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政模范     
钱国宏 《辽宁人大》2008,(12):46-46
人若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机关门卫老张借着月色晃回值班室时,脑袋便“咣”地撞上了台阶上的保险柜。 “这是谁干的,咋把保险柜放在台阶上了?”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18日,离散了50多年的赵久云、栗金芳老夫妻喜获重逢。对这两位白发老人来说,这种人间欢乐来得相当不易,其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让你感动之余,又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在心头……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来倾听两位老人的娓娓细说吧。久别故乡的老人赵久云激动地谈起了他在台湾收到的第一封──家乡来信1985年12月7日,我像往常一样到台湾屏东空军基地上班。门卫说有我一封信。我迟疑地接过门卫递来的信,发现寄信地址是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乡赵冢大队第六生产队。是家乡来的!信很厚,捏捏里边发硬,可能是照片。我多么想立刻打开看…  相似文献   

3.
正【案情回放】2013年初冬的某日夜晚22时许,有多年脑血栓、糖尿病史的81岁鲁老伯在家中突感身体不适,老伴立即通过电话喊回在同一小区住的小儿子,决定送老人去医院救治。该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早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晚22时大门上锁、禁止通过。鉴于此,老人的小儿子决定找小区后门门卫汪  相似文献   

4.
序(山村:老人与少年的壮语对话)少年:阿公.天从哪里来的?地从哪里来的?老人:不知道,只有布洛陀才懂。少年:那你知道山从哪里来的?河从哪里来的?老人:不知道.你去问布洛陀吧!少年:布洛陀是谁?老人:布洛陀是我们壮族很老很老的老祖宗。少年:阿公见过他吗?老人:见过!少年:在哪里见过?老人:在梦里,在山歌里。  相似文献   

5.
微观察     
《乡音》2014,(12):1-1
“照顾老人可领工资”值得推广 《中国青年报》: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本分。但前不久,南京却开启了“照顾老人可领丁资”的养老新模式。“聘用”子女照顾老人,可以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即便是专业的家政服务人员,  相似文献   

6.
《人大论坛》2012,(12):36-39
9月5日《重庆晨报》报道,近一年半来,在綦江公交车上。给一位80多岁的老人让过座位的人,都会收到老人回赠的一个红包。红包里除了2元崭新的纸币,还有一张印有感谢话语的卡片……  相似文献   

7.
铁门风波     
几位老人经常从不同小区来到彭浦公园晨练。听着他们“李伯伯、王师傅、袁阿姨、卞大姐……”带着尊姓的称呼,显见老人们之间已有了拉拉家常的默契。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茶座     
《中国保安》2011,(11):32-40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保安服务的范围。《条例》中规定:保安服务是指保安服务公司根据保安服务合同,派出保安员为客户单位提供的门卫、巡逻、守护、押运、随身护卫、安全检查以及安全技术防范、安全风险评估等服务。  相似文献   

9.
元月的一天上午,一位80岁的失明老太太从4层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出门买菜归来的保姆见状,抱着老人痛哭不已。据保姆说,这两天因为她准备要回家过春节,老人不让走,前天晚上还为这事哭了。没想到昨天一早就发生了悲剧。“如果我知道老人会这样,我就算再放弃一次回家过节,也愿意陪她。”(《北京晨报》)  相似文献   

10.
读了2013年第18期《民主与法制》刊载的《母亲缘何遭遇“被死亡”》一文,心情无法平静:竞有此事,岂有此理?然而这是事实。 一位独自生活的七旬老人,在不孝子伪造她死亡等材料之后,住了多年的蜗居突然间成了他人的房产,尽管x,/簿公堂、赢得了官司,想要收回却遥遥无期。这样的逆变对无辜的老人不啻“祸从天降”,更不知何时了结。而像这样搜肠刮肚地算计老人的“坑老族”,显然是“非常之人”。指望他们自觉履行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11.
严守职责     
厂长对新来的门卫说:"要注意监督,别让人把产品偷偷拿出大门!"下班时,门卫细心地检查每个离厂工人的皮包,但每个皮包都是空的。第二天,门卫问厂长:  相似文献   

12.
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如皋殷红彬事件后,“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新闻屡见报端,不断拷问着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老人摔倒在地,扶还是不扶?救人者会不会因此引来麻烦?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讨论,有网友直言:“不是我不扶,而是我没钱,扶不起。”人们对搀扶摔倒的老人变得越来越“谨慎”。在敬老节来临之际,本期《观察》邀您一同探讨:该如何对待倒地老人?  相似文献   

13.
艺术云南     
《创造》2007,(11):22-31
七彩云南经历了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从官员到百姓,从商人到记者,从游人到老外,从老人到学童,都在谈论《云南映象》、《印象·丽江》、《星光大道》、《梦想中国》、《花腰新娘一》、《无极》、《神话》、《千里走单骑》,谈论杨丽萍、张艺谋、陈凯歌、熊汝霖、茸芭莘那、丹增,谈论原生态,谈论昭通作家群,谈论舞蹈、音乐,谈论一夜成名,谈论包装,谈论炒作。甚至连云南的空气都充满了文化的味道,空前热闹。  相似文献   

14.
徐栋梁 《公民导刊》2011,(10):56-56
常言道: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爱人民。这话一点不假,如今代表送月饼给留守儿童,儿童谢道:好爹好娘。月饼送给空巢老人,老人谢曰:您们胜过我的儿郎!  相似文献   

15.
一代将星张学良老人陨落、远去,海内外莫不悲痛万分。然而他给人间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却价值连城,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16.
佐人 《现代领导》2007,(3):39-39
《庄子》里有位“抱瓮老人”,这老头每天“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可谓劳累至极,功效极低;可他习以为常.惯而安之.虽苦而不知其苦。当别人告诉他有种叫桔槔的汲水工具.可以省力高效时,这老头居然生气了,不仅不听劝告,反而说什么:“有了机械.必有机巧之事;有机巧之事,必有机巧之心;有机巧之心,人心就不纯了。我知道有这种机械,是以为可耻才不用的。”这位“抱瓮老人”把别人发明的机械取水法视为异端,习惯于抱瓮而不愿变革,这老脑袋保守如斯.不亦悲乎?  相似文献   

17.
刘武俊 《人权》2004,(5):30-30
据《检察日报》2003年8月6日报道,在陕西省兴平市政府门前,曾发生一起市政府门卫保安殴打上访老人,伤者躺在门卫室地上8小时无人过问的严重事件。陕西省咸阳市纪委、监察局就在此事件中有关人员处置不力问题发出通报,兴平市政府某副市长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可以说,这起发生在市政府大门口的殴打上访人员的严重事件,赤裸裸地张扬了某些人对老百姓正当上访的“傲慢与偏见”。  相似文献   

18.
二楼的老人     
他住在我的二楼,是个面善慈祥的老人。独生儿子赴美留学后,他和老伴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9.
《协商论坛》2011,(2):54-54
新修订的《老年法》拟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并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民政部有关官员表示,“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以前这种诉讼法院一般不会受理,但现在法院要立案审理”。  相似文献   

20.
新《老年法》草案"出炉"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强调给予老人更多精神关怀。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笔者认为,"常回家看看"是子女的义务也是责任,将其列入法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