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富强 《求索》2007,(2):132-134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理论界和社会上产生了一股“淡化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其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告别革命,远离政治,疏离主题.淡化意识形态”。这股思潮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思想背景。其中既有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也有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这股思潮对我国思想文化建设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必须予以分析和批判。这里我们重点从国际因素的角度,提取和“淡化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来加以分析和批判。通过着重梳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来龙去脉,揭示其本质以及它的终结。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时代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思潮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抛出了新自由主义论、文明冲突论、新帝国主义论、中国威胁论和消费主义论等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和理论。剖析这些“理论”,揭穿其实质,对于我们开展国际意识形态斗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决定论”和“市场决定论”适应了垄断资本打破国内福利国家体制束缚、国外民族国家疆界和国家主权等障碍的需要 ,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政策指导。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是为了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欺骗和控制发展中国家、努力维护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目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追随新自由主义政策 ,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代价 ,进一步加深了发达资本主义大国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终结论”、“历史终结论”的叙事中,暗含的寓意是指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度式是惟一不可替代的模式,历史因此已发展到终点而宣告终结。这些终结论是与新的冷战思维、单向度的决定论以及文化帝国主义分不开的,充分暴露了他们以西方价值观为中心的思想倾向。终结论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元叙事,必将因新的历史事实而宣告自身的终结。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争论及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建新 《求索》2007,(2):128-131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右翼知识分子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双重层面上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论”,西方左翼学者从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意识形态终结论的主要内容、理论基础、严重后果的等方面做了有力的反驳。这一争论经过短暂的沉寂,在20世纪末的全球化语境下再次凸现,并影响了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中国。中国学者对于这一思潮的研究涉及到其历史脉络、理论前景、现实影响、主要危害等话题,但是,在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解,这一思潮的逻辑路线,理论与现实基础等方面仍然留下了若干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刘繁荣 《传承》2011,(11):32-33
新自由主义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它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全球霸权所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复兴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华盛顿共识达成后,迅速向全球蔓延。这股浪潮对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阐述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造成的冲击,并做出应对这种冲击的对策研究,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百年历程及其对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恩格斯1893年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提出“意识形态的终结”为起点,到1993年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提出意识形态的冲突正在让位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意识形态终结论”正好走过了100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年中,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反对意见一直存在。本文第一部分对这正反两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和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现实对立即后冷战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存在及其斗争的情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视阈中的金融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形态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理应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解释机制.基于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对于经济发展重要影响的学理判断,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实质是其核心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生活方式上的消费主义、经济范式上的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危机.这场危机使人们重新思考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重新审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和反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董金明 《理论月刊》2006,1(1):28-30
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新自由主义对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两种代表性的看法或理论。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揭示资本主义时代以来全球化进程的起源、动力、本质,而新自由主义则从西方垄断资本的立场出发,极力推崇市场力量,把市场力量绝对化、神圣化,掩饰在现实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诉求和矛盾冲突。马克思全球化理论是我们观察和说明当代全球化问题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是思想文化交融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全新场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在新媒体虚拟时空中并未被遮蔽,相反却突显了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关注新媒体境遇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掌握传播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机制,整合传统媒介和新媒体资源,强化话语监控和制度规范,营造积极健康而又合理有序的虚拟话语空间,巩固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其实并非新现象,历史上早已有之。但不可否认的是,始于“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的这一轮全球化浪潮就规模和影响而言都是无以伦比的,我称之为“强势全球化”时代。技术上,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大缩短了国家间的物理距离;制度上,日益开放的经济政策为贸易和投资打开了便利之门。以新自由主义思潮为意识形态基础,空前规模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跨越国界,使稀缺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配置,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影响当代中国最为主要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表现出传播领域生活化、传播方式大众化、传播内容感性化等特点。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和主张会对我国青年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消解部分青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动摇部分青年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改变部分青年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以及扭曲部分青年的公平正义观念等等。为加强我国青年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可以考虑从创新模式、传播方式和本土化这样三个方面来推进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以此来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青年群体精神生活领域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逐渐流行,对学校教育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推动下,西方社会各国不断借助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教育重建,以引进市场要素为核心,对教育路线、教育原则、学校运作模式、政府评估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打破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固有模式和体制。但是应该警惕的是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潮的理论实质是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理论特色。科学认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即系统梳理、科学概括和全面阐述蕴含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对于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传辉  王晓玲 《前沿》2010,(3):119-121
当代大学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是我们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是十分宝贵的人才,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思维活跃,勇于创新。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仅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更促进了意识形态教育手段的创新。同时,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也遭遇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态度的淡化,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改变,冲击校园文化等困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采取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等手段是实现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不断提高党执政能力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形式是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式,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实践形式可概括为,以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不断发展为核心来指导意识形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来统领意识形态建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础来促进意识形态建设,以改进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方法为突破口来强化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9.
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干部素质问题、国际环境改变与外部势力渗透所导致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现实经济转型(私有化、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等)带来的冲击等因素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必须采取措施促使马克思主义始终处于意识形态的中心的、主导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试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理念和思想信念体系,是意识形态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与以往一切意识形态相较,其最鲜明的理论特征就是它的公共性品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为了实现全人类之自由解放事业,创构人类社会之和谐幸福生活,以人类公共性作为其本体之思和建构之路的科学的、实践的、革命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