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大师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进程的考察。指出 :从马恩的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到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非对抗矛盾动力论”、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再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 ,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推进 ,特别是我党第三代领导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关系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必须正确认识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纵比”与“横比”,以及实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仁财  徐鹏 《学理论》2013,(10):136-137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建党理论的突出特点,这一理论经历了萌芽、产生、形成和成熟的四个历史阶段。沿着这一历史过程,拟从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形成过程、这一理论的内涵分析及其现实启示三个层次进行历史的考察和思考。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切实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使命任务和国情特点,对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以人民性、民族性和发展性为基本理论特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意义,它是对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充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着不可或缺的保障,对当代世界文明发展具有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具有国际意义.它开辟了经济欠发达国家摆脱贫困的新模武,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人们坚持中国道路的重要前提,是深化中国理论的重要资源,是发展中国文化的重要保障。中国制度优势深刻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深刻系统把握,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就是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阐述中国制度与人类社会其他制度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中国制度不是自然形成的,其形成和发展有着自身的历史逻辑。中国制度优势也不是天然存在的,正是在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度形成的历史逻辑中逐步得到体现的。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力是制度优势的表现形式,而制度优势的评价标准只能是实践,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一再证实了中国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0,(6)
溯源干部激励体系的理论基础,从早期动机激发的理论出发,再根据研究层面与角度的不同分析现代激励理论。并对其发展历程加以历史考察,我国干部激励体系建设历经奠基时期、改革时期、发展时期、创新时期,纵向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这对于新时代构建正向激励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理之一。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理论对于实践具有反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方法,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论断和明确阐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纲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进行考察,总结党的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对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从而更好地指导新的社会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吸收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有利于在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力.本文从党的建设史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一历史考察,回顾党内在处理吸收社会其他阶层成员入党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以期对我们做好现阶段工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标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方位,主要也就归结为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方位。时代的发展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体系构建中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因。以马克思的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为依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看到,它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类进入理想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梯。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国家开启了世界历史进程,并由此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生性矛盾,决定了其不可能推动世界历史的健康可持续演进,更不可能成为世界历史的恒久引领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世界历史大潮而兴起和发展,当前,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阶段对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世界历史理论有多重思想关联。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主要回应了三个方面的"康德问题":一是对康德世界历史的"合目的性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把世界历史目的从"大自然的隐蔽计划"转变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二是把康德世界历史理论的"永久和平问题"转变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消灭阶级斗争";三是把康德世界历史理论基于自然法权的"国家的联合体"的方案转变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方案。马克思通过对"康德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回应,建构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准备与萌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与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泛化与曲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转型与探索.回顾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其发展轨迹,从而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决心走"社会主义道路"时,一种巨大的历史张力就生成于这一历史选择中,同时也孕育着发生两种命运的可能性,这两种命运在中国曾交替出现。现代市场、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并不意味着三方面的独立性的消失,而是它们之间建立起互斥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三者的良性互动构成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跨越"理论是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通过跨越或缩短资本主义发展进程而进入社会主义的理论。这种跨越既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跨越,也包括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生产力的跨越。"跨越"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在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跨越之后,关键是要实现生产力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李秋芳 《学理论》2010,(19):228-229
数字化时代,高师历史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但在发展中也面临着意识落后、设备不足、课程资源运用不成熟、课程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在更新观念、增加投入、提高质量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俞思念 《理论探讨》2001,2(1):10-14
现代化是当代世界的历史潮流。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 ,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将现代化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开创了 2 0世纪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新篇章。中国现代化建设显现出的蓬勃的生命力 ,不仅是对世界现代化的一大贡献 ,也是对当代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及其本质 ,是近年来重大的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一般原理 ,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主义 ,并且低估了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潜力。因此 ,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论述的个别论断、结论是不正确的。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新情况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谭琼琼  张砚 《学理论》2013,(15):315-316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是新疆地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教授新疆历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宗教理论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的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实践教学作为本门课教学的基本环节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对《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和途径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