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诺 《法制与社会》2011,(32):63-6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商业秘密在现代社会的技术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商业秘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以及企业之间优胜劣汰的秘密武器。因此商业秘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国法律对其保护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本文根据商业秘密的定义,针对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制度现状,分析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以求促进我国商业秘密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常常成为被侵害的对象。本文主要从商业秘密的法律内涵,企业内部应当设立保护商业秘密的事前规范以及商业秘密被侵犯时的事后法律救济途径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以确保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3.
竞业禁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不会随着职员的流动流向竞争性的企业,保持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如何完善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规定,本文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玉 《法制与经济》2010,(8):99-1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量,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保护商业秘密,就是保住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鉴于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商业秘密保护现状与误区、商业秘密的认定及其构成要件、企业保护自身商业秘密的管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而言,商业秘密是保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基础,而往往公司职员①尤其是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了自己经济利益最大化,侵犯商业秘密现象也屡见不鲜,笔者从企业与人才的视角,结合商业秘密的构成、特点以及法律保护上的规定与不足,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6.
虽然商业秘密是知识产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商业秘密同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商业秘密不像其他知识产权需要申请、有保护年份的限制,商业秘密从其出现开始就直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主要还是以民事法律的保护为主。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变,科技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商业秘密逐渐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一旦商业秘密被侵害,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而原有的民事法律已不能威慑和保护侵犯商业秘密所带来的危害,为此,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快了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竞业限制制度是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维护企业竞争优势、规制市场运行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的运行机制和方式是通过约定违约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限制劳动者自由择业的权利,例如要求职工离职后两年内禁止入职竞争对手企业或者禁止经营、从事与本企业同类型或相似的产品和业务,从而降低因职工离职而导致本企业商业秘密外泄的风险。竞业限制作为法律明确规定的一项保护商业秘密的制度,相对于其他保护方式,具有简单、便捷、灵活等特点,可以适用在高新技术、商业服务、制造业及教育等行业领域,能够起到合理和必要的商业秘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施杰 《中国律师》2002,(6):44-46
商业秘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秘密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竞争通常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往往是企业商业秘密的掌握者和使用者,竞争对手看中的也是这一点,才会不惜代价地想挖走这些…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商业秘密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竞争的加剧,商业秘密纠纷也日益增多,员工跳槽是引发商业秘密纠纷的主要原因.分析劳动关系中商业秘密保护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对劳动关系中商业秘密保护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服务外包中,发包方普遍认为商业秘密比其它知识产权形态更为重要。商业秘密的经济价值根源,决定了禁令制度在商业秘密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国修改后的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虽然都设立了损害赔偿制度,但司法实务部门在临时禁令能否适用于服务外包商业秘密保护这一问题上认识不一。因此,构建我国服务外包商业秘密保护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赵小军 《政法学刊》2006,23(1):32-35
自主择业权和商业秘密权是劳动者和企业各自拥有的重要私权,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不应简单地认为自主择业权具有优位效力。自主择业权和商业秘密权的地位是平等的,应当用明晰、准确的法律规定彼此的合理界限,以使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正在酝酿修改的《劳动法》对此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主题链接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与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权利客体不同.企业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要成为商业秘密需要企业采取保密措施。同时对其保护也主要靠企业的自身保护。那么企业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作好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呢?请关注本期“管理实务”《商业秘密的自我保护》一文.该文为企业保护商业秘密工作提供了务实的指导和建议.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商业秘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其价值在于能给所有人带来当前以及现在的经济利益,帮助权利人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因而其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鉴于此,本文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商业秘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在国际经济一体化、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商业秘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基于劳动关系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无疑成为商业秘密保护的核心.因此,对劳动关系中商业秘密保护的理论基础、法律理念冲突与协调,以及商业秘密权和劳动者劳动权、择业自由权的平衡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加强劳动关系中商业秘密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竞业禁止协议与商业秘密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竞业禁止规制的法律法规零星而不成体系,应用范围有限.商业秘密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因竞业禁止协议与商业秘密保护两者竞合而产生的法律问题,成为司法实践中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通过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厘清两者的法律性质和涉及的法律关系,从而达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张佩 《中国律师》2024,(1):55-57
<正>企业员工跳槽至其他企业,员工自己或近亲属另行设立企业并泄露、使用原企业商业秘密;因合同关系知悉相对人商业秘密后,违反保密条款约定侵犯商业秘密等,都是引发商业秘密纠纷的情形。然而企业的商业秘密维权之路并非坦途,不少企业对商业秘密的界定不够清晰,或者并未对商业秘密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以致在主张侵犯商业秘密时难以形成有效的证据证明涉案信息符合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7.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要占据优势地位,其中商业秘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主体,各单行法律法规为辅的立法保护模式,存在过于分散、可操作性差的缺点,不能有效预防和打击侵权行为。本文从分析商业秘密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的分析、比较,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涛  于丰源 《人民检察》2022,(13):59-61
<正>商业秘密凝聚了企业创造的智力成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企业的竞争优势与长远发展。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严重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和营商环境,抑制市场主体创造活力,社会危害性大。近年来,司法机关不断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惩治力度,案件量随之上升。电子数据作为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中的重要信息载体和定罪量刑关键证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的基本态势和电子数据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办理同类案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员工跳槽与商业秘密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春 《中国律师》2000,(12):54-55
目前出现了一些员工跳槽带走企业商业密的纠纷,这不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产品及劳动价值造成了有形、无形的损失,而且还由于削弱了企业对教育的投资的动机而间接影响了社会效益的提高。如何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与保护好企业商业秘密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在当今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技术性与秘密性非常强,员工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就掌握了公司的几乎所有商业秘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不够健全,没有一些明确的具体的规定,鉴于此,对员工跳槽现象与怎样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研究与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现…  相似文献   

20.
崔凯 《法制与社会》2012,(13):83-84
商业秘密是现代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制度的重要内容,商业秘密作为不法之人非法获取的目标,成为被恶意侵害的对象。企业受到侵害以后,它在同行业的竞争当中,就失去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有鉴于此,如何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特别是运用司法救济手段进行干预保护,就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而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