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以来,豫皖两省邻接的郸城、太和等地,时有不明原因的耕牛“跛行”、“卧下爬不起来”(当地称“火活”)的疾病发生。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耕牛,因此病造成生产能力下降或被迫淘汰。特别是1982年春季,该病在两地区更呈爆发流行。仅据河南省郸城县白马公社兽医站和安徽省太和县兽医院自春节到5月15日的统计,已分别接诊患牛78头和116头。经反复使用补钙,静注水扬酸钠液,灌服除风、强壮、活血、止痛中草药等方法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1979年11月中旬至1980年4月,我省遵义地区发生一种以水牛为主,以跛行,蹄腿肿胀、溃烂,蹄匣开裂甚至脱落,耳尖尾端干硬坏死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群发病,当地群众称之为“烂脚病”。先后遍及该地区的八个县(市),33个区,68个公社,152个生产队,共发病1033头,死亡271头。通过病情调查,临床检查,血、粪检验,病理剖检,微生物学检验,寄生虫学检查等鉴别诊断及喂饲试验后,初步认为与饲喂霉稻草有关。  相似文献   

3.
1979年11月中旬到1980年4月贵州省遵义地区湄潭等8个县(市)、33个区、68个公社、152个生产队,首次大批发生以水牛为主,表现跛行,蹄腿肿胀,溃烂,蹄匣开裂甚至脱落,耳尖、尾端干硬坏死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散发病,共发病1033头,死亡271头。继后1980年11月中旬至1981年3月下旬,本病又再度在该地区的绥阳、遵义、湄潭、凤冈、桐梓、习水等六个县、24个区、42个公社、291个生产队发生,共发病768头,死亡159头,其中以绥阳县病情较为严重,发病514头,占全地区发病数的66.9%,死亡104头,占全地区死亡数的65.4%,为了明确病因,在前鉴别排除牛伊氏锥虫病、坏死杆菌病等及初步复制的基础上进行复制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4.
(一)一般情况 1973年以来,我县主产水稻的江彰平原每年冬末春初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耕牛“肿蹄病”。据三合、德胜、河西、让水等乡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病597头,其中水牛592头(死亡和致残188头),黄牛5头(致残1头)。10年来门诊收治留有完整病历的86例的统计情况为: 1.症状分类:并发干尾于耳41例,占46.7%;肿蹄干尾8例,占9.4%;肿蹄干耳13例,占15.9%;仅肿蹄24例,占27.4%。 2.病机分型:湿热证71例,其中水牛67例,黄牛4例;寒湿证15例,其中水牛14例,黄牛1例。  相似文献   

5.
耕牛低温病又叫衰竭症,严冬初春老龄体弱的牛突遇寒冷侵袭易发此病,兽医临床上较多见。病因耕牛秋季劳役过重,耗伤气血,或长期营养不良、体质瘦弱,加之冬季寒冷或管理不善、草料单一、饲养失调,致使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若遇寒冷侵袭则阴寒内生...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耕牛放线菌病58例,并按其临床症状分为木舌型,肿瘤型和破溃型,经辨证施治,均获得良好效果。 (一)木舌型 本病以舌体肿胀,麻木不仁,舌体不热为主要特征。舌肿、不能吃草,口内流涎,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精神萎顿,若治疗不  相似文献   

7.
1990年6月在本市六枝特区新场区牛场乡发生疫情,该乡现有耕牛297头,其中成年牛125头,青年牛135头,犊牛47头,在成年牛和青年牛中蔓延发病。发病急,病情严重。至8月19日相继有23头发病,其中死亡5头,1头初孕母牛流产,11头正处于发病之中,6头先后康复。病程一般8~12天,最急性2天内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病原检查诊断为急性牛弓形虫病。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霉稻草分离筛选的禾谷镰刀菌77901(Fusarium graminearum 77901),在人工条件下培养产毒,获得赤霉烯酮(Zearalenone F—2)。生物学试验确认该毒素能致阉割母猪呈现典型类雌激素亢进症状。  相似文献   

9.
在毒素分离、鉴定与某些发病学环节探讨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和临床治疗的探讨,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验治疗 1.三种药物抗闹羊花毒素(RT)减慢心率作用的比较: (1)方法:选大小相近的蟾蜍12只,分成三组,每组4只,剖开胸腔,暴露心脏。用YT—Z型机械换能器连接在YL—C型三道生理记录仪上,描记心率(下同),心脏直接注射RT0.075毫克/只,而后,第一组注射阿托品0.05毫克/只,第二组注射盐酸麻黄素0.0025毫克/只,第三组注射樟脑磺酸钠50毫克/只,描记注射前后的心率。  相似文献   

10.
耕牛水肿病在我县发生较多,为害较为严重。根据1960年至1979年的统计,20年间共病死耕牛35609头,其中死于此病的就有6342头,占17.8%。我们从1961年以来收集了1288个病例,根据中兽医诊疗本病的经验,将其归纳为阳水与阴水两大类,其中阳水又分为风水相搏型和水湿浸渍型;阴水又分脾阳虚弱型和肾阳衰弱型。现按这种分类型的方法,从本病发生季节、临床症状、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十多年来,每年6月份在我县农村有大批肥猪发生以红皮和高温稽留为特征的疫病。此病呈暴发性的流行,病程一般3~7天,如无继发症均能自愈。抗菌素药物不能改变病程,但一般退热药如安替比林、安乃近等能使病程缩短。群众称之为“红皮病”。其流行特点,大猪发病多(50~150斤的猪),小猪发病少;社员户养猪发病多,集体猪发病少;育肥猪发病多,种猪发病少。  相似文献   

12.
防治耕牛血吸虫病是整个血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国内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酒石酸锑钾、锑273,新血防片、敌百虫等。这些药物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均不十分满意,而且其中部分药物有较大的毒性,临床治疗往往使病畜产生程度不等的副反应,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寻求高效低毒的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的药物,实属必要。1975年5月,武汉市医药工业研究所合成“7505”新药,经在小动物身上试验,证明有杀灭血吸虫的效果。为了  相似文献   

13.
珍珠链战略是一个由美国首先使用,主要用来指称所谓中国海上通道战略安排的概念。这一杜撰的概念出笼不久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甚至恶意炒作,其影响不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使印度洋地区安全合作环境更加复杂,中国威胁论一时更加甚嚣尘上,给中国外交政策造成新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如何应对珍珠链说,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外交课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地区每当冬末春初,耕牛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蹄腿肿烂病。据1979年至1983年不完全统计,在7个县的79个大队中,罹病耕牛983头,发病率18.8~94.4%,死残421头,死残率35.7~43.2%。据了解广西其他地区亦有此病发生,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长之势,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目前对病因争议尚多。为此,我们从1980年至1983年4月,对本病进行了调查研究、鉴别诊断、病原分离和霉稻草饲喂复制试验,结果证明是由霉稻草引起的真菌中毒病。  相似文献   

15.
太白县耕牛“黑水泻”每年秋冬季节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临床上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粪便恶臭如黑色水样,由于长期病因不明,故当地群众根据临床特征,将该病称为耕牛“黑水泻”。我们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与病理观察,并通过霉变草料中有毒真菌的检测及生物复制试验,基本明确本病是由镰刀菌毒素引起的霉菌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16.
丁烯酸内酯作为牛苇状羊茅草烂蹄病(Fescue foot)的致病毒素,已有不少报道。但近年来,Kousuri(1970)应用纯丁烯酸内酯口服或肌注,Yates(1969)应用含毒的苇状羊茅草80%酒精分馏物口服或经瘤胃注射后,形成的病变部位显然不同。我们已用病区霉稻草分馏物作发病试验,证明对小白鼠、家兔和羊均有毒性作用,并可在羊体显示类似牛“烂蹄病”的变化。综上表明:含毒苇状羊茅草和霉稻草中存在特异的致病化合物。为探讨其致病成分,我们应用含毒霉稻草分馏物,分离致病化合物,经生物活性测定,认为分馏物中含NH基的小分子化合物及甾醇物质是牛“蹄腿肿烂病”的两个重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7.
细雨姐姐:你好!我今年24岁,已经结婚,并有了一个孩子,孩子现在刚6个月。前段时间我发现我丈夫和他的前女友又开始联系了,他们常通电话,并且在孩子住院期间也没有断过。我丈夫说他们谈的无  相似文献   

18.
此项研究对几种镰刀菌代谢产物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①从“烂蹄病”病区采取52份耕牛饲草,共检出真菌3197株,主要是曲霉属、镰刀菌属、青霉属、芽枝孢霉属和交链孢霉属等。其中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的污染率与“烂蹄病”发生呈正相关;②从“烂蹄病”病区耕牛饲草上分离的10种53株镰刀菌的玉米培养物用乙醚提取,其中30份提取物使兔的皮肤出现反应。拟枝孢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的玉米培养物及其乙醚、甲醇-水(95 5)提取物引起大白鼠和小白鼠中毒死亡。用其乙醚粗毒素腹腔注射两只健康杂交公山羊,出现了典型“烂蹄病”病征。  相似文献   

19.
1983年1月初到4月中旬,我县大批发生以水牛为主,表现跛行、蹄腿肿胀,溃烂,严重的蹄壳开裂甚至脱落,耳尖、尾端干硬坏死(结疤)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不明疾病。全县3.8万头耕牛中,共发病4998头(其中黄牛21头),死亡1049头。其中以芦溪等五个公社最为严重,发病3139头,占全县的63%,死亡649头,占全县的61.4%。  相似文献   

20.
陕西汉中地区的耕牛,多年来发生以蹄腿肿烂为主要特征的霉稻草中毒症。为进一步了解霉稻草中真菌情况及产毒真菌的种类,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采样 自1977~1980年,每年11月至第二年元月份,先后在耕牛“蹄腿肿烂病”发病县汉中、南郑、城固、勉县、洋县等五个县的35个生产队霉稻草垛采样,其稻草霉变色泽多为白色、褐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黑色等,并都带有霉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