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苏联人民赢得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是苏联政府和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结果,也是世界一切正义力量向困境中的苏联人民提供援助的结果。战争期间,苏联囚犯这一特殊群体或参军入伍拿起武器跟敌人厮杀,或参加国防工程建设,或在工厂车间生产、制造武器弹药,或从事粮食生产、木材采伐、矿井作业,以其特殊的方式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从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到1975年4月30日越南南方解放,越南实现国家的统一,越南人民经历了21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国、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帮助下,在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进步的和爱好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力量的支持下,越南人民终于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3.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场战争中,欧洲的苏德战场以及亚洲的中国战场无疑承担了对抗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主要任务,苏中两国人民为赢得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是二战取得胜利的中流砥柱。当前国际秩序和地区安全结构正在经历一个复杂转型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篡改二战历史,否定二战胜利成果的现象在东西方世界时有发生,这不仅成为中俄两国面临的共同威胁,也必然会损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015年5月5~6日,以"苏中在二战战胜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中的作用"为主题的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术论坛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深入探讨了中苏在二战中的历史性贡献,中苏在二战中的相互支持以及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与维护战后秩序的重要议题,不仅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增强了中俄两国维护和巩固《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公认国际关系准则,以及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在二战中,苏联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后方劳动力短缺、国防工业领域急需大量工人的情况下,苏联妇女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劳动极大地保障了前线的需求。作为战时军需生产基地的西伯利亚地区妇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开战,为帮助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加速日本投降和二战结束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体现了完美的军事艺术和创新。战后,在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苏军优待日本战俘,保证了战俘的医疗、饮食和生活条件。拖延日本战俘遣返的原因复杂,日本的反苏政策起到了阻碍作用。美国为了实现其在日本拒不撤军的图谋,支持日本否定二战结果,制造了"北方领土问题"。改变二战结果的图谋,将引发新老矛盾和问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比二战更严重的无法预知的后果,将世界重新引向爆炸的边缘。世界稳定需要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和携手合作消除当前的共同威胁。  相似文献   

6.
何跃  何琍 《西亚非洲》2000,12(6):24-30
二战期间,同盟国和协约国在西亚进行了一系列明争暗斗,虽然这些争斗没有演变为举世瞩目的大战,但在外交战的背后却进行着一场生与死的较量。盟军抢先希特勒出兵西亚,为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德意日法西斯未能会师印度,也与盟军成功地控制住西亚有直接关系。战后,盟国藉口伊拉克事件、伊朗事件、叙利亚、黎巴嫩问题、土耳其问题,把西亚国家排除在对二战作出贡献的国家之外,实属不公。实际上,在整个二战期间,西亚人民积极协助盟军运送战争物资,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一方面大力支持中国抗战,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在对华问题上又表现出严重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因而对中国抗战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而宣告结束.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胜利,是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广西籍华侨遍居海外,尤其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等东南亚地区,为居住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他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为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殚精竭虑.抗日战争中,东南亚广西籍华侨和其他省籍的海外侨胞一样与祖国人民同心同德,共赴国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义、进步事业必胜──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世界历史研究所朱贵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他们为了建立世界霸权、奴役各国人民,把战火燃遍世界大部分地区,剥夺了许多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践踏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杀光、烧...  相似文献   

10.
偉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二周年快要来到了。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地同苏联人民一起,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庆祝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光輝节日,庆祝苏联人民在共产主义建設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四十二年来,苏联人民在偉大的列宁所締造的苏联共  相似文献   

11.
提起20世纪大革命时期中国的北伐战争,有一位外国人是不能忘记的,他就是来自苏联的国民革命军军事总顾问加伦。身为苏军著名元帅的加伦,原来只是一家布店的学徒,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重伤曾两次被作为死人送进野战医院的停尸间,在苏联国内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1921年6月,他被派遣到苏联远东担任远东军总司令,1922年,加伦出任彼得格勒第一集团军司令。1935年11月,苏军实行军衔制,加伦被授予最高军衔———苏联元帅。红军最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首批有五人被授予元帅军衔,他是其中之一。1924年10月,苏联政府派加伦来到中国,接替以身殉职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二次大战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苏联政治斗争的内容和性质,揭示了战后苏联政治斗争的特点及其成因,并且对战后苏联政治斗争中显现出来的改革趋向及其命运作出分析,从而得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时、有效地推进体制改革,才能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x抗战胜利后,东北的交收问题成为中苏间重要议题之一,但国民政府的多次对苏交涉均处于下风。苏联为着自己的政治目的,一再延迟撤军,加上苏军的一些违纪行为,终于激起中国民众的不满,1946年2月爆发了蔓延全国的反苏运动,国民政府由最初的始料不及到被动应付,并引起国际的关注。在反苏运动和国际压力下,苏联军队最终被迫撤出东北。  相似文献   

14.
战后苏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要求调整过去僵硬的外交政策,对现代世界有一个新的认识。赫鲁晓夫上台后,重新审视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现代国际局势发展的几个原则性理论问题,形成了一整套对外政策理论,标志着苏联的外交战略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集体农庄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建立起来的新的土地占有和使用形式。但是随着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胜利和国内环境的变化,苏联农民表现出了强烈的反集体农庄情绪。战后初年在苏联农民中出现反集体农庄情绪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农民目睹了更好的农业组织形式,进一步认识到了集体农庄制的弊端;其次是战后初年农民负担的进一步加重;第三就是党内严重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6.
王士录 《东南亚》2004,(1):54-58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与越南山水相连,共同边界长达1 353公里,双方间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相通,是我国通往越南的两个重要桥头堡之一。滇越之间有多个民族跨界而居,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在云南刚刚获得解放,百废待兴之际,云南人民就伸出了友谊之手,对越南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抗法战争给予了无私的支援。2 0世纪50年代初期,云南作为我国支援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前线,为越南人民赢得边界战役特别是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最终促成日内瓦协议的签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回顾这段历史,对云南…  相似文献   

17.
慕尼黑事件发生后,贝奈斯重新思考捷克斯洛伐克在东西方之间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使捷克斯洛伐克充当“东西方桥梁”的思想。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和英国在缔结苏英同盟条约谈判的过程中,围绕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问题展开了争论,斯大林作出了抛开分歧,未来将以武力解决的决定。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由苏联解放的前景渐趋明朗,贝奈斯从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出发,下定决心一定要同苏联签订条约。针对英国的反对意见,斯大林建议在苏捷条约中加入今后波兰加入条约的可能性的规定。苏捷条约充分体现了大国之间协调利益而决定小国命运的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的技术发明中,坦克以其防护力、机动性和火力被誉为"战争之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装甲部队完成了武器从轻型坦克经中型坦克到重型坦克、战术从坦克的单一防守反击到陆空火力立体合成和在战略上逐渐全面实践大纵深作战这三个层次的发展,最终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正是在二战苏德坦克战中,人类战争彻底迈入了新的阶段。苏德坦克的旷世交锋不仅塑造了战后至今70年间机械化战争的形态,也为未来军事科学向信息化战争演进指明了方向,其影响不仅延至今日,也将远及未来。  相似文献   

19.
日本自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把中国东北作为它侵略扩张的基地,在积极准备对苏作战的同时,秘密预谋把化学武器运用于战争。从化学战战略思想的形成,到专业人员的训练;从全面部署化学战部队,到秘密地进行化学实战演习,日军一直以苏联为进攻的目标进行着周密的准备。然而1945年在苏军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下,日军的化学战未能得以实施,遗留下的大量化学武器成为战后中国人民的巨大隐患。  相似文献   

20.
1963年5月1日劳动节对印度尼西亚人民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性节日,除了工人与劳动人民在维护并发扬作为工人胜利日的五一节斗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外,印度尼西亚人民在斗争中也取得了其他的新胜利、五月一日这一天西伊里安地区重新归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主权范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欢迎此一事件,并向爱国的、贡献出一切的、在苏加诺总统关于从荷兰殖民主义者魔爪中夺回西伊里安的统一命令下团结起来的全体印度尼西亚人民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武装部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对于全世界的进步力量和社会主义国家,其中特别是为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