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中共11届3中全会召开10周年、中国的改革进入了第二个10年的今天,为什么要研究统一与分裂的问题呢? 这是无可回避的历史,也是必须正视的现实。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时间统一,多少时间分裂?这要看用什么标准,还要看是讲形式还是讲实际。如果我们承认王朝不等于中国、王朝的起迄不是统一的始终、名义上的归属不等于实际上的统一、王朝统治范围之外的政权和地区是自治或分治而不是分裂,那末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以历史上中国的最大疆域为范围,统一的时间只有  相似文献   

2.
我的家在陕西省的一个农村,这里属于“八百里平川”富饶的关中平原,汉武大帝和唐杨贵妃就葬于我所在的兴平市。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人都是一朵浪花,可以看到历史巨变的人应该说是少数的。在新中国建立的60年里,我们家完整见证了国家发生的变化就只有我的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很幸运的;而我们这一辈人,虽然见证不完整,却在充分享受着国家变化给我们生活上的巨大改善,无疑我们更幸运。总的来看,当国家困难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山居杂笔     
我住的这个地方叫金顶山,是贵阳市的北城,所有的楼房和街道,连同行走的人,都在山上。我不知道这山为什么叫金顶山,我的窗外150米远就有一座高过我窗子的山峰,那山顶修了一个酷似碉堡的玩意,估计是战争年代留下的。有点儿慵懒的贵阳人遗忘了它,人们都在各自的生活里,逛街呀,工作呀,会朋友呀,没有谁愿意往历史里去看。于是,它就和山上的树啊草啊一起沉默着。  相似文献   

4.
绿林之光     
任蒙  登豪 《福建乡土》2012,(5):51-53
1一个封建王朝在一座山林里终结,又一个新的王朝从这里发端,我相信,谁来到这里都不会漠视这座山林的神圣。然而,由于时代过于遥远,这座山林的故事一次次被别的山林所重复,它所产生的历史轰动一次次被新的轰动所取代。无数回世事变迁,使它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只有走进这座山麓,走进历史的记忆深处,我们才能听见从这里发出的巨大轰响。绿林镇,湖北京山县一个乡镇机关的所在地。在我们抵达的那个傍晚时分,谁都没有顾得上去打量它。次日清晨一觉醒来,我才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地靠近了一座铭刻着史诗的英雄山麓,我们一步跨入了两千年前的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官僚地主阶层更加野蛮地掠夺百姓,又逢连年赤灾,人民生不如死。就是在这座山中,燃起了焚毁新莽政权的冲天烈火。此刻,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农民大起义的主要策源地,面对脚下这片改变过中国历史的神奇山岭,我的心头蓦地升起了一种莫名的敬意。可是,高大的山峰在我们面前依然沉默着,并不在意我这种颇有些感动的目光。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独自回想着辉煌的往事。那种淡然的神态,让人感觉到的只是平凡。  相似文献   

5.
走向西部     
走向西部,我的心向着苍凉的风张了帆,溯长江、黄河而上,横跨昆仑,飞越天山,然后停泊在无论是草原深处、黄沙深处,还是冰峰之巅,只要生命绽放花蕾,只要人生于荒漠之中寻求到绿洲。 抚摸西部广阔无垠的胸膛,从东到西,由南往北,锡林格勒盟上一只只半藏绿荫深处的犄角,让人又一次曼吟诗中现画,画中藏诗的敕勒川;茫茫戈壁,绵绵沙丘,蕴藏着无数的宝藏,戈壁沙丘之上张骞昔日留下的足迹还在么?当历史在世纪之交的琴弦上轻轻划过,弹奏出十五大雄浑的乐章,这雄浑连同龙门客栈翘檐上裸铃叮 的清脆由风传到我的耳朵里,强烈地震撼着…  相似文献   

6.
正10月13-17日,我有幸在井冈山参加了贺州市八步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机关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在这里,我们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心灵体验和情感共鸣如历淬火。为什么井冈山精神这么难忘?因为我们身上已经浸透了红军亲人的味道,脑袋里装满了"两学一做""三严三实""井冈山精神"……为什么井冈山精神这么难忘?因为我们耳际依旧回响着黄洋界上传来的  相似文献   

7.
《台声》2009,(4):90-96
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攻陷了中都城.将金朝皇宫付之一炬。瓦砾烟尘之中,这座城市的命运将再次改变。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原金中都的东北郊、以琼华岛为核心,营建一座新都城,这就是元大都。马可·波罗在游记里充满了对大都城的称赞。今天,当我们漫游于现代的北京城,元大都只不过是它漫长历史中的一站。长眠于脚下的这座废墟,忽必烈和他的王朝究竟给中国留下了怎样的传统?他所创建的元大都究竟是什么模样?在尘土、时光和故事的重重覆盖下,神秘的元大都只向我们偶尔展露峥嵘,而抓住的始终只是它的这一丝、那一角。  相似文献   

8.
周洁 《人民公安》2013,(20):6-10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问过自己受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学习各种科目?为什么参加考试,和同学比得分高低?所谓的教育究竟含有什么意义?它涵盖了什么?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难以一言以蔽之的问题。我们不只是为学生质疑这个问题,我们也在为自己思考,并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太原,古称晋阳,又称并州。据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隋末,由于李渊在这里起兵创建帝业,立国号为唐,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使得太原在千年之中久负盛名。最近,记者访问了太原市委书记侯伍杰。他一见到记者,谈起在新千年里使千年古城换新颜的新打算,便兴趣盎然。他用凝重的话语首先说道:“站在世纪之交、千年更替的交汇点上,我深感责任重大。过去我们落后了,现在我们要奋起直追,要在新千年里,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把这座千年古都,建成一流的现代化城市!”何为现代化?如何让这座古城在新千年里焕发出勃勃生机?侯伍…  相似文献   

10.
乐悦  羽童 《中国残疾人》2008,(10):56-57
9月10日,学校组织我们去老山自行车馆观看残奥会自行车赛。车上班里同学都议论着,这次比赛有多少国家?哪个国家人最多?进入自行车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想这里是不是可以坐上几千人。过了一会,4头可爱的福牛在场地中心欢蹦乱跳的,很开心。  相似文献   

11.
自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诞生后,我自觉得没有什么艺术作品,在对黄河精神的把握上,更令人倾心和神往的了。我不知道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有没有类似中华儿女与自己的母亲河一黄河,这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河流之歌,但我笃信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在《滔滔黄河》一书里的一段话:“一条河流对一种文化、一个民族或民族集合体、一个国家产生如此巨大而长远的影响,一条河流孕育了一种如此灿烂的文化、一个如此人口众多的民族、一个如此幅员辽阔的国家,那就只能数黄河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黄河大合唱》已经问世60年了,可她…  相似文献   

12.
《创造》1995,(3)
中国改革不要陷入经济主义误区《哲学研究》上有位叫单少杰的作者撰文指出:事实上,在对发展目标的设想上,存在着偏重经济指标的现象。这里只有单一的经济指标,没有综合性社会指标。人们津津乐道的只是我们的口袋里将有多少钱,而很少问及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政治...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北方·我爱这土地》   结束全部采访的那天下午,车过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此时,正值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节,放眼望去,古老的黄河显得更加雄浑而苍茫。说不清为什么,我特别想亲近一下其实我已很熟悉的黄河,感受一下黄河的气概、黄河的精神和黄河的魂魄。我不知道,我所采访的四位英年早逝民警“寓乎寻常之中而又塞乎天地之间”的泪比血红的牺牲奉献精神,和黄河的风骨是否有一种莫名抑或必然的联系,是黄河铸造了英雄的魂魄,还是英雄渲染了黄河的壮丽?我打开车窗,默…  相似文献   

14.
琵琶峰前祭白公陈淀国中州花城洛阳,是座充满魅力的古都。我在那里整整生活了5年。居8大美景之首的龙门,不知留下我多少足迹:早春来这里踏青,盛夏来这里戏水,仲秋来这里赏花,深冬来这里观雪……可是,20年后,当我再度来到她身边时,既感到熟悉,又觉得陌生,好...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历史的沿续与发展。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和未来。然而,当我们追寻历民的足迹时,历史又在哪里?今天,作为历史载体的档案,正逐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走向我们的生活。这里.我们谨对记载着毛泽东同志数十年伟大鱼命历程的文献档案——毛泽东手稿的有关情况作一简介,以向世人展示一代伟人的不朽精神是怎样永著于人间的。——题记毛泽东,这位世纪的伟人,在他走过的83年辉煌人生历程之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亲笔书写的大量文章、笔记、电报、书信、诗词·回回回·’这些手稿,记录了他对…  相似文献   

16.
这趟公共汽车人很少,除了一对如胶似漆的情侣挨肩而坐外,其余乘椅上,只有疏疏落落的几位乘客。我环顾四周,这辆公共汽车上,我是唯一穿制服的保安员。车子在百货大楼门口的站前停下,一个20岁上下穿戴入时的姑娘上了车。她右肩挎着一个很考究的小皮包,皮包胀鼓鼓的。她很自然地用右手将皮包压在腹前,仿佛是怕那皮包会长上翅膀飞走似的。不料,她买好车票,却径直向我走来,微笑着问:“同志,我可以在这里坐吗?”她指指我放着提包的邻座。前面那么多空位,她为什么偏要坐在我的身旁呢?我将提包从邻座上提到脚前,不情愿地挪动了一下…  相似文献   

17.
李浩夫 《今日广西》2010,(24):12-14
毒品,一个充满着神秘和恐怖意味的名词,它不仅吞噬着吸食者的灵魂和生命,而且严重干扰着整个社会的治安稳定。也许没有什么比毒品更能摧残人的意志,也没有什么工作比戒毒更长期、更艰巨。在几幢白色楼房里上演着多少人生悲剧?多少人能够从这里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18.
壶口看黄河     
曾经无数次地跨越黄河,可又好像从来没有见过黄河。在山东、河南看见黄河,冬天,恬静得像条小溪,即使是夏天,也难得见它浊浪涛涛。在青海,乱山丛中,山岩支离破碎的峡谷中,黄河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这是一条坚毅、苍凉的河,在困苦与磨难中,顽强地撞出一条生路。空旷的峡谷里,唯有黄河的浊流发出静寂的回声。然而,无论如何,北方的黄河没有南方的长江的汪洋恣肆,气贯长虹。但是《黄河大合唱》里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意境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着,这条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河,应该有它不寻常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元朝皇帝为什么没有陵墓我国每个封建王朝,皇帝死后都有一座陵墓。这些陵墓多数在登位后即开始筹建,以后逐年增修,所以在位愈久,陵墓规模也愈大。然而在历代王朝之中,唯独元朝皇帝不见留下陵墓,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元朝皇帝的葬仪和其他朝代不同,据叶子奇《草木...  相似文献   

20.
“官“价     
从中共中央组织部的通报看到,2000年年底,山西省吉县人大开会前夕,副县长姜建仲向39名人大代表每人派送现金500元,共计行贿19500元,以涉嫌破坏选举罪受到刑事拘留。 关于吉县,我只知道这是万里黄河上壮丽的壶口瀑布所在地。这次姜某破坏选举罪表现为贿选,无非是希望连选连任,并且"扶正"当县长。但他原来是怎么当上的副县长,该也是上届县人代会上选出的吧?那次也行贿了吗?花了多少钱?这些是通报上没有提到似也用不着一提的,属于"历史旧账"了。 记得前几年传媒报道基层选举中的贿选丑闻,曾有朋友为文欢呼,说是一大进步,因为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