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的发展趋势深刻地影响到经济增长。近年来,印度的人口红利成为热点话题。本文探讨了人口红利及其经济含义,分析了印度的人口红利状况及其收获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主要制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亚洲经济中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约翰逊(1988)和格雷戈里与汉森(1996)的协整分析法(cointegration methods)所得出的结果表明,人口和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的关系。然而,该研究发现,在日本、韩国和泰国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总需求中的投资和消费角度出发 ,就印度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 ,考察人口对印度经济增长带来的活力和机会。指出 :(1) ,人口增长与投资的增减各有自己特别的途径 ,人口增长没有带来投资的明显障碍 ;(2 ) ,人口增长刺激消费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 ,而且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消费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突出 ;(3)就印度来讲巨大的人口规模带来的潜在市场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机会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衰退,俄罗斯人口急剧下降,并显示出有悖于世界人口发展普遍规律的一些特征。本文在对俄罗斯人口的增长、结构、分布和城市化发展等四个方面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走向对未来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吉林省的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尽早转变以往的粗放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人口增长、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是一个全人类正在面临、而且越来越紧迫的问题,它正日益成为有关学者、政策制定者、商界甚至普通白”性关注的焦点。为了具体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拟从菲律宾的实例出发。首先介绍战后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环境变化情况,然后着亟分析三者之间相互作见的机制,最后讨论菲律宾政府及相关部门为解决有关问题所做的努力及其成效。一、经济、人口和环境发展的状况1.战后菲律宾的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950-40年为7%,1960-70年为5.1%,1970…  相似文献   

7.
印度是当今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从1921年到1951年的三十年中,印度人口猛增了1.1亿,总人数达到3.6亿。独立以后,印度人口增长的幅度更大,到1981年,已达6.84亿人,三十年净增了3.23亿,差不多翻了一番。尽管三十多年来,印度历届政府都不同程度地采取措施,抑制人口增长,但是,人口仍然以每年出生率33—35‰(有时高达40‰),增长率2.48%,净增人口1,500万的速度在增长。人口问题已成为印度的重大难题,学者们把印度的人口激增称为“人口爆炸”。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对印度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印度政府所采取的对策以及经验教训作些粗浅分析,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一、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动向东盟国家的城市人口虽然不断有所增加,但到了1980年为止,农村人口仍然占绝大比重(新加坡除外,其他四个国家的农村人口比重最低的也高达64%)。七十年代,东盟国家的高经济增长率(东盟五国的经济增长率均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主要是由于制造工业部门的增长所带来的;无论从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结构看或者从劳动力的部门结构看,农业部门所占的比重均已在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第四人口大国、东盟最大经济体,近年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尽管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印尼经济增速放缓,但依然是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的青睐和关注。本文在分析印尼经济增长趋势后,重点分析印尼汽车行业的产销量、市场格局和特点,结合印尼汽车市场的消费习惯,对中国汽车企业进军印尼市场提出风险提示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以来,印度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较好地控制了通货膨胀。2008年后,印度经济运行逐步呈现出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货膨胀加剧的困境。就印度而言,过量的货币供给、宏观经济政策不当、人口和收入增加、输入型通胀压力和经济结构等成为当前通货膨胀恶化的主因素。为此,印度政府动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多种措施来控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增长。印度的经验表明,只有综合利用各种政策措施,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通胀稳定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印度是世界第二个人口大国,控制人口增长以适应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始终是印度政府和学术界追求的首要目标之一。自独立以来,与人口生育和人口变动有关的各类因素都已成为印度人口科学家的研究对象,特别是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人口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该国人口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了初步效果,为世界其它国家所关注。本文试图对印度进行的这方面研究作一评介,并从几个主要社会文化因素入手对此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印度的人口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控制人口高速增长也为印度政府所重视.但是,长期均未制订出成熟的人口政策.90年代初,虽然起草了一份国家人口改革草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未能成为正式的人口政策.直到2000年,印度政府才制订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人口政策>,这标志着印度的人口政策由单一的节育功能向多功能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13.
印尼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据印尼官方统计,1990年印尼全国人口l.78亿,1991年增加到1.85亿,到1994年中进一步上升到1.95亿,是当今世界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的第四人口大国。由于人口高速增长。给印尼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它造成失业问题严重、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住房拥挤、卫生状况恶化、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众多社会问题。在苏加诺时期,印尼政府对人口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当时的人口政策存在两种片面性:一是只看到人口作为劳动力和国家防御力的一面;二是认为印尼物产丰富…  相似文献   

14.
当代印度农民经济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阶级社会产生以来,农民经济的分化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自1947年8月印度摆脱殖民统治以来,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迅猛增长,印度农民经济的分化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和趋势。分析这些新的特征和趋势,有助于增进我们对当代印度农民和印度社会...  相似文献   

15.
当代马来西亚的种族对立与收入分配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序言有关发展中国家问题的研究从六十年代后半期以后便越来越关心于收入分配问题.其背景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有所增长,(可以说正是由经济增长所引起的)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化却不断有所进展,贫困问题更加深刻化。人们已经对过去那种强调只要有持续的经济增长便能够解决贫困问题的经济开发战略发生了严重的怀疑。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和目标。正如迈耶(Gerald M.Meier)所说的,目前最为人们所接受的经济发展的定义并不是单是实际人均收入的增长,而是在“不增加绝对贫困线”下的人口数字和收入分配不更加不平等  相似文献   

16.
泰国的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泰国城市化的进程战后以来,泰国经济一直以平均超过7%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口的发展进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增长阶段。60年代,泰国年均人口增长率曾经达到3%,70年代起泰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比死亡率下降得快,人口发展速度才逐渐慢下来,70年代年均人口增长率为2.5%,80年代为1.8%,1990年泰国总人口为5600万。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同时,泰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有了迅速的提高,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80年代以前为5.1%,80年代仍高…  相似文献   

17.
墨西哥历届政府都很重视人口问题。人口政策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政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对墨西哥的人口发展进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墨西哥人口问题经历了一个从鼓励人口增长到控制人口增长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实行的人口政策是人口增减的关键。本世纪头30年,墨西哥人口增长极其缓慢。据统计,1900~1930年的30年问,全国人口净增不到300万,年均人口增长率仅5‰左右,为拉美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此外,墨西哥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人口大都集中在中部高原地带,而海拔500米以下,特别是沿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经济的地区发展中,东亚所取得的成绩是最令人瞩目的。6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持续高速增长。80年代,拉丁美洲为债务危机所困扰,经济增长停滞不前,被称为“失去的10年”。非洲也不太好,惟有亚洲一枝独秀。所以,世界银行为此组织了一批专家,对亚洲的发展经...  相似文献   

19.
一、穆斯林人口有多少?他们所居何方? 穆斯林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宗教群体.穆斯林人口的增长和地区移民的涌入,再加上“伊斯兰国”及其他极端组织以伊斯兰教的名义实施的暴力所带来的持续冲击,将穆斯林和伊斯兰信仰置于许多国家政治争论的风口浪尖.然而,一些国家对穆斯林的许多情况并未充分了解.由于国内穆斯林人口相对较少,大多数美国人声称自己对伊斯兰教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图1是根据近几年发表的皮尤研究报告汇编的有关宗教人口的一些重要情况.  相似文献   

20.
马骏 《海内与海外》2010,(12):15-19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一个枯燥的学术命题,但却有着十分现实和重要的政策含义,对这个问题的政策反应最终也会影响到每个企业和家庭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具体来说,如果中国的GDP增长潜力只是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