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事业单位组织绩效评估实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事业单位基本上是由各级政府投资设立的,承担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但目前对事业单位组织绩效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规定,其组织绩效评估的价值定位与目标定位远比企业要复杂,侧重点也不同。我们必须构建起事业单位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起社会性化的多元评估主体格局,逐步提高事业单位组织绩效评估的社会化程度和技术专业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大城市管理的特点、政府角色及职能。新时代大城市管理的特点即城市发展与管理的同质化、整合化、人性化、专业化、智能化和高效率。全球化要求大城市承担起表现性角色 ,即政府要体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社会的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和社会发展与进步程度。这就要求政府要成为民意的政府、有限的政府、责任的政府、开放的政府和修错的政府。上述角色要求城市政府应该从社会发展与进步及关心人、尊重人出发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发挥导向性的职能———为城市发展掌舵 ;规划性的职能———为城市发展描绘蓝图 ;预算的职能———为城市发展整合资源 ;规范的职能———为城市发展提高秩序 ;服务性职能———为城市发展提供保障。通过政府职能的有效行使 ,促进社会平等和社会进步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政府不仅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工具,而且应该成为引导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公共价值,实现社会理性的主导力量。政府不仅要承担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和对微观经济进行规制的职能,而且要承担引导经济体制改革,培养市场体系,确立市场竞争规则和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等职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和城市组织形式、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政府、社会、市场三者职能逐步分离,原先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被剥离出来转向社区;大量的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进驻社区;越来越多的企业离退休、下岗职工转入社区,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会群体利益由"单位性利益"逐步分化为"社区个  相似文献   

5.
关于执行工作警务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人民法院"执行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法院内部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执行主体错位.法官承担执行工作混淆了法官的职能,有悖立法本意.人民法院应当改革现行执行机构,把执行工作承担者的身份由法官变更为司法警察,建立"执警合署"'机制,设立司法警察局,对执行工作实行警务化,除服务审判工作外,承担包括死刑在内的全部法律文书的执行.同时将执行中的裁判职能分离出来由法官行使,走执行工作专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 政府转变职能不仅是我国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政府要转变职能,就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全能”的形象,重新明确政府的职能。那么,如何界定地方政府的职能呢?就这一问题,本文试通过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与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进行比较,以供借鉴。 一、发达国家地方政府与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对比 (一)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的职能.伴随着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发达国家政府的管理职能、服务职能大大强化。因此,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的职能也主要表现在管理和服务两个方面,而且其作用也在不断增长。因为: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对政府提出了错综复杂的要求,这些细致入微的、繁杂的事务均由中央政府承担和安排,显然力不能及。因此,中央政府要授权地方政府;另方面,伴随各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我国目前义务教育投入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的外部性、公共产品性质和政府的经济职能等角度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由中央政府全额承担的经济学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9.
政府生态职能的主要内容是提供生态公共产品、承担生态责任、实现生态公正。当下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经常陷入职能虚位化的困境。为此,应根据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要求对政府职责进行重组与优化,实现从"经济至上"向"生态优先"的职能转型,并通过树立生态价值、加强职能整合、完善制度设计、重视职能转移等途径履行生态职能。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要求地方政府在履行生态职能的同时,承担起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任。在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政府生态职能履行不到位、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保障不足、地方政府合作不力、监管不完善等问题,阻碍着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因此,有必要通过强化政府生态职能履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保障制度、构建地方政府生态环境合作治理机制、健全监督管理体系等路径来突破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山西历史上的两次服饰文化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服骑射”和“易服改制”是历史上发生在山西的两次著名的服饰文化变革 ,变革的内容始终围绕民族性和时代感这一文化内涵中最核心的部分。两次变革都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 ,这两次变革是民族服饰文化长期碰撞与融合的结果 ,也是山西的先民们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2000多个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县域经济的领导者来说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呢?笔者认为,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和结构,在战略层面上有以下着力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资源导向。 把县域所拥有的禀赋资源作为突破口,是发展县域经济常见的着力点。每一县域都程度不同地具有一些特殊资源,如特殊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或其它传统资源,这些加上一定的资金和劳力投入经过市场配置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监狱的行政隔离措施 ,一方面具有预防性作用 ,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护性作用。因而 ,行政隔离的囚犯可分为二类 ,对于捣乱性囚犯 ,发挥预防性作用 ;对于受威胁的囚犯 ,则发挥保护性作用。始于 2 0世纪 6 0年代后期的囚犯权利运动影响了矫正系统管理捣乱性囚犯的方式 ,实践证明 ,行政隔离是处遇那些需要高度警戒囚犯的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措施 ,不论他们对其他囚犯有威胁 ,还是自己处于其他囚犯的威胁之下。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惠及47.7万户、204.3万生态移民之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文章针对贵州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中重建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便实现生态移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良好的双赢。从而促进生态贵州建设,保障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在当代的深入普及和应用,网络犯罪已然成为刑事犯罪的主要形式。与此同时,网络犯罪的虚拟性、跨区域性等特征打破了传统犯罪中地域的限制,使管辖成为当前网络犯罪案件中的首要解决问题,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目前,在办案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往往不在技术方面,而是因管辖不明所带来的繁琐的行政化程序性问题。公安机关往往掌握网络犯罪案件管辖的主动权,而随着程序的推进,检察院、法院则略显被动。当前检察机关对于网络犯罪的管辖监督存在比较大的缺位,对此,关于当前网络犯罪案件,不仅要从管辖制度本身进行针对性完善,更要从监督层面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6.
"历奇为本"辅导(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简称ABC)起源于外展运动,20世纪90年代传入香港,2002年初,由香港历奇辅导协会介绍到内地. "历奇为本"辅导是借助简单器械、设施,精心设计一系列的程序,让队员处于一个陌生新奇的环境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挑战,通过辅导员适当的介入、及时的评价,引导小组或个人解决难题,突破局限,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发掘个人潜能、激活团队创造力,将经验整理、升华、转移,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促进队员成长,从而达到辅导目标的一种教育方法.历奇为本辅导主要是有历奇活动、体验式学习、野外训练和小组及个人辅导技巧四大元素组成,并在四大元素的互动下,让队员获得经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在办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育主权、外方合作准则的资质和水平、收费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等。  相似文献   

18.
"两个证据规定"出台后,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其寄予了厚望。其中,《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虽然主要立足于死刑案件,但对于普通刑事案件同样适用。现阶段,侦查取证工作未能全面贯彻"两个证据规定"的具体要求,有待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推进侦查取证的规范化,从而切实提高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中的词是指孤立存在的词,言语中的词是指进入了语境得以运用的词。语言中的词往往具有多义性,而言语中的词其词义一般是单一的。语言中的词其词义具有抽象性,言语中的词其词义则具有特指性。语言中的词的词义较为稳定,而言语中的词却可以临时具有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批判中的法学与法学中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研究与其说是一种对法律现实的理论认识活动 ,不如说是一个对法律现实进行批判与反思的过程。批判法学彰显了法律认识过程中的审视意味 ,让人们意识到没有批判的法学是封闭和僵死的体系 ,法学只有在批判中才能更新和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 ,一味的批判与普遍的否定也会导致法律虚无主义的复活。因此 ,对批判方法的法学应用需持谨慎而又必须予以正视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