜首十分艳羡。越来越多的美国学校开始把加大考试力度作为改善教育质量的手段。对此,有些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教师强迫学生提高分数的功夫本可以用来把孩子培养成有创建、判断力和好奇的思想家。美国国家调查委员会也提醒国会,学校应避免把考试分数作为升学和毕业等重大决定的基础,并要求对高代价考试的利弊进行深…  相似文献   

20.
袁征 《时事报告》2005,(6):40-42
赖斯在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走访了欧洲、亚洲多个国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国对外政策代言人。人们关注,赖斯主导下的美国外交,与布什第一任期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在国内外环境的牵制下,美国外交政策会进行哪些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