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平     
乍看起来,绰号与腐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他们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俗语说:“好名难修,坏名难丢。”当贪官落马,人们在对贪官昔日的“蛛丝马迹”“惊回首”的同时,那些绰号也在接受着道德的审判和舆论的谴责。  相似文献   

2.
唐河县龙潭镇段庄村党支部书记刘丰珍有三个绰号,人称“倔老头”、“难请”、“小算盘”。今年73岁的他在村里德高望重,得到了全村3000余名村民的拥护。  相似文献   

3.
李铭葵 《党课》2006,(5):44-46
为什么有些贪官能隐藏那么多年,甚至边腐边升?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们反腐败机制的缺失,也有许多人对腐败现象见怪不怪的冷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有些贪官非常善于用假象欺骗我们。从本质上来说,一切贪官都是真正愚蠢的,因为他们是在拿自己的灵魂与魔鬼做交易,在获取金钱物质的同时,丧失的是人格、良心,最后导致身败名裂、得不偿失。但是贪官们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傻瓜,相反,他们大抵都会觉得自己很“聪明”。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为贪官们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腐败“智慧”而叹为观止。有人对此作了一番研究,总结出贪官十大腐败假象,以期人们能够透过贪官的画皮看到他们丑陋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贪官之“潜伏定律”:之一、“潜”得越久的贪官越难查。一是贪官有“经验”了,手段更狡诈;二是事隔多年,很多线索也不好查。倒是一些“新手”贪官更容易“栽”,或是新近发生的腐败更容易暴露。因此案件突破,往往从“新”开始。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9,(6):33-34
有人做过不完全统计,我国95%的贪官背后都有着那么几个“红粉娇娘”。南京市车管所所长查金贵虽已年近花甲,居然包养了13个情妇。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珏为11名情妇而忙,也因为11名情妇而倒。中石化原董事长陈同海与另一贪官杜世成竟共同拥有同一个情妇。而湖北省天门市原市委书记张二江因为拥有107个情妇,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21):74-76
贪官多有女人问题,古人说“饱暖思淫欲”,想来不无道理。男人一旦当了官有了权,就转瞬间变身为光鲜的“鸡蛋”,各路“苍蝇”开始围着你叮,除非你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廉洁奉公的本色,否则准叫你“上贼船”。当领导干部难,难就难在别出现裂缝上。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04,(4):9-11
据统计,近年来,贪官落马80%来自群众举报。而当人们为贪官落马击掌相庆时,是否想到:为举报贪官,多少举报人都有一部用血泪写就的辛酸史。因为拳报,举报人付出巨大代价;因为举报,举报人常常惨遭迫害。贪官倒了,而举报人的境遇依然那么凄惨;贪官判了,而贪官的罪名中却少有“报复陷害”罪。这不免让人产生“免死狗烹”的悲哀!  相似文献   

8.
关于小节问题,许多领导干部都是非常注重的。可以说,小节紧连着大节,大节体现在小节。然而,注重小节者并非廉官独有,有时,一些丧失大节的贪官对小节的在乎程度也是超乎人的想象。贪官重小节,自然有他(她)的良苦用心。依笔者揣测,首先是刻意追求做掩护。在人们的印象中,贪官大都花天酒地,气势凌人,然而这样往往招人耳目,容易“翻船”。“聪明”的贪官却不这样,他们和廉官一样对“小节”非常在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让人很难相信如此一位“好干部”竟然与“贪”联在一起?!其次是“低调处理”保安全。看起来谨小慎微,没…  相似文献   

9.
“犯其至难,图其至远”石火改革顺利和让人们获得实惠时,人人是赞成的。而现实总不如设想那么美好。改革有时也不那么顺利,也要碰到难关、付出代价。在这种时候怎么办呢?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老先生倒比我们的一些同志想得开。他说:“犯其至难,图其至远”。就是说,为实...  相似文献   

10.
种田赎罪?     
原广西自治区副主席、“捞钱手”徐炳松有句“名言”:愿种几亩试验田,借此向人民赎罪。此言论先河一开,不乏步徐氏后尘者“贪官所见略同”,在痛哭流涕的忏悔中,恳请组织,只要免除牢狱之灾杀身之祸,心甘情愿去当一名农民。 权且相信这类曾为“人上人”者的“情之切,意之真”。初一想,贪官跟农民类比,是不是亵渎了农民;细一思,反复把玩“种田赎罪”,总觉得一种“另类”意味挥之难去。徐炳松贵为一方大员时,肯定不曾想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只有当他从副主席的宝座上跌下来后,身陷囹圄,才会一厢情愿渴盼做一…  相似文献   

11.
当前,贪官傍大款似乎已成为贪官们搞腐败的必修课,就连成克杰、胡长清之类的高官也不能例外。他们一头扎进款爷、款姐的怀中,玩起了权钱交易的游戏。贪官傍大款危害虽大,但它仅仅是众多傍中的一种。眼下出现的另一种傍,比贪官傍大款更加可怕,那就是警察傍黑帮。贪官傍大款,双方图的只是钱财,而警察一旦傍上了黑帮,他们不仅图钱,而且往往还要害命。   报载,以人送绰号“活阎王”刘振华为首的黑帮在河南登封市盘踞了长达 10年之久,其成员已发展到 30多人。 10年来这帮恶魔丧尽了天良、干尽了坏事,然而就是这样一帮食人之兽,每…  相似文献   

12.
“实事求是”言简意赅,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并非易事,有时甚至感到异常之难,那么究竟难在哪里?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找原因,笔者认为有“八难”: 一是难在制定、执行和创新科学的制度;二是难在培  相似文献   

13.
王文华  胡杰群 《实践》2008,(6):55-55
那些落马的贪官们也读书吗?答案是:读。那么,贪官们都读什么书?落马前和落马后他们的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落马前,他们都说自己在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等等。事实上,这些书他们可能连摸也没摸过。  相似文献   

14.
论“捞名”     
北某县原县委书记刘欣年经常在大庭厂众之中鼓吹“三个一点点”:“你送我一点点,我收一点点,我再往上送一点点”,活脱脱一副贪官嘴脸。但现在像他这样不注意名声的“傻冒”贪官已不多见,大多数贪官在捞财之外更注重捞名了。比如,他们鼓吹的不是搞腐败的理论而是反腐败的“经验”。江苏某市原市委书记刑党婴在一次市委民主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4,(1):75-77
在党的十八大后汹涌澎湃的反腐潮下,我们将目光对准贪官出事前这一特殊而敏感的时间节点,梳理了从2003年4月到2013年4月,10年间曾引起广泛关注的10名外逃贪官事前准备情况,揭开“外逃贪官潜伏期”种种谜团,为进一步打击贪官外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某日,一位喜欢猎奇的朋友向我公布了他的一项新近“研究成果”:发现凡近年落马的贪官们大多都在民间有绰号。如:广东湛江前市委书记陈同庆因爱喝“蓝带啤酒”被叫做“蓝带书记”,结果他因受贿,充当走私、黑帮保护伞而被判死缓;原沈阳市财政局长李经芳,穿着考究,经常喷着高级法国香水招摇过市,群众戏称他为“花花公子”。这位“花花公子”也于不久前因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原江苏省宝应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克明,群众送给他一个“刘大胆”的绰号。“刘大胆”大胆到自己公然嫖妓,还支持协助娱…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1,(1):14-15
潜伏期研究,本刊将焦点放在贪宫潜伏与反腐机制有效建构的高度来认识,这尚属首次。本刊通过事实论证、多方剖析,首次提出贪官潜伏期的长度与反腐的力度成反比,以及贪官“潜”得越久越难查,职级越高潜伏期越长等论断,广为学界认同。而如何着手破解“潜伏”,本刊认为,查“苗头”,破“一言堂”、开言路、追责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精明贪官点太背“居然”“大意失荆州”大凡贪官者,往往具备常人所没有的胆量和“精明”,能很好地把自己的言与行截然分开。但幸运并不总是罩着贪官,“拔出萝卜带出泥”虽然是他们经常表演的剧目,但有时出现的“钓鱼得龟”现象难免让人贻笑大方。然,现实生活中不乏如此“点背”贪官:周其东案。2002年8月13日,安徽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安徽芜湖市原行枪决。至此,周其东案画上了一个句号。周其东,从一个镇的镇长到镇党委书记到县长、县委书记,最后青云直上至芜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可谓官运亨通,还曾被评过全国百强县委…  相似文献   

19.
夫子有一句传世名言:治民难,而治吏尤难。孔子 一语道破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周期率:宽于治吏则官贪,官贵则令废,令废则政弛,政弛则国危。这个恶性循环就是中国历史上贪官如蚁、朝代迭替的基本动因。 对吏治腐败的历史考察 中国的贪官出现甚早。据史家考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尧舜时期,即有贪官行世。尧时制定了“五刑”,对当时的上层建筑和公共秩序进行规范。夏朝建立以后。“夏有乱政而作《高刑》”,皋陶即是当时的法官,他是历史上最早的监督百官的反腐败官员。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随着杜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贪官…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名“积极干事”的贪官。甚至因为“积极干事”,多次拒绝提拔,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做法,却没有引起上级的怀疑;一次拒绝提拔没有引起怀疑也罢,多次都没有引起怀疑。直至把这名本来并不大的贪官“养成”了贪腐近34L元的巨贪,这难道不是怪事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