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语言总是反映着社会,语言性别歧视是社会性别歧视的真实再现。本文分析了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原因,并通过实例从构词和词义两个角度分析了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最后提出了消除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的方法和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有效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无一不是处在一定的管理机制之中。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机制是关于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的作用方式和过程。本文分析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结构从非平衡到平衡再到非平衡的动态循环过程,信息通道和信息集中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产生的影响,满足构建有效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机制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大多数学习者的心目中,标准英语无疑是一种最实用和最完美的语言,但实际上人们对标准英语并不是十分了解。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和语言自身的角度对标准英语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说明标准英语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社会和文化的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学习是时下自主学习的一种趋势,互联网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学习者也有必要提高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利用效率。利用网络开展英语学习的自主学习者应不断提高其信息素养,并且具备相应的超语言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5.
广告无处不在,它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可以由语言、画面、声音等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语言。广告英语的词语由于受语言学、心理学、营销学、社会学、美学等诸多学科的影响,与普通英语有着明显的差异。商业广告英语作为英语中的一种特殊变体,以推销商品或服务为目的,在句法、词汇和修辞方面具有其显著的特点。文章就选词特点从十个方面对商业广告英语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从1998-2008年十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统计分析看,考生听力水平较差,得分偏低,故对此进行分析,除教师教学因素外,针对题型特点,依据不同题型:找关键词、中心思想、已知语言环境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题技巧。旨在提高听力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于辉 《工会论坛》2008,14(5):105-106
语言中隐喻的使用非常普遍。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反映。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英语的词汇反映了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现象和英美人的价值取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隐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的关键,隐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词汇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确定意义的个体,构成了语言的基础。因而学习语言总是从学习词汇开始的。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应用英语词汇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必须认识到掌握英语词汇的重要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增强自身的英语素质。  相似文献   

9.
英语已成为全球化时代最强势的国际语言,那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汉语能否成为强势语言呢?本文就从目前汉语逐渐升温的趋势,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含有成为强势语言的成因。作者大胆推测: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成为全球通用语。  相似文献   

10.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快速融合,避免敏感信息和隐私流出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和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是版权保护最有效的途径。文中系统分析小波变换的盲水印技术的分裂、预测和更新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选择水印嵌入位置的方法,并在实际环境上实现了这种方法,结果表明,对文字信息保护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语言的复杂性除了体现在其时态、词形的变化外,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英语复合句的使用上。从属关联词that可引导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并且在这几种从句中有特定的省略用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中通常感到英语的关系从句是一大难点,而且经常回避使用英语的关系从句。主要原因表面上是英汉语的结构不同,其实质应该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一种语言代表着一种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解不同的语言结构其实不难,但要改变思维方式却不容易。所以要想学好英语的关系从句就应该了解并掌握其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分析"石化现象"的定义入手,从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不平衡,语言学习的负向迁移等方面分析中国各层次学生在国内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石化现象"的内外起因,并探讨了如何通过CALL增加正迁移,减少负迁移及语言学习认知方法的改进等来防止或缓解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石化现象",以提高英语学习实际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词汇是语言中最积极的因素之一,它既是语言系统的基础,又是最能承载文化内涵的因素。文章从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通过诸多教学实例阐述如何实现大学英语跨文化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5.
英语是全世界三千多种语言当中的一种,属于印欧语系日尔曼语言分支。英语从公元五世纪几千名昂格鲁.撒克逊人的语言开始,到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世界上把英语作为外国语来使用的人数日益增多,而了解英语的发展史将有助于深入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16.
传统外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 (Grammartranslationmethod)和听说法 (Audio -lingualmethod)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 ,外语工作者们意识到了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文化差异总是同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 ,心理素质 ,风俗民情 ,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 ,本文拟就语言的基本要素———词语入手 ,从上述几个方面来探讨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并阐明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按照《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阅读居首位,这四种能力并不是平行发展的。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语言的输入总是先于语言输出。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学习外语,听总是先于说,读必先于写。从我国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阅读能力又是应用广泛的一种能力。目前,外语教育工作者逐渐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因果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反映在语言中的因果句自然也很普遍,在以“形合”为其显著特点的英语中,因果句有用常用的因果关系词连接的,称为显必要句;而用其它非因果关系词或不用任何关系词联系的因果句,称为隐性因果句。通过对六类隐性因果句的研究分析,总结了一条翻译规律,即抛开源语语表形式的束缚,深入弄清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再尊循2逻辑对等的方法,用目的的语恰当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9.
王红霞 《工会论坛》2009,15(1):112-113
语感作为语言学习中的一项终极目标,是最难以把握和提高的语言感性认识。本文从词块的角度讨论了英语语感的培养,论证了词块对培养语感所具有的价值与作用。在语言的教与学过程中,利用词块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感。  相似文献   

20.
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广泛,加之我国民族分裂势力总是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为此,有必要了解我国宗教立法。由于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宗教法律,有关于宗教方面的立法,广泛地散布于宪法、民法、行政法和刑法以及其他各项专门法律之中。本文从保护宗教自由、抵御分裂活动的角度,对我国宗教立法进行概括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