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危害及其毒作用机理的学科。毒理学按它的研究目的及所研究的化学物质的特性和用途,可分为法医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工业毒理学、环境毒理学、临床毒理学、军事毒理学、放射毒理学和兽医毒理学等。其中法医毒理学  相似文献   

2.
法医毒理学是研究以自杀、他杀为目的或意外灾害事故引起中毒的一门学科。它着重研究化学物质作为暴力手段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为侦破和审理中毒案例提供线索和依据,同时亦给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法医毒理学还涉及毒物瘾癖和处理毒物违章造成公害等问题。作为法医学的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如何,对培养合格的高等法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对本系《法医毒理学》14年来的教学进行回顾性研究。l加强法医毒理学的课程建设法医毒理学作为法医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在临案实践中,须解决的基…  相似文献   

3.
法医毒物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本文作者针对法医毒理学的任务、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将法医毒物动力学列为法医毒理学新的分支学科,并阐述了法医毒物动力学的概念、研究目的和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内容涉及毒物动力学、死后分布、动态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毒物分解动力学、毒物死后产生情况等。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将解决中毒法医学鉴定中的许多问题,如尸体或活体中毒当时机体内毒物浓度的推断、死后腐败产生毒物与生前服毒的区别、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的鉴别、毒物进入机体时间、途径和方式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法医昆虫毒理学是应用昆虫学、毒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解决涉及中毒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在中毒死的法医学鉴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在阐述法医昆虫毒理学定义和研究内容基础上,综述毒(药)物对嗜尸性昆虫的生长发育影响,毒(药)物在中毒尸体组织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其在法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第5届国际法医学进展研讨会(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s in Legal Medicine,the 5th ISALM)于2002年10月1日至4日在日本岐阜县高山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300余名法医学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法医毒理学、法医遗传学、法医病理学、专家证人、安乐死等法医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共邀请相关领域的15位专家进行了大会特邀发言,51位学者向同行们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会议收录论文174篇。1法医毒理学及毒物分析 在肯定免疫学方法对法医毒理学和临床毒理学分析中的作用基础上,就免疫学方法特异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导致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法医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从生物检材中分析毒(药)物,并且推断毒(药)物浓度对死亡或行为能力的作用程度,结果解释是法医毒理学的最终目的。现代法医毒理学主要包括死后法医毒理学、滥用药物筛查和行为能力影响三个方面,由此探讨在进行结果解释时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法医毒理学的结果解释时应非常慎重,充分了解案情和调查结果,充分考虑毒(药)物的毒性、生物检材、药代动力学、体内再分布、药物交叉反应等多种因素,才能对案件作出较为准确的结果解释。  相似文献   

7.
向平  沈敏 《中国司法鉴定》2011,(2):53-56,68
法医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从生物检材中分析毒(药)物,并且推断毒(药)物浓度对死亡或行为能力的作用程度,结果解释是法医毒理学的最终目的。现代法医毒理学主要包括死后法医毒理学、滥用药物筛查和行为能力影响三个方面,由此探讨在进行结果解释时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法医毒理学的结果解释时应非常慎重,充分了解案情和调查结果,全面考虑毒(药)物的毒性、生物检材、药代动力学、体内再分布、药物交叉反应等多种因素,才能对案件作出较为准确的结果解释。  相似文献   

8.
有毒植物的毒理学研究是法医毒理学的重要内容。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郑钟璇研究员和赵台安、卜俊等合作,对法医鉴定上常遇到的有毒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这里发表的是对洋金花研究的论文之一“有毒成份生物碱的测定。”其余各篇(包括急性毒性的研究,法医病理学研究。有毒成份在体内的分布等)将在以后各期刊出。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医昆虫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n LM  Liao ZG  Chen YQ  Yao Y  Li JB  Li MY  Cai JF 《法医学杂志》2006,22(6):448-450
法医昆虫学是应用昆虫学知识解决有关法律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在推断死亡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在阐述法医昆虫学定义和研究内容基础上,综述尸体上的昆虫生态群落演替现象、昆虫发育形态学、DNA分析技术的应用、法医昆虫毒理学等法医昆虫学问题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胡炳蔚教授1926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5年进入原中央大学医学院(现为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1951年继入该校第1届全国高级法医师资班进修,1953年由中央卫生部统一分配至西安医学院工作。一直从事法医学教学、科研及检案实践,40多年来从未间断。他是西安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创始人,首任法医学系主任和法医毒理学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医学会首任理事长、全国法医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法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法医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第6届及第7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陕西省人大法制委员…  相似文献   

11.
细胞胀亡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胀亡作为不同于凋亡的另一种细胞死亡形式,已成为近年形态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据文献资料从细胞胀亡的概念、形态学特征、发生机制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随着对胀亡研究的深入,将对法医学科研及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窦外伤后死亡通常被归因于猝死中的抑制死.限于目前发案量稀少、相关研究不多,检案过程中如何确定颈动脉窦参与死亡过程并明确疾病在死亡原因中的地位,成为法医检案工作中的难点.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颈动脉窦相关死亡的研究文献,系统综述了颈动脉窦神经解剖结构、颈动脉窦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及近年国内外对于颈动脉窦损伤死亡...  相似文献   

13.
犯罪心理学研究危机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友军 《政法学刊》2005,22(1):35-37
近年来,犯罪心理学研究出现了危机犯罪心理学研究要摆脱危机就必须要突出基础理论研究取向,大力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加强研究队伍正规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将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新技术应用于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的研究受到国内外法医人类学家的重视。CT具有清晰快速的成像能力以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无需骨骼前处理就能提供高分辨率模型图像,对法医人类学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就CT技术在法医人类学研究中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骨龄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个体生长发育水平及成熟度。传统的人工骨龄评估通常是将左手腕X线片与参考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获得相应的骨龄值,该方法既耗时又存在观察者间的差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促使骨龄评估开始由传统的人工评估向自动化评估转变。虽然骨龄自动化评估的研究已相当多,但大部分仍处于实验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骨龄自动化评估方面的相关研究与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我国青少年需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学者从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围绕青少年需要的结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域,从不同的理论框架入手,提出了不同时期青少年需要的特征.研究状况表明:青少年的需要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既有的研究也存在着对心理的整体观和等级结构性重视不够;对研究中提出的青少年需要的种类缺乏清晰的界定;对青少年需要特征和结构的验证性研究和反思性研究不够等不足.青少年需要研究,在方法论上必须走现象学和实证法相整合的道路.在理论基础上应当借鉴东西方关于人的需要的基本理论或思想,从需要的共性出发把握青少年的需要.在研究途径上要重视青少年需要的生态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安钠咖样品中咖啡因和苯甲酸钠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红外光谱方法.方法 采用高纯度咖啡因和苯甲酸钠混合制样的方法制备定性和定量建模样品,通过分析混合样品的红外光谱图,确定安钠咖样品中咖啡因和苯甲酸钠的特征吸收峰.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红外光谱定量模型.结果 通过...  相似文献   

18.
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 The placement of inmates in restrictive housing (RH) units has become a staple of corrections policy in recent years. Despite its increased use, research on...  相似文献   

19.
Crime, Law and Social Change -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surrounding the Dark Web has emerged, governments, policymakers, and stakeholders still lack a firm grasp on the extent of the...  相似文献   

20.
A good deal of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has revisi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igration and violent crime. Various scholars have suggested that, contrary to the claims of the classic Chicago School, large immigrant populations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lower rather than higher rates of criminal violence. A limitation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area is that it has been based largely on cross‐sectional analyses for a restricted range of geographic areas. Using time‐series techniques and annual data for metropolitan areas over the 1994–2004 period, we assess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immigration on changes in violent crime rates. The findings of multivariat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violent crime rates tended to decrease as metropolitan areas experienced gains in their concentration of immigrants. This inverse relationship is especially robust for the offense of robbery. Overall,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broad reductions in violent crime during recent years are partially attributable to increases in immi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