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陆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富士康在大陆有数十万员工,这些员工如果在台湾招是根本养不起的——台湾一个员工就是大陆几个甚至十几个员工的成本。富士康在大陆建了那么多科技工业园,这些大面积的土地  相似文献   

2.
张议学 《世纪桥》2009,(15):41-41,45
近十年来,国内史学界对日本“大陆政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对此研究进行梳理,首先提出大陆政策含义,然后梳理了大陆政策形成思想渊源,形成时间和过程及其内容,论述了大陆政策破产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王鑫宏 《世纪桥》2010,(1):57-59
自国民党退守台湾到2000年走下执政舞台,台湾当局负责大陆事务的机构几经变动。退台初期,台湾当局的大陆事务几乎由国民党一手包办,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探亲后,为了适应新的两岸关系,开始调整其大陆事务机构,九十年代最终形成了多层次的大陆事务体系。而台湾当局大陆事务机构的变化也反映了几十年来两岸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大陆与台湾本就属于同根同脉,加强两岸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交流对促进两岸友好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吸引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参与中国大陆的改革与建设,与大陆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与合作双赢的成果,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本文参考了对台湾高校学生的相关调查数据,着重分析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从多个层面分析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意愿,包括各地区的区域意愿等。通过分析给出关于大陆促进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若干对策与建议,望两岸青年加强来往、加深合作。  相似文献   

5.
台湾农业优良品种的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理念的引入,促进了大陆农业经济发展;推动大陆农业产业化和结构升级;带动大陆外向型农业发展.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对策来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大陆和台湾都一直以不同的方式支持着海外华侨华人的教育事业,面对海外华文教育广阔的市场需求,海峡两岸都加大了海外华文教育的推广力度.本文追溯了大陆与台湾华文教育的历史与沿革,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大陆与台湾华文教育的共同合作基础,比较大陆与台湾华文教育的不同优势和劣势,据此提出推动大陆与台湾华文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台湾经济部近日公布中华经济研究院完成的《台商与外商在大陆投资经济之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1992年受访的台商中,有43%的台商表示获利;有七成的台商计划在大陆扩大生产,增幅为30%;三成的台商计划增资,增幅为20%,由此可见台商仍看好大陆投资前景。 调查报告分析认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有以下特点:一、台商到大陆投资,是大陆有丰  相似文献   

8.
一只孤雁忍辱含屈地离开扬眉吐气地归来啊,一九九七$港人难以忘怀$国人难以忘怀区旗与国旗同招展国人与港人共气派一国两制一代伟人的创举经过十载洗礼载歌载舞花如海香港继往开来大陆继往开来香港与大陆同繁荣大陆与香港共豪迈香港与大陆共豪迈——贺香港回归十周年@杨利萍~~  相似文献   

9.
《党史文苑》2005,(6):1-1
2005年5月5日至13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对大陆进行了成功的访问.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安排丰富多彩:到陕西祭拜黄帝陵,到南京祭拜中山陵,回故乡湖南湘潭探亲祭祖,在上海会见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清华大学演讲.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5月12日下午在北京亲切会见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  相似文献   

10.
九面热风     
《当代贵州》2013,(1):8-8
荣获2012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称号12月12日,在2012福布斯中国城市投资与发展论坛暨2012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颁奖典礼上,贵阳市荣获"2012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称号。作为权威的第三方媒体评估机构,《福布斯》已连续9年举办"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奖项评选,其评选结果正成为广大投资者、企业家寻找投资目的地,对比城市间比较优势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不断调整其对大陆和东南亚的政策,其目的仍是企求实现“台独”或“一中一台”。这实在是徒劳无益的。 一、经济政策上不尽明智,硬拆“鸳鸯马”。 首先,人为限制台资走向上的“大陆热”,企图在经济上限制大陆的崛起与发展。80年代以后,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并取消戒严。两岸情势大为缓和,两岸经贸交  相似文献   

12.
东海海域划界争端是大陆架主权之争和安全利益之争。中国主张以冲绳海槽作为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分界线,而日本主张以等距离“中间线”与我国平分东海大陆架。这样,日方主张的“中间线”以东、冲绳海槽以西之间的大陆架成为两国大陆架的主要争议区域。  相似文献   

13.
据悉,台当局行政院将修法放宽大陆人士赴台从事商务停留期限,拟从14天放宽至1个月,企业邀请大陆商  相似文献   

14.
台湾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认为,2004年台湾大选,陈水扁最大的助选员是大陆。因为大陆近一年对台湾的大量入超,使台湾摆脱了经济凋零的窘境。如果没有大陆经济拉动,去年台湾贸易损失将达200亿美元。在台湾经济高度依赖于大陆的形势下,如果大陆真的不跟你玩,台湾绝对吃不消。大陆对台湾摊牌,而其中对台湾进行经济制裁的可能性最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陈林认为,经济制裁相对于军事手段,虽然不会伤及性命,但是也必然殃及无辜,影响岛内人民生活,助长社会敌对情绪,反被“台独”政客加以利用。出于投鼠忌器的考虑,诸如贸易禁运之类…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在大陆掌握了全国政权。与此同时,败逃到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台湾建立了地方政权,继续与大陆对抗。这样,就人为地造成了大陆与台湾分离的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上海展示会组委会主任陕阳忠日前在上海表示,今年9月起,预计将有2000名大陆学生前往台湾高校短期学习,和台湾学生一起就读。这将是台湾高校首次成规模招收大陆学生。今年9月招收大陆学生的共有73所台湾私立院校,计划招收2000人,招收对象为大陆各省市高专2年级、本科2至3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7.
旅台见闻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8,(20):51-52
体验"绕航"2002年11月下旬,我有幸到台北参加了"海峡两岸电视节目交流暨广告研讨会"。自1987年11月2日到2002年年底,台湾来大陆探亲旅游的人达2750万人次,而同期从大陆到台湾的人却只有60万。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计算如果每天有1000名大陆游客来  相似文献   

18.
孟醒 《世纪风采》2006,(2):34-37
蒋介石逃台以后,为了显示其反攻大陆的决心,制定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计划,一直不间断地派小股武装特务、军队潜渡大陆,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袭扰破坏战。  相似文献   

19.
看过电视剧《潜伏》的观众们应该还记得:当蒋介石政权兵败大陆时,国民党特务组织保密局也随之土崩瓦解。然而,不甘失败的国民党在逃往台湾前,在大陆留下了大批特务,随后还不断向大陆派遣特务。这些特务分子组织反动机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台湾产业呈现出大规模向大陆转移趋势,但相对于生产环节转移而言,台商运营总部对大陆转移明显滞后,形成“躯体在大陆,脑袋在台湾”的区域分工格局.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构建两岸经贸合作特殊区域,应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政策制度优势,大力承接台湾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地区总部转移,把平潭岛建设成台商总部经济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