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创建文明县城,是树立城市发展新形象,实现与时代同步,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2011年以来,湖北省郧县县委、县政府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作为每年的十件大事之一,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目标,开展以评选“最美郧阳人”人物、宣讲“最美郧阳人”故事、推介“最美郧阳人”事迹、传递“最美郧阳人”精神的“评、讲、推、  相似文献   

2.
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各个地方、各个板块付出努力,以每一处的"最美"装扮祖国的"美丽"。基于这个考虑,我们提出了"建最美上饶市,做最美上饶人"(简称"两个最美上饶"),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发展支撑。什么是最美上饶市?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有形之美:山水之美、生态之美、环境之美、生活之美、风景之美、风尚之美、文化之美。无形之美:心有多大,  相似文献   

3.
论宗教信仰自由及其活动的法律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珉 《前进》2002,(8):42-44
宗教信仰具有法律上的正当、合理性。因为:首先,信仰具有法律上的不可剥夺性质。人非机器,人只能有限地活一次:人生无常。活着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归宿何处?家在何方?人活得怎样?”归结到一点:有限的肉体生命生活在世界上,除了首先满足于吃、喝、住、穿与人交往等等功能性需要,然后就要去探究上述问题,这就是人生的两大基本范围:物质社会和精神领域。精神追求是人不可或缺的支柱。“人生自古谁无死”?超越死亡的只有人的精神、人永不停息地寻求生命意义的努力,“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龙兴海 《求索》2007,(11):37-40
现代化作为蕴含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内涵的历史演变进程,其中包含着人的精神扬弃传统性、获得现代性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在其直接现实性上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矛盾;处于当前中国现代化境遇中的人的精神生活矛盾,突出体现为信仰冲突、理想冲突、价值冲突和文化消费冲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与化解这些精神生活矛盾,是推进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旨在引导人们解决其精神生活矛盾的社会导向,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一是必须把握好导向的目的性维度;二是必须把握好导向的统摄度与整个点;三是必须把握好导向解释系统的科学性要求;四是必须把握好导向的层次性与梯度性。  相似文献   

5.
经历过物质匮乏而又精神禁锢年代的人们,连同诞生于新时代的年轻人一道,都曾欢呼过精神决定论的终结。根据经典理论,物质第一论的确立对人和社会的进步自不待言,精神生活理应从宗教般的领导地位上跌落下来,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上去。人们自可无所顾及地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各种物质需要,理直气壮地捍卫着自己的物质利益。那么,人类的精神生活到底占何位置?人的本能需要多少精神生活?此类问题自然早已有过各种诠释,本文只是试图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精神生活是什么?人的精神既然是依据物质客观存在的,那么人是否应该有一种独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构建“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重要抓手,厚积薄发、厚德载物,着力提升新时期温州人“富而好礼、富而好德”的道德自觉,从物质富裕迈向精神富有,打造道德高地。在温州,爱心慈善、见义勇为、帮扶济困、捐资助学等,蕴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从个人到团体,从民众到企业,使温州名副其实地成为“温情、温润、温暖”之州,形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温州现象”,温州人选“最美最爱:传递善美精神”城市。  相似文献   

7.
胡晓生 《小康》2009,(8):84-86
这里是中国最美的天然大草原,绵延8万平方公里,还未曾被人为破坏和污染过,这里曾是历史上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如今景象万千,动人心魄  相似文献   

8.
李慧 《观察与思考》2013,(10):44-46
目前,职业道德建设不甚理想,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对工作不热衷、责任心不强、上进心不足等现象,近来涌现的"最美司机"、"最美护士"等一系列影响全国、感动大众的最美职业人,为各行各业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标杆,他们忠于职守、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最美精神"为人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发挥着巨大的价值引导作用。本文将对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美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及"最美精神"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践行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最美"从"盆景"变为"风景",最终成为我们的"职业风尚"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6,(8)
近几年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让公民道德受到严重质疑,而浙江涌现的"最美"现象让人振奋。浙江地域文化中有经世致用、务实肯干,博采众长、善于学习等精神特质。在学习"最美"的同时,更应该挖掘、宣传这背后的地域文化精神,汲取精华,助推公民道德建设,从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位土耳其诗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而所谓城市的面孔,就是城市精神的集中展现。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串起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北京精神”的提炼活动前不久很火热,国内其他城市也开始热衷寻找城市精神。国外城市精神究竟是如何寻找的昵?当你穿越一座城市,追述一座城市的历史,观察它的经济命脉,并融人到这座城市人的生活之时,你或许能触碰到一些。记者到访过世界很多大小城市,这些城市的精神究竟源于哪里?让我们一起探寻吧。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4-5日,浙江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最美’精神与价值观”论坛在杭州举行,此次研讨会系由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社科院连续第八年联合主办。 近年来,浙江大地诞生了一大批感动全国的先进人物以及“最美快递哥”等社会普遍的“最美现象”。“最美”由“盆景”向“风景”发展,由“现象”向“精神”转化,这被认为是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在凝练、宣传和践行过程中的持续“发酵”,也是浙江“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工作的丰硕成果,成为浙江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神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2.
热词     
城市迷走症 指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表现出来的迷走状态。例如,坐公交车刷微博坐过了站;走进电梯在里面待好一会儿发现电梯没动,原来是忘了按下楼层按钮;坐了几站地铁后,听到报站才反应过来竟然坐错了方向……这些不少人都有过的生活状态,很多动作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日复一日地重复动作,在潜意识中使人陷入麻木的状态。“城市迷走症”并不是要作出道德判断,只是在描述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将精神无限夸大,视为万能,是行不通的;将精神无限贬低,视为无用,是错误的。两极相通,都将用来严重恶果。不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邓小平同志说得好:“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顶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党的十五大依据观小平的上述思想,对世纪之交全党全国人民四有的精神状志,提出了明…  相似文献   

14.
质量、名牌、市场、效益沈根荣质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因为人的本性是有了好的还要更好的,这种永不满足的追求促使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从刀耕火种时代的原始衣食到现代文明社会的名品精品,任何一个产品都经历过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精,从精到精...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6,(5)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省妇联纵横联动寻找"最美家庭",精心打造"最美家庭讲好家训"万场巡讲活动品牌,产生广泛影响,中央领导批示指出,"最美家庭讲好家训是一种群众讲价值观的好形式,可以总结推  相似文献   

16.
所谓"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迈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少数",必须具备如下七种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精神命脉,挺起精神脊梁,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以新担当新作为书写时代精神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日月潭印象     
说到祖国宝岛台湾岛上的日月潭,想必家喻户晓,即使是从未到过那里的人,恐怕也都知晓那是岛上最美的风景而心生向往。年初,我随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几位艺术家赴台访问时,有幸作日月潭之行。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14,(6):27-27
为更好地组织动员广大市民群众当好东道主,北京市将分阶段开展“迎接APEC,精彩北京人”市民群众文明实践活动。重点围绕“营造环境氛围、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市民素质”三项任务,组织开展好“礼仪、环境、秩序、服务、观赏、网络”六大文明引导行动和志愿服务行动,展现首都北京“最美城市最美市民”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高力 《桂海论丛》2014,(1):34-38
研究民族道德生活及其道德生活史,必须厘清与道德生活有关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等各种社会关系,分析在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用以调控和把握道德生活世界行为规范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揭示民族道德生活对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从而为民族道德生活的研究提供一种视角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石、历史依据、文化基因和现实基础,深刻阐明了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全面的、共建共享共创的、渐进式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于进一步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丰富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展望未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重要论述,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