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集绵羊、骡、马肿瘤组织,通过石蜡切片的常规染色(HE染色)、胶原纤维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法)和网状纤维染色(Gomori银染色法)技术,对腺瘤、腺癌、纤维瘤、纤维肉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鳞状细胞癌的间质构造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胶原纤维的走向和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网状纤维在鳞状细胞癌的癌巢周边较多,瘤细胞之间未见分布,但在纤维瘤、纤维肉瘤、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瘤细胞之间均有分布;间质内毛细血管极少分化成熟。上述结果进一步明确了上述动物常见肿瘤间质的构成及其纤维和血管在分布、数量、染色特性和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看过了凤凰古镇最繁华妖娆以及最安详宁静的夜晚之后,回到客栈睡下,已是凌晨两点。本来还打算第二日早起,一睹她的被清晨薄雾面纱一般笼罩的素洁淡雅之容,可是由于旅途劳顿,实在困顿不堪,便一觉睡到大天亮。十一点起床之后,出去吃过一碗酸辣粉,回客栈收拾好行囊就悄然离去,正如我那时静悄悄的来。来过又走了,而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却已深深镌刻于心底某个角落,在回忆的土壤里暗自滋长。  相似文献   

3.
盖杀畏即敌敌畏钙(CAVP),是我国近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新杀虫药。化学名称为0.0——二甲基——2.2——二氯乙烯磷酸酯钙复盐。对蚊、蝇、蜱、螨等有较好的灭效,毒性较低,可直接涂抹皮肤。我们试图用盖杀畏防蠓,以防制马骡蠓咬过敏性皮炎发生。为此,进行了初步实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应用点面结合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并以人帐诱、畜诱、曼聂拖罢诱器、幼虫分离器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扫描显微镜等技术,进行了细蠓种群生态习性观察与分类的调查研究。发现细蠓3亚属35种,即全蠓亚属26种,指名亚属8种和刺蠓亚属1种,记述了常见种细蠓24h内的活动规律、季节消长、受精与吸血、飞舞与嗜血习性、活动范围与空间、生活史和孳生地。  相似文献   

5.
越南华人实际数量长期以来是各方关注的焦点。2009年越南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发现华人数量在过去10年中仍呈减少趋势。台湾当局亦对越南华人数量予以关切,尤其是近年来每年均对越南华人数量进行专题探讨。本文对有关各方发布的越南华人华侨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越南华人华侨数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6.
科尔沁细毛羊是奥美羊与本地杂种羊杂交的后代,已培育成为一个品种,具有毛产量高,毛质优良,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国内细毛羊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对剑尾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病理变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观察。结果显示 :剑尾鱼感染发病呈急性过程 ,感染后 10~ 15h为发病死亡高峰期 ;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全身溶血性贫血和广泛的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 ;感染发病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 5~ 2 4h ,感染部位和鳃最先受到损伤 ,最终因各器官结构破坏、功能衰竭和窒息而亡。  相似文献   

8.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一向是佛教国家。1962年以后,缅甸革命委员会对佛教团体的活动作了某些限制,1975年以后,柬埔寨、老挝、越南三国的佛教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在中南半岛上,可以说只有泰国的佛教一直保持着兴盛不衰的状态,它对泰国的社会生活继续发生着巨大的影响。宗教问题与哲学、历史学、民族学、文学艺术等重要学科密切相关,是研究和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鸭源呼肠孤病毒与沙门菌共感染对雏鸭脾、法氏囊的病理损伤及法氏囊IgY抗体生成细胞数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鸭源呼肠孤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和免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雏鸭被分成4组,即对照组、呼肠孤病毒感染组、沙门菌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于8日龄对呼肠孤病毒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雏鸭接种鸭源呼肠孤病毒,13日龄对沙门菌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雏鸭接种鸭源沙门菌。分别于13、14、16和20日龄每组剖杀6只,观察各组脾、法氏囊和胸腺的病理变化、法氏囊IgY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变化特点。结果显示,呼肠孤病毒感染后脾、法氏囊和胸腺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组织内出现明显坏死灶,之后出现肉芽肿结构,法氏囊固有层淋巴滤泡明显减少。混合感染组的病变明显重于其他单独感染组,法氏囊IgY抗体生成细胞数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呼肠孤病毒感染雏鸭后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增大了细菌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0.
雏鸭胸腺生长指标的动态观测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49日龄雏鸭胸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及胸腺重量、胸腺指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阳性率(ANAE )的测定,研究了雏鸭胸腺的生长及组织发育规律。结果显示, 胸腺重量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胸腺指数在28日龄时达最高;1~28日龄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 ANAE 上升幅度较大;21~28日龄时胸腺小叶数量增多,并显著增大;28日龄时皮质部主要为小淋巴细胞;胸腺小体有3种形态。表明,雏鸭在1~14日龄时胸腺生长较缓慢,21~28日龄时生长十分迅速,28日龄时胸腺中大部分T淋巴细胞已发育成熟,35~49日龄时胸腺发育已趋于稳定; 胸腺小体是具有高度活性的结构,与清除退变上皮有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定点观察发现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是河北省危害家畜的主要蜱种,分布于该省西部的太行山和北部的燕山地区,牛、羊是其主要宿主。该蜱以饥饿的成虫、若虫越冬,每年从3月下旬开始活动侵袭畜体,最迟11月中旬消失。若虫在4月底到6月中旬为活动盛期,成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活动盛期,幼虫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活动盛期。该蜱的3个活跃期以幼虫阶段对外界和主要灭蜱剂的耐受性最低。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稻米贸易发展迅猛,不断增长的趋势明显,但双方稻米贸易的不稳定性与不平衡性也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在探讨双方稻米贸易总体趋势的基础上利用出口集中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对其动态与前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双方稻米贸易具有市场地位极不对等、比较优势差异较大、贸易互补性较强等特征。本文对中国与东盟稻米贸易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1850头水牛犊粪便,类圆线虫阳性率为18%。其中175头腹泻水牛犊阳性率为13.8%;检查1~10日龄犊牛56头,均为阴性;11~90日龄犊牛850头,阳性率为23%;91~161日龄犊牛450头,阳性率为17%;161~360日龄犊牛494头,阳性率为14.6%。1~3月份检查536头阳性率为17%;4~8月份检查982头,阳性率为20.5%;9~12月份检查332头,阳性率为12%。  相似文献   

14.
1983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的群养鸡中发生一种以进行性消瘦及肌肉萎缩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及药物治疗试验诊断为鸡类星形念珠菌病。 (一)流行病学调查 1983年从外地引进大批幼鸡,饲喂进口混合饲料的鸡,便开始发生本病,经调查5个单位21个养鸡户,有497只鸡发病,占总养鸡数606只的82%,死亡477只,死亡率78.7%,致死率96%。如县拖拉机站某养鸡户在1983年5月份购进3批62只本地种幼鸡,先喂进口饲料笼养,30日龄时平均每只重240克,后改为放牧。在75日龄开始发现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与波兰是两个颇具典型意义的转轨国家,二者先后以“休克疗法”启动转轨,却形成了不同的转轨绩效变动曲线。可见,单纯用转轨模式说明不了转轨绩效差异的成因。从转轨的内涵出发,我们认为转轨的特性表现为整体性、自觉性、剧烈性和长期性,是制度演进与制度建构的统一。在这种特殊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变迁的进展不单单表现在制度安排的变化上,它还体现为制度环境的建设,受制于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耦合程度,即新的制度结构的组合行为能力。因此,在转轨绩效的动态变化背后,实际上有三个主要变量,即社会经济状况、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它们自身的演进规律与不同的改革措施相结合,决定了各个时期三者的单独状态特别是彼此的关系,进而决定着转轨绩效。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实验感染兔瘟兔外周血液和淋巴器官非特异性酯酶标记淋巴细胞进行了动态观察,旨在了解本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 (一)材料和方法 1.家兔人工接种:选择动物接种的病料及程序均按兔瘟病理组织学研究一文介绍的方法进行(贺宏斌等),共接种家兔27只,另取6只为淋巴器官组织酯酶染色对照。 2.血液涂片酯酶染色:参照谭诗文、侯西庚  相似文献   

17.
实力中心的动态转移与中亚地缘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不仅取决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更有赖于主要实力中心的动态转移进程,经典地缘政治理论和国际权势斗争都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冷战后,中亚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区域,其重要特征就在于中亚/高加索地区和中东之间在地缘政治上相互依赖--尽管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并成为决定主要国家未来政策和思维的一个关键因素。正是基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多重考虑,中国政府制定了一项审慎的、渐进式的中亚地缘战略,它既反映了当今中亚的巨大变化给中国外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说明了在实力中心动态转移进程中,中国自身的实力优势与不足。中国政府极其清晰地认识到,尽管苏联的解体消除了中国通向中亚国家大门的障碍,但解决民族分离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的唯一可行的途径是经济上的繁荣和地区稳定。因而,安全、利益和责任的内在有机整合也就成为中国战略选择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以乳牛L-选择素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1只,相隔14 d进行3次免疫,抗原用量每次30μg,首次免疫后第116 d进行尾静脉加强免疫,抗原用量10μg。免疫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接种12块96孔板。以L-选择素包被酶标板,间接ELISA检测阳性孔,有限稀释法克隆阳性孔,筛选出6株杂交瘤细胞。小鼠腹腔注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McAb,并对其分别进行Ig亚类测定。结果,6株杂交瘤细胞7B10、10F6、10E2、5C6、12G7和11A3的Ig亚类分别是IgG2a、IgG2aI、gG2bI、gG1I、gG1和IgG1。  相似文献   

19.
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国内除有绵羊、山羊,野生动物仅见有马鹿的报道外,驯鹿的病例尚未见到。我园1987年8月间,有2只驯鹿发生肠毒血症抢治无效死亡。有关情况报道如后。 (一)病的发生与治疗 1987年8月10日早,1只当年4月从山里购入的3岁母驯鹿死在圈内;8月15日,我园自繁的2岁公驯鹿突然发病。症状:浑身颤抖无力,走路不稳,倒地,呼吸急迫,喘息,胸腹随呼吸而剧烈起伏,触摸皮肤和头部表现敏感,很快转入昏迷状态。心率达220次/分,心音高朗,节律不齐,呼吸音粗厉如风箱,45次/分,体温39.7℃。采用消炎、解毒、解痉、强心的方法进行抢救。发病1小时40分钟,瘤胃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而膨胀严重影响呼吸和心跳,进行瘤胃穿刺放气,并直接通过放气针对瘤胃注入消炎止酵剂。晚6时病情有所缓解,逐渐恢复知觉,出现饮欲和大口吞泥沙的异嗜现象。晚10时自行站起,在圈内盲目走动,多汗,步态不稳,但意识清醒。走路时有低头弓腰、收腹等动作,似有腹痛。经解痉镇痛无效,次日上午死亡。  相似文献   

20.
从新疆 13个地区的 2 5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猪流产胎儿、死胎和血清等病料 330 0余份 ,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查明猪瘟和伪狂犬病、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是造成规模化猪场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疫病 ;并通过试验研究 ,提出了防制方案 ,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