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规范与政治权衡的较量——2005年德国政治危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德国发生严重政治危机。施罗德总理为了获得选民对自己领导实施的改革政策的支持,援引“基本法”第68条规定,向联邦议院提出旨在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的信任案,未获通过。德国联邦总统克勒根据总理建议,宣布解散议会和重新大选。两名议员向联邦宪法法院提起诉讼,指责施罗德总理人为操纵信任案不获通过,是蓄意滥用宪法规定,克勒总统同意解散议会是违反宪法。这场危机反映出德国宪法规范与政治权衡之间的矛盾,是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简要介绍二战后自然法学和实证主义法学的交锋,指出二者的共同缺点是绝对化,揭示德国基本权利制度的设定与二者的关系,以及基本权利如何克服此种绝对化思维。德国基本权利的相对化面向主要体现在对国家权力的约束和自身内涵的相对性两方面,法律的效力不再绝对,各种类基本权利也没有确定无疑的定义,而由联邦宪法法院在判决中发展。本文期望通过分析基本权利的相对化面向,展示其对宪法秩序安全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深入,关于建立宪法法院的呼声日益强烈,建立宪法法院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探讨。由于建立宪法法院涉及面较广,如果确定建立的话,需要社会各界多层面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因此,目前我国关键建立宪法法院的工作尚处于研究与论证阶段,其中主要存在以下争议:首先,宪法法院在组织架构上到底是采用宪法法院制度,还是采取普通法院制度。其次,是否应该采取立法机构下的宪法委员会制度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本着根据我国的国情,按照法律制度实际的原则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宪法法院。  相似文献   

4.
<正>(3月21日至4月20日)■3月21日,泰国宪法法院针对2月2日全国大选是否违宪及是否有效一案进行裁决,判定大选因违宪而无效,必须重新举行选举。宪法法院称,2月的大选投票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同时举行,因此不符合宪法规定,必须举行新一轮选举。宪法法院同时要求选举委员会与看守政府共同商议新的选举日期。■3月29日,斯洛伐克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3月30日,斯洛伐克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最终统  相似文献   

5.
美国选举制度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选举制度是在宪法规定下、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它一直保持着宪法规定的基本骨架,并通过宪法修正案、联邦法律、政党改革、各州议会的法律而在具体程序和规则上有所变更。美国的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联邦制度、分权制有密切的联系,也体现了美国政权体系中权力分散、权力多元、权力有限的特点,更反映了美国的“一切政治都是地方政治”的特色。选举人团制和预选制是美国的独创,前者“古老”,后者较新;但从实践看两者都是既有利也有弊。总而言之,美国的选举制度基本上与其他政治制度相适应、相匹配,也基本上能够完成美国民主制的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麻烦的、难缠的、短期内不易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德国)的“宪法冲突”?简单来说就是德国宪法有关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权规范”与德国政治实践相互矛盾,德国各阶层人士对政治制度现实普遍不满。这一冲突的来龙去脉如何,都有哪些化解冲突的方案,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艺术自由”与“青少年保护”是关涉到人性尊严及人格形成的重要的宪法法益,其在法律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两个竞争性的宪法保护的需求。在宪政国家的框架下宪法理论和制度建置如何平衡和回应两者间的关系一直是关联广泛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德国的治理经验进行初步探索,为我们思考多元艺术发展下的中国青少年保护问题提供一种值得参考的宪政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8.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也是在德国和欧洲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力量。在欧洲联合问题上,德国社会民主党抱持联邦主义和"欧洲合众国"理想,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支持者,在推动一体化深化和扩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9.
一、德国家庭中妇女的法律地位 战后德国妇女法律上的地位在东、西德发展形式有所不同,民主德国在建国时就以宪法的形式确立妇女的平等地位;而在联邦德国,这一过程在1980年才完成。  相似文献   

10.
在2009大选年,德国左翼党在联邦大选和许多州议会选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推动了德国向五党并立的政党体制演进和政党联盟的重新划分组合,而且也鼓舞了欧洲左翼力量的发展。适逢两大全民党日益陷入危机以及德国社会结构发生分化,左翼党坚持社会公正与和平主义的新党形象,紧紧抓住这个政治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左翼党本身还面临许多问题,要实现与社民党在联邦层面结盟的时机还未成熟。  相似文献   

11.
从宪法性条约到条约性宪法--欧盟宪法的进步与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宪法与以前的欧洲一体化重要条约的区别在于,它已经超越了"宪法性条约"而成为"条约性宪法".欧盟宪法主要是欧洲的联邦主义者借欧盟扩大之机推进欧洲政治一体化的产物.欧盟宪法既有其巨大进步的一面,也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一面.相比于现实意义,欧盟宪法的象征意义更大.欧盟宪法在批准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是可以克服的,但是欧盟领导人不应当把一体化仅仅当作目的,而忽略其他对欧洲前途来说更重要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2.
邓聿文 《南风窗》2012,(24):44+46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十八大报告十八大报告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改革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党全面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的决心。在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  相似文献   

13.
2017年联邦议院大选后,德国形成了碎片化的政党格局。联盟党和社民党两大传统主流政党身陷发展困境,支持率一路走低;2018年德国选择党成功进入全国16个联邦州议会,在德国政党体系中站稳了脚跟;政党光谱的另一端,德国绿党也实现了崛起,目前有成为第一大党的趋势。欧洲议会选举进一步将德国碎片化的政党格局固化。碎片化的政党格局不仅降低了德国政治的稳定性,同时也对欧洲议会的决策效率及德国为欧洲一体化提供动力的意愿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21年是德国的"超级大选年",年内有六个州议院选举,联邦议院选举也将于9月26日举行,届时将选出新的联邦政府和接任默克尔的联邦总理.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肆虐德国,疫情加剧了德国社会的分化,使德国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而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德国左翼党则一直致力于社会公正,捍卫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本文以即将举行的2021年德国大选为背景,讨论左翼党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所处的政治环境,对左翼党近年来的发展与目前在大选中的方位加以分析,在阐述其主要竞选主张的基础上,论述左翼党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对其与社民党和绿党组成"红红绿"政府的可能性及未来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5.
2017年德国将迎来产生联邦总理的联邦议院大选.作为德国政坛重要一员的左翼党以“自由、民主、平等、公正、互助、环境保护”等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把实现“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并坚信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本文以2017德国大选年为背景,总结左翼党的基本纲领以及该党在德国政坛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阐述其对于解决德国国内外问题的主要立场与主张,分析其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借此展现德国政坛的最新发展状况,并探讨以民主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左翼党在德国的成长历程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底,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这是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系的看重。法律保留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和行政法的原则,它由德国著名的行政法学家奥托·迈耶提出并且在当时的德国得到发展。它的含义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必须在立法机关的授权也就是对其进行了规范的前提下方能做出,否则无权行使。它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是法治化道路上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本文就法律保留原则相关概念引出话题,进而分析宪法与行政法中法律保留原则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三年     
1月13日南联邦议会通过"关于社会组织与政治组织的基础与联邦国家权力机关的基础的根本法"。此项法令在许多方而修改了1946年的宪法。法令规定,联邦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劳动人民,它"通过选入人民委员会、人民议会、工人委员会和其他自治团体的代表,并且直接通过选举、罢免、复决、选民会议、公民委员会、公民参加行政管理和司法  相似文献   

18.
高层声音     
赵义 《南风窗》2011,(4):12-12
吴邦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指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各方面反映强烈的问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重要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的重要职权,确保各国家机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9.
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德国总理朔尔茨提出“时代转折”命题。突破不向危机地区输送武器的禁令、扭转德国在防务支出上的“节俭”态势以及改变德国的俄罗斯政策等一系列动向,宣告了德国外交与安全战略的转型。德国外交战略转型既有外部环境变化方面的原因,也受德国国内政治力量转移的影响,其总体指向是大幅提升军事实力、实现联邦国防军现代化,以期在欧盟乃至国际秩序重塑中发挥领导作用。德国外交战略的转型面临国内民意支持存在变数、国防投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中东欧国家疑惧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0.
唐小兵 《南风窗》2013,(18):88-91
要理解20世纪的政治,从德国宣传体制的建立、运作及其逻辑,崩溃及其原因等入手,可能会是一种最有效和简便的方式之一。要理解20世纪的政治,从德国宣传体制的建立、运作及其逻辑,崩溃及其原因等入手,可能会是一种最有效和简便的方式之一。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译著美国传播学者彼特沃克的著作《弯曲的脊梁—纳粹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就是这样一部典范性的著作。作者从德国宣传体制的崇拜文化之形成、内部等级结构、娱乐文化的角色、公共与私人生活等角度,在一个对照性的历史框架之中细腻而敏锐地呈现出了内在于20世纪德国的这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