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贪污贿赂案件的首次讯问,对于案件能否突破起着重要作用。在查办贪污贿赂案件的首次讯问中,恰当运用讯问策略,牢牢把握“现场”主动权,有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破案件。  相似文献   

2.
侦查人员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是证实犯罪,查清犯罪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就职务犯罪案件而言,讯问有些时候甚至直接影响案件的侦破。由于职务犯罪嫌疑人大多具有相当的社会阅历及一定的社会地位,且有些还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故其对抗心理十分严重,对其的讯问难度也较大。这种情况下,侦查人员是否掌握一定的讯问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在此仅就办案中总结出的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审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是一个必经的程序,也是审查复核犯罪事实、发现问题和预测庭审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好本阶段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工作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拟从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特点出发,探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策略运用问题,以期对我们公诉工作有所裨益,实现共同提高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讯问中制定策略需要严格的针对性,就是要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弱点展开,策略才能见效;那么研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弱点就成了制定讯问策略首先需要解决的课题。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气质、性格和情绪的研究而找出其心理弱点,可以帮助讯问人员制定科学的讯问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的犯罪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着高学历、高智商、高职级发展,其反侦查能力以及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蔽性不断增强,加上“传讯犯罪嫌疑人不得超过12小时”的硬性规定,使得职务犯罪案件的突破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讯问人员不断探索侦查谋略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进而在创新运用中充分体现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谋略技巧和侦查水平。本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就如何巧妙地运用讯问策略突破职务犯罪案件作一粗浅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2006、2007年公安部组织的两次“剖析命案讲教训”活动中发现,讯问这一基础性侦查措施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实践中.讯问能力不高以及讯问的失误已成为犯罪嫌疑人翻供以及案件无法正常诉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立坤 《政法学刊》2001,18(6):55-58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第一次讯问,在侦查讯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准确确定第一次讯问的目标和任务,可使讯问工作及以后的侦查工作少走或不走弯路。侦查人员在第一次讯问中,要认真研究案件材料,牢牢掌握讯问的主动权;深入调查、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以便在讯问中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心理对策;制定第一次讯问计划,使第一次讯问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根据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讯问中的不同表现实施相应的对策;对不同到案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不同的讯问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反贪污贿赂工作中,笔者在审讯和取证过程中经常遇到不同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文化层次和生活背景以及性格迥异的嫌疑人。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注重细节与战术,较好地把握和利用他们的心理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再采取相应的讯问对策,那么审讯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案件就容易突破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一、被讯问人的心理特点贪污受贿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因智商水平和社会阅历等因素,大多比较狡猾,有的在作案时就考虑如何逃避查究问题,为自己筑起一道比较坚固的对抗讯问的心理防线。抗拒心理是阻碍其供述罪行的最主要的心理障碍,因此也是讯问方法所针对和作用的主要对象,只有迫使嫌疑人克服这一主要心理障碍,才能达到使其彻底交代的最终目的。抗拒心理依照其产生的不同原因可分为多种类型。第一类是畏罪心理。是犯罪嫌疑人惧怕罪行败露受到处罚而产生的畏罪心理。畏罪心理不仅能直接阻碍犯罪嫌疑人供述罪行,而且还可以派生出侥幸、戒备等抗拒…  相似文献   

10.
近期,贿赂犯罪在职务犯罪构成中所占地位愈加突出,但因其侦查难度较大,更加突显讯问策略和技巧在整个侦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指出在讯问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吃透案情、制定计划,做到知己知彼;仔细观察、巧妙闲谈,做到对症下药;切入主题、步步深入,做到有的放矢;扫尾善后,查漏补缺,做到细致彻底。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12小时内成功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这不是一个轻松的事,由于职务犯罪嫌疑人身份、经历的特殊性,其通常有较高的知识文化,在部门或领导岗位上任职,这类人群的反侦查意识特别高,  相似文献   

12.
[核心提示]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过程中,讯问双方的心理变化通过表情、眼神、举手、投足等形体语言,都会表现出来,侦查人员可充分利用形体语言传递的信息,正确解读犯罪嫌疑人的真实想法,为突破案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所办理的案件,都是职务犯罪且大多为智能型犯罪,其犯罪主体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这就决定了侦查人员既要看到进行讯问的多种有利因素,又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困难方面,对嫌疑人,在每个细节问题上都得严肃认真,必须掌握讯问策略,讲究斗争艺术,才能达到制服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讯问的心理实质是促使犯罪嫌疑人由拒供、谎供到真实供述的态度改变过程。影响犯罪嫌疑人态度改变的因素有认知性因素,情绪情感因素,情景因素,犯罪嫌疑人的人格特征。促使犯罪嫌疑人态度改变的心理策略有,正确利用恐惧唤醒,恰当使用单面或双面证据,合理利用首因与近因效应,有效组织不同层次的说服信息,建立与犯罪嫌疑人的可沟通的关系,设计讯问场所与营造讯问气氛。  相似文献   

15.
正一、直接告知侦查人员对经过法定程序立案后的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讯问时,口气坚决果断,直接告知:你是本案嫌疑犯,不容怀疑。问后直视犯罪嫌疑人的反应,但不允许犯罪嫌疑人回答,如果其插话或表白应坚决制止。其目的就是打消其侥幸心理,检察机关已掌握了其犯罪事实。如问:陈某某,检察机关已掌握了你受贿的事实和证据,你要如实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要求,审查逮捕阶段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些办案人思想上忽视提讯的重要作用,审查案件不负责任,常常在讯问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渎职侵权犯罪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类案件查处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办案的难度也很大。由此决定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对侦查工作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作为七种刑事证据之一,是查明案件事实的依据,对侦破案件,了解案情全貌及作案细节以及收集获取其他证据的线索,审查印证其他证据,形成确实充分的证据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实质上,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较量,是一场智慧的较量,简单的强攻硬取很难奏效,要破守陈规,讲究策略,巧妙、灵活地运用侦查谋略,才能为侦查增添活力,为破案提供…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公诉部门而言,审讯是指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据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和调查,并对其中的矛盾和疑点问题进行深入讯问的工作。在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已经经过了公安机关的多次讯问,认罪或是不认罪,其供述内容基本稳定。因此,在公诉阶段的讯问工作中,突破口供的紧迫性已经大大减少,转而着重于复核和完善案件证据、核实侦查活动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了解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动态,为出庭支持公诉做准备等。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性格、心理特点的职务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光红检察官1994年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到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工作.从事反贪工作十来年。主要负责对全省反贪办案工作的指导。单独办理各类反贪案件11件,参与办理厅级干部案件5件,  相似文献   

20.
靖波  魏梅 《中国检察官》2013,(13):51-54
研究犯罪嫌疑人在讯问阶段的心理活动,是整个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在讯问中,讯问人员和嫌疑人在心理空间的对抗,越来越成为影响整个诉讼工作全局的一个焦点。特别是在审查逮捕阶段,听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则是防止错案发生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在讯问中心理作战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提高掌控现代法制条件下讯问中心理战的能力和水平。一、在审查逮捕讯问中心理博弈的特点(一)博弈主体与对象地位的特殊性从审查逮捕讯问中心理战的主体来看,讯问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