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恺元 《中外法学》1998,(5):126-129
<正> 由詹宁斯和瓦茨修订的《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九版于1992年由英国朗曼公司出版。在时隔近40年之后,这部西方国际法的经典著作又出新版,无疑是国际法学界的一件大事。而这一事实本身,也再一次证实了《奥本海国际法》在国际法著作中的权威地位。由于北京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王铁崖教授等人的辛勤工作与努力,该书第一卷第一分册的中译本得以与中国从事国际法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广大读者见面。通过对《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一分册第九版(中译本)(以下简称第九版)与《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一分册第八版(中译本)(以下简称第八版)的比较,不仅可以看出不同修订者在学术观点、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更可了解国际法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领土的概念讨论国家领土问题自然先要明确何为国家领土,权威的国际法学家们都对它下了定义,例如:权威的代表著《奥本海国际法》认为:“国家领土是一国主权支配下的地球的确定部分”。。我国著名法学家王铁崖主编的《国际法》称:“在国际法上,领土主要是指国家所有的土地,即在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的确定部分。”②《奥本海国际法》和其他权威国际法著作给国家领土所下的定义都突出揭示了国家领土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指明了国家领土是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的,是国家主权的对象。正如周鲢生教授所指出的:奥本海对国家领土所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石蒂 《中外法学》1980,(3):79-80
<正> 上面几篇都是译自《海洋发展与国际法——海洋事务杂志》(Ocean Development andInternational Law:The Journal of Marine Affairs),第七卷第一、二期合刊。这个杂志是少数几个专门有关海洋法的期刊之一。主编是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柏克斯(William T.Burke)。现在已经出版第七卷。第七卷第一、二期合刊是以拉丁美洲和非洲对海洋法的影响为主题的,编者是美国克雷  相似文献   

4.
从《战争与和平法》看“和平崛起”的国际法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战争与和平法》中的国际法原理《战争与和平法》(De Jure Belli Ac Pacis Libri Tres)是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伟大学者胡果·格老秀斯的最著名、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整个国际法学的奠基之作。因而,对该书的充分理解和把握是深入研究国际法问题的起点。(一)《战争与和平法》的结构体系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讨论战争的含义,该卷分为四章,各章分别阐述了战争与法律、正义战争、公战与私战以及主权等基本问题。这实质上是在解释什么是战争法,〔1〕因而该卷构成国际法的导论。〔2〕第二卷讨论战争的原因,该卷分为二十六章,所占…  相似文献   

5.
籍灵 《法制与社会》2013,(24):144-145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就中日两国针对钓鱼岛主权问题的争论,实质性的内容就是"割让"和"先占",具体问题第一是钓鱼岛在最早是否属于中国领土;其二是日本的"无主""先占"的理论是否成立,在国际法视角下,本文将从先占、时效、时际法和禁止反言四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陈森 《中外法学》1982,(4):80,37
<正> 随着我国国际往来的增加,国际法愈来愈受到有关教学和科研单位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在《奥本海国际法》中译本第二次印刷出版之后,人们关切地询问:还有哪些重要的国际法专著翻译出版呢?目前,由商务印书馆组译出版的奥地利著名法学专家阿尔弗勒特·费德罗斯《国际法》已与读者见面。资德罗斯1890年2月生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1913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法律系,获得法学博士。起初他担任法官,1918年进入奥地利外交部服务。1921年任维也纳大学国际法讲  相似文献   

7.
“法律渊源”是国际法中重要内容,中外学者对之都有精辟的论述,它们对我们学习和理解国际法渊源是有很大帮助的。法律渊源则是指法律规则的产生或形成。但是对法律渊源的实质,国际法渊源的内容及其理解,众说纷纭,这篇文章就是阐述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探索和思考。在一般的教科书中都有对国际法渊源的论述,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其中主要的论述: (1)现时国内普遍采用的王铁崖主编的《国际法》(大学试用教材)似乎采纳了奥本海国际法的说法,认为国际法渊源指“国际  相似文献   

8.
(一)生平与著述 1897年8月16日,劳特派特出生于奥匈帝国加里西亚省的左基夫.1927年,劳特派特任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国际法讲师,1938年任剑桥大学国际法讲座主任教授,1951年任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1955年,他离开剑桥大学就任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1960年患病,同年5月8日逝世.劳特派特一生的著述甚丰.他出版的专著有:《国际法的私法渊源和类比》,《法律在国际社会中的职能》,《常设国际法院对国际法的发展》,《国际人权法案》,《国际法上的承认》,《与国际法委员会编纂工作有关的国际法概论》,《国际法与人权》,《国际法院对国际法的发展》;编辑的文献资料有:《国际公法案例年度摘要和报告》,《国际法报告》,《英国国际法年刊》等.他还修订了《奥本海国际法》(第5-8版).另外,他还撰写了近70篇论文和随笔,并就国际法院的一些案件,发表了自己的个别意见和反对意见.[1]  相似文献   

9.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现实的国际关系已经有了深刻的变化,但现有的国际法的理论仍然发展缓慢,可以说国际法理论已经滞后于国际关系发展的现实,仍未走出奥本海国际法体系。因此,当前国际法理论建设的任务是艰巨的。国际法的理论创新是时代的需要与反映,国际法理论创新的起点在于概念与范畴的建立与创新,国际法理论创新需要运用现有国内法理论,与国内法“接轨”,东方文化包括中国的儒家文化是国际法理论创新的重要思想源泉,国际法理论的核心是建立对主权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历史背景在日本,西方意义上的法学研究是从国际法领域开始的。19世纪未期,日本遇到了许多在此之前从未遇到过的国际问题,例如:与俄国的领土争端,同西方列强缔结"开国"条约,1870年俄法战争时的中立地位,在明了事实真相而觉醒之后,谈判修改"不平等条约",等等。为适应解决上述问题的需要,日本对一本称为《万国公法》的著作进行了研究。该书是美国律师丁韪良(William Martin)所翻译的惠顿(Henry Wheaton)的《国际法原理》的中文译本。1868年,即《国际法原理》译成中文四年之后,一部解释《万国公法》的著作在  相似文献   

11.
驳台湾“公投制宪“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先波  邓剑 《时代法学》2004,2(1):35-41
台湾当局主张"公投制宪",援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原则,但从法理上分析,其"公投制宪"是不符合这一国际法原则的,是对国际法上国家主权原则的挑衅.  相似文献   

12.
董跃 《政法论丛》2022,(2):71-80
仅从蕴含的法理思想以及技术特点考虑,区块链对于国际法的挑战是全方面的,包括对国家主权的系统性消解;强化了国际法的"去中心化",导致部分现代国际法的执行措施失效,同时赋予其他国际行为体参与国际法事务更大空间;同时,区块链和国际法中的国际商事惯例以及国际软法等还具有相通之处,使区块链机制更具有替代相关国际法秩序的潜力.但是...  相似文献   

13.
朱文奇 《法学家》2004,(1):114-117
国际法是国家间用来规范它们相互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则和规定的总和.国际法是一门"活的法律学科"(living law).之所以说它"活",是因为国际形势的发展使得规范国家关系的国际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外国人侵权法》诉讼中,习惯国际法是原告起诉的重要实体法依据。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美国联邦法院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习惯国际法规则测试标准,即一项习惯国际法规则必须是"具体的、普遍的和具有约束力的"。这一标准与传统习惯国际法的两大构成要素——"实践"和"法律确信"既有所区别又相互关联。《外国人侵权法》诉讼中美国联邦法院对习惯国际法规则的识别与适用极大推动了美国国内对习惯国际法的争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何田田 《法商研究》2021,38(5):61-73
话语是反映价值观和思想的可察之途.大国外交离不开国际法,国际法的首要价值是秩序.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考察与研究中国外交话语表达所蕴含的国际法秩序价值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基本话语,是国际法治中国话语体系的组成部分.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对外交往实践中所秉持的立场和价值观的演变过程,是中国在不同时代背景中开创性地运用国际法解决问题并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力逐渐扩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浩培先生的《条约法概论》可以说是我国国际法的教学者和研究者必读的经典国际法著作。笔者虽然多次读过这本书,但是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感觉和新的收获。在李浩培先生诞辰百年之际,笔者重读李先生的经典之作《条约法概论》,有一些新的感悟,特与诸位作一番交流、切磋。一、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巨著《条约法概论》篇幅宏大,结构却是十分清晰和简洁。全书分3编,共22章,83节,在较长节中又分目,共121目,另有序言和3个附录,足见其内容之丰富,著述之艰辛。第一编为绪论,分条约绪论和条约法绪论两章,主要说明条约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和条约法的…  相似文献   

17.
《法学杂志》2018,(2):F0002-F0002
何志鹏,1974年2月生,黑龙江双城人,1992年开始在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习国际法,获得了获得了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9年1月留校任教至今。何志鹏教授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国际法理论、人权理论和法学教育。自1998年在《法学杂志》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以来,至2017年10月,何志鹏已出版了《国际法哲学导论》《国际法治论》《权利基本理论》等个人专著9部,合作出版《国际法原理》《国际法的中国理论》《国际法的未来》等著作20余部,  相似文献   

18.
主权是国家独立的标志,是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必要条件;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久经确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构成国际法的基础,也是现代国际法的根本原则。但是,近数十年来,在国际法著作中,主权概念和主权原则不断受到一部分资产阶级学者的非难和攻击,说什么主权概念和国际法不相容,说什么随着国际法的发展,国家主权就  相似文献   

19.
回顾过去75年的国际法,我认为现在的习惯法和条约基本上和1906年美国国际法学会建立时的习惯法和条约属于同一体系.它现在仍然为外交部所适用,偶尔也为国际法庭所适用,并常应用于国家和地方法院以及政府官员、公司及个人的交往中.然而,1981年的世界毕竟不是1906年的世界了;今天的国际法与20世纪早些年代的国际法当然也有明显的不同.不过,这种变化并不是极端的变化.1907年美国国际法杂志第一卷有几篇文章的主题到今天还没有完全过时;国际仲裁、美国缔约能力的范围和限度以及关于战时病者伤者的日内瓦公约就是一些例子.确实,伊莱休、鲁特(Elihu Root)(国务卿  相似文献   

20.
1983年4月10日是荷兰法学家雨果·格劳秀斯四百用年的诞生日,他的生平和著述,同近四百年来国际法的发展有着分割不开的联系。他是近代资产阶级国际法的奠基人,西方国际法学者称他为“国际法之父”。他的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捕获法》和《海上自由论》,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古典自然法学思想出发,系统地论述了国际法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公海自由、使节不可侵犯、中立、仲裁等原则和主张。从而使“一个相当完整的国际法体系作为法律科学的一个独立部份是第一次建立起来了”。这对国际法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