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多维内在逻辑,分别是秩序和谐的生活共同体、多元构成的利益共同体、权责适应的责任共同体、社会进步与人全面发展的共同体。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用制度、协商、情感等多维治理工具来实现其现代化建设,需要重视解决重构基层新型人际关系、扩大群众参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方式等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理解和把握好“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于推进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徐梦萍  魏崇辉 《创造》2020,(2):74-75
实践中,基层社会治理出现了多元主体共识缺失,合作机制不完善,分工不明确,资源分配不均,基础不牢固等困境。随着对治理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入,重塑多元主体治理价值观,形成治理共识;健全多元主体合作机制,拓宽治理领域深度;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推动社会资源均衡发展;以基层为中心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重心向下移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的优良传统和法宝是群众路线,“与群众打成一片”是基层治理的工作写照,“弄脏你的脚”是基层治理的工作方法,“人心和情感”是基层治理的“灵魂”。文章从社会情感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出发,论证社会情感建设是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特色和传统优势,分析、探索社会情感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路径。海南D村和西藏G村的实践给基层治理带来新的启示,其核心要素是“情”,主要包括: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做到“有情治理”;休戚与共,融情入理,引导群众参与式发展;命运与共,兼顾效率和公平,培育共同情感,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真正成为人民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中,基层治理是最基础最根本的环节。在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6.
社区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在参与社区治理和提供社区服务方面有重要作用。自身存在的问题及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效果。在增强社区社会组织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合理定位和良性互动,有效整合资源、重塑居民社会价值应是推进社区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场域,理论与实践皆表明,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主体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是推进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由之路。本文试图在梳理武汉市各街区近年来形成的有代表性的社会治理创新经验,以及分析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构建"社会共治"格局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层党组织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前沿阵地,是国家治理的基本组成和重要基础.组织强则基层稳,基层稳则全局稳,全局稳则事业兴.要打造新时代背景下的党建体制机制、构建彰显新时代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就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引领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破解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困境,探索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推进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在基层,如何克服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主体单一、机制不健全、方式陈旧等问题,各地都在探索。大连市西岗区365工作体系在工作理念、多主体参与、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治国安邦,基层是坚实根基;管党治党,基层党组织是有力保证。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基层党组织是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党建引领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向。在“十四五”期间要努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是历史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如何不断激活基层党建的活力,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基层党建必须直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周洋 《群众》2014,(8):26-26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以党建创新带动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必须站在更高层面,放眼更高水平,多谋富民之策,多行利民之事,多为安民之举,努力提高居民收入,不断创新社会治理,让百姓的腰包更鼓,生活的环境更优,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层社会变动是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的现实依据,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基层党组织必须要根据创新社会治理对其提出的新要求,顺应基层社会变动需要,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5.
16.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囿于情感-理性二元对立的惯式,情感治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相关问题有待厘清。在探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时,作为治理对象和治理策略的情感治理,需要从主观、客观两个层面激活社会治理的情感治理能力,而核心则在于社区的情感治理能力建设。在治理路径上,发挥基层党建和技术治理作用的同时加强情感动员,共建情感共同体,对于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剑锋 《广东民政》2010,(1):15-15,18
近几年,笔者曾到广东部分县市走访,也通过其他途径得到了不少资讯,通过掌握的资料,笔者发现,我国(包括广东省)的社会管理方面已经出现了某些值得担忧的情况:譬如,粤东、粤西的一些农村及城镇社区的基层单位党组织建设薄弱、基层政权组织涣散,而宗派宗族势力却大行其道;在个别地方,黑恶势力活动猖獗,好人受气,歪风盛行,而某些官员则对这些不良倾向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18.
19.
在中国的发展实践中,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成长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协同演进。社会治理的成长丰富了党的建设的内涵,推动基层党建的创新。基层党组织通过深度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其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大建设被赋予了扎根基层实践的动力。在社会治理的成长中又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自身建设科学化,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动社会治理成长。  相似文献   

20.
在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国家对贫困地区进行大量的资源输入,在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治理问题。预防型治理的社会治理模式,即在治理的初始阶段有意识地构建预防措施,以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以资源密集输入为过程载体、以多主体互动为推动力量、以沟通协商为机制手段的治理模式,以此来保障后续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避免政府事后治理造成的高成本或临时性行政施压导致的治理无序,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达成基层社会的善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