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2016,(3)
"三社联动"是社区治理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三社联动"社区治理在实践中形成了"社会组织委托型""社工机构服务型""项目指导型""社区内部发展型"等模式。其中,项目指导型是试点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政社合作培育社区治理组织;二是政府购买服务联接各类联动主体,形成联动服务模式;三是采取项目化的运行方式。项目指导型"三社联动"虽然取得了诸多效果,但在运行机制方面存在政府控制偏强、社会自主联动偏弱的缺陷,尤其是"民非"类社会组织与社区的直接合作有限,导致其在社区治理改革方面的成效不足。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效果,应通过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政策,促进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构建社会组织合作网络,形成社会力量间的自主联动,释放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崇高的公益事业,作为一名党员,我更要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发挥余热."雷婆婆是自贡市自流井区磨子井社区"党员院落自治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她表示,"虽然我年龄大了,但也要为小区变得更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年以来,自贡市扎实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谋划,积极推动社区与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进一步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三社联动"作为当前社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已引起多方关注,内蒙古B市D社区"三社联动"的治理实践表明,在单位社区的治理实践中,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政府等基于社会理性化逻辑形成了一致的社区发展目标,促成了以"社区为中心"的合作行为,而且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理性的发育,使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张晨  王霏 《新视野》2023,(5):48-55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动迁社区治理困境亟须破解,社会组织的介入如何助力社区实现有效治理成为值得探究的话题。基于S市B社区的个案考察,发现社会组织助力动迁社区协同治理的行动逻辑为:党政领导的注意力分配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契机,非结构项目机制下,社会组织借助政策创新、平台搭建、常态化机制等手段推动社区治理结构和资源的整合。同时,通过激活社区社会资本、发挥社区两委的核心枢纽作用保障社区自治的可持续性,最终构建出五社协同的治理格局,破解了社区治理难题。社会组织的协力重塑了动迁社区的五社联动格局,国家与社会合作主义关系的建构是实现社区善治的深层动力。  相似文献   

5.
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是社会治理的最基础元素,"三社联动"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探索。明确指导思想、加强顶层设计、准确定位关系、鼓励基层创新对于深化推进"三社联动"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贾波 《世纪桥》2020,(3):89-92
"三社联动"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了机遇,但社区社会组织仍然面临政社不分、合法性不足和社区居民认可度差等外部环境的束缚。在行动主义视角下社区社会组织可通过遵循社区治理的价值取向、发挥专业优势、探寻基层政府真实诉求、找准社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鼓励社区居民有效参与等行动策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7.
"德邻"出自《论语》"德不孤,必有邻",意为有德之人相聚为伴.德阳市在建设社区综合体的实践中,统一使用"德邻中心"品牌,设立LOGO标识,围绕"德以惠民、载物、益商、汇智、共治"价值理念,践行党建引领下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打造社区服务居民的新场景.  相似文献   

8.
<正>“三社联动”是指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协同行动,为居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三社联动是我国社区治理中的一个新兴事物,也是一种社区治理的有效手段。但从目前的实施过程来看,它还存在着反映居民需求不足、提供服务不及时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三社联动”状态下构建起需求激励机制。需求激励机制就是通过奖励引导居民提出合理的服务需求,服务机构通过需求的渴望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因此,需求激励机制的构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中国,一个联动的、跨界的、合作的社会治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中国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做社区的文章。撬动社会治理的支点,就是社区。所以,目前的办法就是做实社区治理。而做实社区治理的一个巧妙的办法就是选择恰当有效的支点。对于社区而言,可以把社区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自治基金、礼治(社规民约)社区的培育、规范社区物权治理结构的住户守则等作为支点,也可以把各种公共议题的解决作为撬动支点,比如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8,(14)
正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针对老工业区的实际,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构建起三网合一、三员一体、三社联动,一格到底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实现了社会治理难点在哪里、公共服务延伸到哪里,城市基层党建就引领到哪里、跟进到哪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得到充分发挥、全面提升。建机制,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强化组织引领。推进在社区建党委、在片区建支部、在网格建小组,全区组建了120个片区党支部、444个网格党  相似文献   

11.
《求实》2021,(5)
政府介入、组织创新与居民集体行动是影响社区治理结构的内在变量。在这三重变量交互影响下,社区治理经历了动员式治理、嵌入式治理和内生式治理的结构性转换。动员式治理阶段,单位制影响式微,居委会普遍成立,政府采取科层式介入的方式与之建立起一种异化的委托代理关系;居民自治意识淡薄,被动参与明显。嵌入式治理阶段,随着"三社"联动在全国的推开,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政策引导下,跟随项目嵌入社区;居民参与具有选择性,仍然没有自主行动起来。内生式治理阶段,政府创新介入方式,注重挖掘社区内部基因,其鼓励居民自主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是一种在地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集体行动的困境,促进居民的组织化参与。在共建共治共享背景下,未来社区治理应该走向一种治理主体互勾互连、治理方式深度融合、治理单元多种多样和治理秩序有条不紊的共同体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是兼具城乡两方面特征的治理单元,也是城乡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和重要部分.自贡市沿滩区聚焦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普遍存在的治理主体缺位、基础设施薄弱、共治活力不足等问题,坚持抓机制、强组织、优服务、促自治、塑文化"五维联动",着力提升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社区工作者是社区管理的主要组织者、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社区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是加强基层基础、推进城市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市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专业化发展、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把“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作为主线,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为抓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区治理结构的转型和大量社会组织的孕育与发展,原来"政社合一"的社区管理模式逐渐向多元化的社区治理模式转型,大量社会组织开始发育并介入到社区的公共事务中,逐渐成为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有效载体和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在具体的社区治理实践中,社区治理的各主体参与者,尤其是各类社会组织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关系建构,形成了社团共享、志愿性参与、项目制运作、机构介入式服务等参与社区治理的生存策略和关系选择。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治理实践应该是社区治理的各参与者,包括地方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社区居委会、各类社会组织及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之间,相互合作、平等协商、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一种"合作中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化工苑社区"巧手姐妹家",五位大姐正在飞快地穿针引线织毛衣.秋末,天气转凉,社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社区集体公司")接到了制作毛衣的网络订单,"巧手姐妹家"的成员正加紧赶制.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5,(5)
<正>他们的工作理念由原有的"管理社区"向"服务社区"转变近年来,为化解社区居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与社区资源相对匮乏的矛盾,准格尔旗积极探索推行"一核四社"联动服务模式,以社区联合党组织为核心,统筹社区服务、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社会志愿服务、社区居民自治服务,形成了"社区工作社会统筹,百姓家事居民自治"的新常态。干部甘为螺丝钉,亲力亲为解民忧把服务工作做实做好,首先要在理念上突破。准格尔旗  相似文献   

17.
安组宣 《当代贵州》2014,(33):50-51
正安顺市顺应城镇化发展大势,全力创建"五心社区·美好家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走出一条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深化社区党建的新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安顺市以"两个一切"(一切要为人民打算、一切要为小康苦干)为总抓手,紧扣主基调主战略,顺应城镇化发展大势,全力创建"五心社区·美好家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走出一条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深化社区党建的新路,使社区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助推经济发展的"大后方"。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21,(4)
在"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的社会治理范式转型背景下,"政—社"以何合作替代"政—社"何以合作,成为"政—社"合作研究的重心。研究发现,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村级组织和农村居民等构成农村环境整治的主要参与者,其分别遵循科层关系下的行政推进、竞争关系下的契约合作、社群关系下的自愿合作以及熟人关系下的道德约束行动逻辑。借助扁平化、透明化的现代互联网技术,多元主体的差异化行动逻辑相互调适与耦合,形成了主体间双向互动与传递的反馈型关系。结合"三清洁"五级联动工作体系,"政—社"合作主要通过宣传动员、道德约束、物质激励、行政推进和契约合作机制来实现,政府在合作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同时强调合作机制的组合化运用。但由于政府压力型体制、"条块化"组织体系与理性化官僚、农民整体素养有待提升和社会组织独立性不足等原因,农村环境整治内生性动力建构不足、市场化运作流于形式和整体性发展思维有待进一步拓宽。破解上述困境,需要继续深化服务型政府转型,提高社区的自治能力,进而优化"政—社"合作环境。  相似文献   

19.
网格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具体举措。目前政府本位的网格化管理无法持久,包括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在内的多种主体具有参与社区治理的强烈意愿,社区治理也无法脱离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而独自存在;而且在未来的社区治理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是政府与社会的角色分工如何体现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政治要求。XL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改革实践尝试在同一个社区网格之内重新定义"网格员"角色,力图将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与社工整合进同一个网格员队伍,以政社整合的方式再造社区自治组织,实现社区治理体制创新,从而在以上两个层面对社区治理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20.
基层信息     
<正>城西区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近年来,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突出基层治理重点,创新建立起"街道+社区+区党建‘微综合体’"三级区域化党建联席制度,吸引辖区41家区域化"五级联动"党建联盟单位、13家"两新"组织、工联妇等组织参与共建,形成党建抓联建工作合力。推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